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廢做為廢核的堅定理由(上)

友善列印版本

對我而言,反核只有一個堅定不摧的理由,

就是核廢。

當碰到核廢問題的時候,我無法跟你理性地計算機率,請你直接到台東達仁核廢料貯存預定地、蘭嶼核廢料貯存場看看,事實是,台東人、蘭嶼人,東部與離島,做為電網最晚普及的兩個地方,完全沒有理由承擔即使只是0.01%核廢料輻射外洩的心理壓力與恐慌。

 

寫〈教你如何戰爆反核人士〉的清大工科系謝明豪說「核廢料我承認在核工界是個很頭痛的問題......」,對於「解決方案」僅說「我可以告訴你一些可能的解決方式......」;擁核大將陳立誠25年前於《核能發電—理性的探討》中說:「(核廢料)未來的終極處置,自然更需要格外周詳的規劃,並應用謹慎而安全的方式加以進行,然而基本上並沒有技術上無法克服的困難......目前已針對先進國家所使用的方法,邀請國內有關之學術機構,隨時汲取其實際作業經驗,並就國內地質環境加以研究,相信必能研擬出一套適用於我國的妥善處理方法。」25年過去,請問這份技術體現了嗎?請問妥善處理方法實現了嗎?我們又要如何相信你一再提出又一再落空,那對於未來「核廢能夠完美處理」的核能大夢想像呢?

讓我們看看這個「想像」發展了多久了吧?我們為了這份「相信」,又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拿鄰近的日本來看,1967年他們於「原子力開發利用長期計畫」中提出,要發展能夠將鈾礦中99.3%的無法做為燃料棒原料的「不燃鈾」鈾-238轉化為鈽-239的技術,並且開發可以鈽239做為燃料以解決核廢料問題的「高速增殖爐」,「實用化」目標訂在1980年;隨後目標被不斷往後推,1987年放棄「實用化」,只希望「確立技術體系」;到了2005年,計劃放棄,只有在「原子力政策大綱」訂出「2050年啟動首座高速增殖爐」的目標。

相類似的,從2000年起核工界發起的「第四代反應器國際論壇」(GIF)中,美國能源部R. Bennett於2009年提出「第四代反應器的策略與展望概述」,其中訂出「2030年達成目標之可行候選技術」,並且GIF也對六組第四代系統做出進度說明,兩組「全套技術計畫已創建」、兩組「基本的技術計劃已創建」、兩組「一組探索計劃以創建」。六組中最被賦予期待的是「納冷式快中子反應器」,目標是2040年完成商業部署,GIF在「納冷式」的描述中也提到日本的「文殊爐」:「預期可由不同國家的新納冷式快中子反應器和『文殊』的重新啟動,蒐集新的運轉體驗。」

然而,GIF的報告中沒告訴你的是,「文殊」做為日本高速增殖爐計劃的「原型爐」,自1994運轉,至1995發生重大事故,技術人員將出力調升至40%,結果二次冷卻系統出現破裂,冷卻液態鈉外溢釀成火災。從此14年5個月沒有再被啟動過。直到2010年為了「蒐集新的運轉體驗」,5月8日「文殊」再度啟動,結果警報響了936次,發現故障32處,甚至發生「爐內燃料交換中繼裝置」掉進爐底的事故,2011年6月24日終於順利拔出時,已浪費人民公帑17億5000萬日幣。

而且,說到想像,替代能源的潛能才是不可限量,太陽能發電成本正在以符合「史旺森定律」(太陽能發電模組在產能加倍時成本會下降20%,現在發電成本是30年前的百分之一。)的趨勢大幅下降。根據McKinsey的預估,至2030年,根據丹麥、荷蘭、德國、日本、澳大利亞、西班牙都將達grid parity,即太陽光電與一般市電成本相等的狀態,義大利部分地區甚至今日已經達成。(待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