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文章分類
全球脈動
全球脈動
董恒秀
11 月 03,2015
伊拉克戰爭與IS衝擊
10月14日CNN報導,美國與俄羅斯的軍機相距僅10-20英哩在敘利亞領空各自執行任務,不過雙方軍機迅即飛離。這意味著什麼呢?雖然美方軍機更為精良,但有顧忌,一旦與俄方軍機發生公開衝突,甚至是擊落對方都沒有利益,卻有諸多後遺症。反觀俄羅斯軍機基本上被賦予若誤闖遭美機擊落不受懲處的豁免權,因此幾乎可以說愛轟炸哪裡就轟炸哪裡。此舉同時也否定了美國在敘利亞設下禁航區的任何可能。...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飛天衝
11 月 01,2015
誰是能夠代言航空公司的咖?
台灣的國際航空即將砸下十億新台幣邀請喬治克隆尼拍攝形象廣告?無論是不是謠言,這個消息已然掀起話題,讓人津津樂道了。 在不斷推陳出新的大眾傳播領域,名人代言是可以追溯到收音機時代的一種品牌與行銷推廣模式。當為人熟知的臉孔與聲音,讚賞著某個產品或服務時,無論是粉絲或普羅閱聽大眾,通常會不知不覺的甘心買單。國際間,確實出現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熱衷於尋找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國際名流,或是影視巨星、...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陳德愉
11 月 01,2015
【內地想想】 台灣茶的存亡關頭
你常喝茶嗎?是一杯500CC的手搖茶飲,還是一斤動輒上萬的冠軍茶? 台灣的內需茶葉量一年40000噸,這樣的巨量,證明了茶葉早就貫穿了我們的生活。只要是台灣人,沒有不愛喝茶的。無分年齡老少,無分時間早晚,茶可以招待貴客、一人品嚐,也可以隨手解渴,更是我們招攬觀光客來台灣旅遊的項目。 我們是一個茶的國家。茶香美麗島。但是你知道嗎?享譽國際的台灣茶,現在已經瀕臨品牌破產了...
全球脈動
洪嘉宏
10 月 31,2015
鬼的狂歡:同志嘉年華與印尼的五種性別
自基督教在西元四世紀作為羅馬帝國國教以來,生理男女兩性分立的性別觀便主導歐美性別秩序一千多年。基督文明整合了兩河流域及希臘文明,並明確規範兩性應該有的樣子。自此歐洲傳統的基督教兩性觀所編寫高同質性的性別規準,便透過全球化的一波波浪潮,以高等文化位階的姿態,一再強化兩性分立的樣貌。在此「正常」的性別大旗下,不合規準的性別長久以來均被視為他者,只能以「鬼魂」的姿態隱身在「正常」性別秩序的人群中。...
全球脈動
劉威良
10 月 31,2015
德國的黑暗與光明
「當然有別的辦法可行,只是集中營很可惜現在沒有啟動使用!」德國德烈斯登 反伊斯蘭教的組織Pegida的作家匹嶺(Akif Pirinçci)在此組織成立週年的慶祝會 上大聲喊出了此言。聽到這樣的聲音,真的要讓住在德國的外籍人士,感到害怕了。估計近兩萬人參加反伊斯蘭教的週年慶祝會,他們的不滿與憤怒確實是超乎想像的。難怪歐盟議長舒茲馬丁(Schutz Martin)警告大家,德國極端右派復甦,...
全球脈動
曾昭明
10 月 28,2015
從「禮儀之爭」到「英國式磕頭」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行程沒獲得期望的「新型大國關係」,無從建立中國與美國平分天下的 G2 體制。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習近平隨即對英國進行國是訪問,獲得英國皇室與內閣給予「最高規格接待」:女王派胡德子爵和外交大臣接機,皇儲查理斯陪同到皇家騎兵衛隊閱兵場出席歡迎儀式,乘黃金馬車前往白金漢宮,出席女王為他舉辦的私人午宴。 於是,中國媒體驀然到處飛揚起「英國向中國謙卑磕頭」的文字。中國網路上...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謝宇程
10 月 27,2015
【學與業壯遊】 以色列旅台教授:台灣學生能力不弱,缺的是空間——《大學的藝術》之十
各種傳媒上,公開或私下的發言,台灣的教授們對「大學生」通常沒有好話。也許有恨鐵不成鋼的因素,也許有「想想我當年」的比較心態,但是我們通常傾向認為「台灣大學生很弱,很差,不努力也沒志氣…」 吳迪.啟南(Ehud Keinan)教授在以色列理工大學授課25年,並且已經在台灣訪問、客座教學超過八個月。當我有機會訪問他,我當然以為他對台灣的學生會有滿腹不滿,或是大談「我們以色列學生多好多好...
全球脈動
史努比
10 月 26,2015
【開往台灣的慢船】首相和單車男──世界改變了中國,還是正好相反?
這兩天,一名倫敦的「型男」單車騎士Paul Powlesland紅透半邊天。帥帥的Powlesland因為受不了英國政府不顧中國惡劣人權紀錄,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英國期間大捧LP的作為,在路邊和被動員來歡迎習大大的中國群眾辯論人權。 單車男力戰強國人 整個對話過程不到兩分鐘,帥哥先問在場中國人,既然在此集會,是否認為西藏、北京或其他地方的人們也應擁有相同權利。中國人答「...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
全球脈動
海東青
10 月 25,2015
和小熊一同探問戰後日本:雜記小熊英二訪臺(下)
終戰七十年之際,日本是否(再次)道歉,也是關注焦點。究竟日本社會內部如何看待這個議題呢?小熊在24日臺大歷史系的演講中表示:年輕人大部分對過去的戰爭記憶其實並不關心,也沒有什麼想法,這是全世界的現象,日本也不例外。雖然網路右派言論顯著,但曾經有調查指出,這些網路右派只佔網路人口的1%不到,因此很難說年輕人有右翼傾向。但這並不是說年輕人有意識地否定右翼,而是因為他們並不怎麼關心這項議題...
全球脈動
海東青
10 月 24,2015
和小熊一同探問戰後日本:雜記小熊英二訪臺(上)
適值台灣「光復」七十年。七十年來,隨著國境線的增生與改劃,經歷同一場戰爭的各地民眾,經歷了不同而彼此陌生的戰後。隨著冷戰結束與民主化,在國族敘事下被壓抑數十年的那場戰爭,又以多元的面貌在歸返於我們眼前。七十年間,「戰爭」與「戰後」如何互相型塑,而我們今天又當如何面對這七十年的臺灣、東亞與世界呢?恰在九月,秋颱杜鵑來襲之前,日本歷史社會學者小熊英二為聯經出版新書《活著回來的男人》(...
‹
…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