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歷史書寫
歷史書寫
普拉提克.查克拉巴提 Pratik Chakrabarti
3 月 04,2019
《醫療與帝國》:細菌學與文明開化使命
病菌與文明 我將就病菌與文明的關係來探究帝國主義下得的病菌史。病菌學說發現特定的病原是特定疾病的成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以及迫切性去消滅疾病。然而,醫師和衛生官員從未完全接受病菌學說。即便在病菌學說已經確立之後,盛行於熱帶地區或歐美窮人的疾病仍和數個世紀前一樣,和骯髒連結在一起。例如,一八九〇年代的霍亂被形容為「由骯髒的人帶到骯髒地方的骯髒疾病」。 一八七〇年代的酵素學說(...
歷史書寫
馬非白
3 月 03,2019
【被遺忘的歷史】雷震組黨惹來蔣介石整肅之禍
1950年代中期,有一份政論性刊物《自由中國》半月刊,經常針貶蔣介石極權統治,讓蔣介石政權深感芒刺在背,多次由黨國特務對該刊進行騷擾,後來該刊負責人雷震結合台籍政治菁英展開籌組反對黨行動,引發蔣介石下令予以整肅的決心。 雷震於1897年出生,獲有京都帝國大學法學部法政學科學位。曾擔任中國國民黨南京黨代表大會主席團主席、國民政府教育部總務司司長、國民參政會副秘書長、政治協商會議秘書長...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王御風、黃于津
3 月 03,2019
《鳳梨罐頭的黃金年代》:泰芳商會鳳梨罐詰第三、四工場
泰芳商會是最早從事罐頭製造的臺商企業之一,日人在臺開創鳳梨罐頭產業後,臺商也陸續加入,尤以商業興盛的臺北大稻埕商人為先鋒,葉金塗便是其中一位。葉金塗(1882~1946年),世居大稻埕,原本繼承祖業以務農為本,經營金泰亨商行(臺北市保安街十一號)。1911年(明治44年)葉金塗創立泰芳商會,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在家中開始製造鳳梨罐頭,以雙鹿、雙獅為商標。 1918年(大正7年)...
歷史書寫
根雨屋
2 月 25,2019
【當年不能做的事!】你不能公平考公職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現在的公務員考試,可說是絕對平等,只要符合應考條件,不會因出身背景而有所差異;不過曾經有段期間,公務人員考試是保障外省人的,只要你的父親來自中國的偏遠省份,就能贏在起跑點。 中國的經濟文化重心,在唐代的安史之亂、黃巢之亂後,逐漸南移;...
歷史書寫
馬非白
2 月 24,2019
【被遺忘的歷史】機槍封鎖布袋鎮的傷人事件
台灣擺脫日本殖民統治,淪入國民黨蔣家王朝政權手中,很多中國的惡質文化被帶進台灣,一些不肖台灣人也如魚得水地暴露出漢民族的劣根性,跟著蔣家王朝的貪官汙吏混水摸魚,加劇了台灣社會的亂象。 一九四六年四月十六日發生在布袋嘴(即今天的布袋鎮)的機槍傷人事件,就是這種現象的例證之一。 多位台灣史研究者在探討戰後台灣社會變化時,都曾提到布袋嘴事件,將之列為自蔣家王朝敗逃台灣後到二二八事變發生前,...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劉彥甫
2 月 20,2019
國產恐怖遊戲「還願」的當代積極意涵
音效、視覺、故事設計與製作團隊貢獻,一致獲得國內外玩家五顆星評價,定在元宵節當晚推出的遊戲「還願」,迅速攻上STEAM全球排行榜冠軍。首日線上觀看遊戲開箱人數至少超過十萬,已與鹽水蜂炮、夜弄土地公等節慶互相爭鳴的臺灣遊戲公司赤燭,搭配金曲獎天團「草東沒有派對」再次掀起臺式狂風,遊戲搭配實況主給於當代社會的積極意涵,都將在下文一一剖析(慎防內文含遊戲劇情)。 ...
歷史書寫
李政亮
2 月 19,2019
【在博物館看見日本動漫】戰爭真實與幻想交錯的吳市
廣島吳市,現今人口約二十六萬,看來平凡無奇。不過,2016年的人氣動漫電影《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從年輕女性的視角所勾勒二戰末期戰爭下的日常生活,就是以吳市為背景,讓吳市突然聲名大噪。 其實明治維新以來,吳市就是海軍基地,而後更成為軍工廠,著名的大和號便是在此製造,大和號博物館、《宇宙戰艦大和號》作者松本零士畫廊也都在吳市,吳市可說是戰爭真實與想像的交錯之地。...
歷史書寫
Nam Quốc Văn
2 月 19,2019
【越南想想】中國在越中邊界戰爭吃鱉的原因
公元1979年2月17日鄧小平突然發動十萬大軍侵略越南北部邊界,並聲稱數天之內就可攻下越南並逼越南政府投降。這批軍隊分別由雲南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向越南的諒山、高平、下江、老街、萊州出兵。結果這批囂張的中國軍踢到南方鐵板,在短短一個月內死傷數萬人。最後,鄧小平自慰式地宣稱已經達到「懲罰越南」的目的所以停戰,於3月17日將中國軍隊完全撤退。撤退途中還喪心病狂地刻意摧毀沿途的醫院、民宅及所有建築...
歷史書寫
馬非白
2 月 17,2019
【被遺忘的歷史】戰後台灣最黑暗的年代
一九四六年一月五日,當時非常著名的民營報紙『人民導報』,刊登了一則極為令人側目的消息:『近聞萬華地區也有食糧問題服毒自殺者。』 隨後接連幾天,各報都有類似的消息,連官方的『新生報』也報導:『台南饑饉,同胞不願行乞,因缺食而自殺者時有所聞。』 這些報導將國民黨蔣家王朝政權接管台灣一年半以來,台灣人民所遭遇的浩劫,以類似狄更生悲慘世界的場景凸顯了出來,同時,...
歷史書寫
根雨屋
2 月 11,2019
【當年不能做的事!】你是山胞 不是原住民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原住民在當年稱為「山胞」,儘管原住民團體一再爭取,竟遲至1994年7月的第三次修憲,才成功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 早於漢人來台前就定居數千年的原住民,始終被統治者依其需要,冠上他們未必同意的稱號。清政府統治台灣期間,以是否服從政府、願意被同化,...
‹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