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廢做為廢核的堅定理由(下)

友善列印版本

對於核武鈽擴散的疑慮並非危言聳聽,例如日本自衛隊被美國要求不能保有核廢料,這也是他們積極開發「文殊爐」(以解決核廢料問題)的原因;也許更少人知道的例子是,「核廢料」竟與蔓延20年的索馬利亞內戰大有關係,原因來自於一些歐洲公司僱用黑道在索馬利亞海岸傾倒核廢料,2005年南亞海嘯將核廢料沖刷進沿海村落,造成當地放射性污染,畸形兒與罹癌的案例大增。

英國民間軍事僱傭公司(Private Military Company, PMC)前來了解與協助居民,組織與教導索馬利亞人如何以武裝對付歐洲核能廢料運輸船。

然索國漁民的傳統捕魚法技術原始,敵不過外來的非法拖網漁船,海域資源被搜刮一空,漁民生計頓失,許多貧窮的漁民參加保護亞丁灣海域的生態與漁場魚權成立私設的海上警備隊,在PMC武裝訓練教授下,一部份漁民就變成有組織的「海盜」。由以上可見,核廢料的傾倒,正是沿海海盜組織形成的原因。

關於核武的鈽擴散疑慮,研究回收鈽爭議的學者Russel Ayres於1975年便曾提出警告:「與時劇增的鈽將逼使法庭與立法機關放棄檢察權力,而交給一個強而有力的以執行更嚴格的保護工作......一旦相當數量的鈽被盜取,則為了將鈽尋回,勢必將整個國家搞得天翻地覆。」我們在索馬利亞的案例上已經印證了他的預言。

在台灣,超越立法機關的權力機構即是「原能會」。「原能會」是國民政府下直屬於行政院下的黑機關,關於它的成立,《東亞核電廠》一書中有清楚描述:「1954年1月,美國上議院作出了有關台灣防衛的決議,於翌日將載明台灣防衛軍隊使用權之白紙遞交予總統,據此於2月時美國第七艦隊封鎖了台灣海峽。

1955年4月,蘇聯與中國等簽定提供核子反應爐協定一事帶給美國極大壓力。兩個月後的6月,台灣政府於行政院底下設置「原子能委員會」(簡稱「原能會」),台灣電力公司亦配合設置了核能研究委員會,於7月和美國締結中美核能合作協定。」

清大核工所有些教授喜歡強調,發展綠能有助於發電結構調配,「很好啊!」;然則繼續投注經費在核電上真的不會擠壓到綠能的研發嗎?例如英國,過去波浪能與太陽能發電發展緩慢,到1970年因為石油價格上漲,才來到了一個高峰,後又隨著供給回復降回低點。又如波浪能至今發電效率最高的「Salter's Duck」1974年就已由南非科學家Steven Salter發明,然至今都因資金不足,而未能商業應用。

馬爾地夫碳中和計畫參與者Chris Goodal在比較各國各種發電預算的關係時,得出了「鼓勵核能發電,會對資助低碳能源帶來負面影響。」的結論。很明顯的,發電結構是資源分配問題,有資源分配,就有權力運作。當供給量是足夠時,全年無休24小時無間斷運作的核電廠即會排斥到其他能源的供應,而顯露綠能效率低落的假象。

即使在這麼不利的權力條件下好了,「全世界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在產能翻倍下降20%,目前每瓦只有0.74美金。風力發電每三年產電度數加倍,10年內超過核能發電總和。因為頁岩油氣的出現,天然發電成本已低至取代燃煤發電的程度。現在選擇『核電』已不切實際,不光人民厭惡,核電廠成本也太巨大了。 」《經濟學人》在去年11月21日的一篇文章下了這樣的注解。

再生能源在「理型」上可以提供人類大部分的電能,這些能量多直接/間接來自太陽。以台灣嘉南地區為例,台灣平均日照時數達2100小時,嘉南地區甚或以南更可達2500小時;台灣地熱儲量至少25.4GW,是近10座核四廠的發電量(國科會);綠島附近黑潮蘊含的海流能可達發電裝置容量1~3GW。

工研院研究指出,台灣要發展再生能源並達到6500MW發電量,所需經費大約1700億;反觀核四1350MW兩部ABWR機組已花費人民2838億元。國家不投注資本發展、利用現存的能源,而選擇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島嶼,採用一會產生核災疑慮與無法解決的核廢料問題的發電方式?是否合理?綠能發不發展?核能淘步淘汰?這是基本邏輯問題。

從替代能源技術面上看,風力發電風力不穩與太陽光照問題可與儲備能源結合,例如燃木發電廠;或以複合式的再生能源組合做為分散式電源供應器,在澳洲已有成功的嘗試。在未來,替代能源做為商業運轉的「基載電廠」,絕非遙遙無期的理想。

而經濟面上看,著名的史旺森定律:「太陽能發電模組在產能加倍時成本會下降20%,現在發電成本是30年前的百分之一。」至今還能準確吻合。當日本在經歷了10年地熱空窗期,甫於去年開始推動十個新建計畫,台灣的替代能源發展,還在沉寂。

擁核派喜愛強調「台灣尚沒有廢核的條件」,然而,誠如社會學家Carothers所言,「需要前提」往往成為「鞏固威權」的最佳藉口,對於前提的強調往往成為限制前提的根源。

替代能源在資源不對等的情況下自然無法與核能相競爭,從核電技術美國輸出、台灣本島用電、核廢堆砌蘭嶼的「核心—邊陲」模型,更可反映核電的取捨不只是一個經濟學問題,更是一個科技典範、文化霸權與發展思維的議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