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文章分類
環境經濟
環境經濟
汪生
3 月 19,2013
核廢做為廢核的堅定理由(上)
對我而言,反核只有一個堅定不摧的理由, 就是核廢。 當碰到核廢問題的時候,我無法跟你理性地計算機率,請你直接到台東達仁核廢料貯存預定地、蘭嶼核廢料貯存場看看,事實是,台東人、蘭嶼人,東部與離島,做為電網最晚普及的兩個地方,完全沒有理由承擔即使只是0.01%核廢料輻射外洩的心理壓力與恐慌。 寫〈教你如何戰爆反核人士〉的清大工科系謝明豪說「...
環境經濟
CHIU MEi
3 月 19,2013
借鏡法國:佩皮尼昂城的綠能經驗
根據台電資料,核電佔台灣國內用電的百分之十八‧四,尚且不論台灣島位居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危險性 (世界八成的深淺層地震皆發生於此),台灣政府堅持核電,是否明智? 我們來看看核電大國 ─法國怎麼做? 核能佔法國電力約百分之七十,法國幾無地震、颱風天然災害,除了海外行省,數十年偶一小震。事實上,大部分的法國人不識颱風地震,但即便如此,他們仍要減少核能用電,為什麼?...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李威寰
3 月 17,2013
踏地恐土痛:詮釋316苦行的意義
2007年3月16日,樂生療養院被張貼上強制拆遷通告;2013年3月16日,在樂生院被迫拆遷六年後,各界青年以六步一跪的方式,呼籲政府面對錯誤,終結樂生院面臨的走山危機。 在六步一跪的隊伍中,說實話我的心思大部分時間是空白的,只專心感受著每次下跪時膝蓋的痛楚。然而這一點痛,或許正是我聲援樂生保留運動的意義。因為透過樂生保留運動、看到樂生院的阿公阿嬤,我對台灣社會與歷史又多了一些理解...
環境經濟
,
中國問題
遠望
3 月 16,2013
失血的中國農村金融 (四之四)
中國需要怎樣的農村金融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996年以來以市場化為導向農村金融改革,很大程度上是失敗的改革。一個個以利潤最大化為主要目標的商業金融機構,在國家退出後將觸角伸向農村。它們好像一條條抽血的管道,將農村本已薄弱的金融資源抽離農村的機體,投向利潤率更高的城市工商業部門。 從中共建政以來農村經濟與金融演變的大視角來看,農村金融先後經歷了國家的掠奪之手,以及市場的抽取之手...
環境經濟
,
中國問題
遠望
3 月 15,2013
失血的中國農村金融 (四之三)
被市場化扭曲的幫助之手 資本短缺是國家對農村實行金融掠奪的關鍵背景,而自1996年起,中國金融體系的資金從短缺變為充裕和過剩,主要原因在於政府推動的資源資本化,引發了高速的經濟貨幣化。資金過剩的一個主要跡象,是國內金融機構從淨貸差轉為淨存差。95年以前人民幣存貸款一直處於貸差狀態, 但96年開始,貸差轉為存差。到2012年8月,存差已經累計到26.3萬億元,佔存款總額的將近30...
環境經濟
,
中國問題
遠望
3 月 14,2013
失血的中國農村金融 (四之二)
舊瓶裝新酒 1978年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但直到90年代中期,資本短缺問題繼續制約中國經濟。這就讓國家有新的動力,去維持農村金融的儲蓄動員功能。這一時期,中國的財政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弱財政」,財政收入佔國民總收入的比重從1978年的31.2%大幅下降到1995年的10.7%,只有同期工業化國家的1/7到1/3。 理論上講,國家汲取民間財富的制度安排有稅收制度和金融制度。...
環境經濟
,
中國問題
遠望
3 月 13,2013
失血的中國農村金融 (四之一)
中國近二十年來的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建立與國家資本主義下的金融抑制 (financial repression)和產業政策。在這一體制下,通過金融壟斷獲得的低成本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入城市的國有部門,後者則通過行政保護下的產業壟斷獲得超額利潤。這一制度的最大受害者,就包括廣大的農村部門。 與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農村的衰敗,農業的凋敝,農民的相對於絕對貧窮,...
環境經濟
劉小惠
3 月 12,2013
核四公投的謬誤命題
繼核四公投震撼彈後,府院丟出核四公投的主文:「你是否支持核四停建不得運轉?」在主文中,耐人玩味的不只是公投題目,還有公投主文的理由,以及行政院長江宜樺的「表述」。行政院到底搞什麼鬼?國民黨的公投是真公投還是假公投?社會又如何應付龐大的國家機器與即將傾黨國之力到來的擁核宣傳戰?從一紙主文,透露出的三個暗號,我們可以略知一二: 一個公投兩個事件 「你是否支持核四停建不得運轉?」,...
環境經濟
蔡英文
3 月 11,2013
一場偉大的公民自覺運動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地震與海嘯,隨後,福島的核電廠陷入危機,整個日本社會面對前所未有的浩劫。有鑑於日本的慘痛教訓,台灣人民開始注意到核能發電的議題,兩年後的今天,台灣人民追求非核家園的決心,已經在上週六台灣的街頭上充分展現。誠然,在許多改革的議題上,政治人物都要起帶頭作用,但此時此刻,當人民已經自覺,並且形成強大、成熟的進步力量時,政治人物就該退居第二線,學習當配角。...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CHIU MEi
3 月 11,2013
法國309反核,春天遊行
三月九日星期六下午,巴黎各處,法國人也和台灣人一樣,表達強烈的反核意願。這個活動一方面是聲援日本福島核災的二周年紀念;另一方面,法國環保團體,各政黨與公民一起表達了關閉老舊電廠,及廢核家園的想望。 根據法西週日報的調查,在2011年福島事故後,百分之五十六的法國人非常關注核電廠的安全問題。 於是,在朗朗春日底下,成千上萬的人們手牽手組成了人鏈,要求停止核電。...
‹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