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環境經濟熱門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拱祥生
11 月 16,2014
【政策想想】台北市需要永續防災都市規畫與建設
看完連柯辯論會後,顯然有關台北市市政建設規劃願景論述付之闕如,畢竟基礎建設與城市規劃並非兩人專長,但作為一個小而美首都城市,妥善調適目前債留子孫的都市規劃、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及台北特殊敏感地質的新城市建設論,才是邁向新城市經營的重要議題之一。 隨著城市不斷發展,都市規劃與時俱進的調整有其必要,但台灣的都市規劃部門已經過度注重財閥利益,藉由不斷的容積獎勵、轉移容積,...
環境經濟
李彥賦
8 月 21,2014
兩岸司法互助協議的「東」窗事發?
柯震東因吸毒遭中國公安逮捕,此事爆發後引起台灣媒體大幅度不成比例的關注,連日的洗版新聞著墨的盡是經紀公司的反應、友人的反應、大麻會不會上癮等等議題,卻少見對於中國撻伐人權的譴責。據柯震東的經紀公司聲明表示,柯應該是從8月15日遭到拘留,但直到17日晚間因辦案公安之子在網路留言「柯震東吸毒被抓了,我爸審了一宿,等著看新聞啊」,案件才曝光。遲至18日開始,才由中國官方媒體陸續放出消息,...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Mattel
8 月 11,2014
【島嶼邊緣】他們的小確幸是我們的大不幸
最近台灣特別流行「小確幸」這個詞彙,廣告文案到處都是小確幸。小確幸一詞源自於村上春樹在1986年的散文作品集「ランゲルハンス島の午後」(台譯「蘭格漢斯島的午后」)。村上春樹在此書中篇名為「小確幸」的文章裡描述他收集男用underpants與汗衫,是人生中小而確切的幸福。 我們不知道村上春樹追求的最終幸福是什麼,但對村上春樹來說,收集他自己喜歡的東西是一種小而確切的幸福。在台灣,結婚、買房、...
環境經濟
藍弋丰
8 月 06,2014
【能源思考題】 (三十)管線爆炸之後
近日高雄發生非常不幸的管線爆炸災難,這次爆炸的是丙烯,很多朋友很快舉一反三,想起天然氣管線,是不是也會爆炸? 天然氣管線當然是有可能爆炸的,就在高雄大爆炸的前一天,7月30日,美國加州的太平洋瓦斯電力公司,才遭法院宣判,要為2010年加州舊金山國際機場附近的聖布魯諾(San Bruno)天然氣管線大爆炸,賠償10億美元以上。 高雄災情還正在處理,事故原因也正在調查中,...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郭篤為
1 月 30,2014
【拉美想想】巴拿馬運河擴建遇挫 無以為繼百年歷史重演
二○一三年十二月卅一日晚,俯視運河太平洋端「美洲大橋」的「運河管理局Panama Canal Authority」行政大樓三樓燈火通明。行政長官荷黑.吉哈諾Jorge Quijano和多名一級主管及幕僚下班時,地平線另一端的巴拿馬市跨年煙火已經開始劃過夜空。 貫穿大西洋與太平洋間八十公里長中美洲地峽的巴拿馬運河今年通航屆滿百年,二○○九年起正進行野心勃勃的五十二億五千萬美元〈...
環境經濟
,
主權兩岸
張之豪
10 月 19,2013
【雞籠勃露斯】基隆港的水,是死的
一位剛從臺大畢業不久的學妹,熱血沸騰地告訴我,她想要留在基隆從事社區營造工作。 但社區營造工作需要大量的時間、耐力,更重要的是,來自家人的不諒解與壓力。 在那個艱困時代成長,但又搭上臺灣高速經濟成長的時代的那一代人,也就是我們母父輩一代的人,總是希望你就趕緊找工作養活自己吧,要改變甚麼,要創造甚麼,他們不懂,也無能力懂。 幾度爭執後,她在臺北找了一份非常普通的辦公室工作,...
環境經濟
黃育徵
8 月 28,2013
能源願景 2030:再生能源發展成效不彰,躉購電價的設計是「障礙」!
我們再生能源的發展政策是「玩」真的嗎? 十幾年來,政府雖然大力推廣,台灣的「替代、再生、在地」能源佔總能源消費量的比重仍然無法突破低標的 1.8%,若與人口稀少、資源同樣貧瘠的一些北歐國家相比,其佔比已達 15~20%,台灣顯然離此目標還有一段相當長的距離。這十幾年來的表現不禁讓人懷疑,我們再生能源的發展政策是「玩」真的嗎? 現行的躉購費率計價方式是發展再生能源的「障礙...
環境經濟
林登峰
五月 24,2013
核電不是最便宜的電─讀陳謨星的專訪及新聞有感
去年年底,華爾街日報的頭版有一篇關於美國最近十年來發電的特寫,我非常喜歡。這篇文章對於各種現象的陳述都非常的簡潔明確。像是天然氣的發電,因為是最便宜,所以新蓋的發電廠大多是天然氣發電。核能發電呢?因為很貴,所以雖然核能委員會(NCR)已核准了二十多張執照,但是沒有人蓋。 有一點我一直非常得悶那。根據華爾街日報的說法,美國不蓋核能電廠是因為核電很貴。不是最貴,因為還有像海潮、...
環境經濟
李柏毅
4 月 17,2013
當代資本主義下工業化食品的代價
天下雜誌近期以「新良食運動」作為封面專題,引發讀者對於「糧食」的好奇與想像。 影片:美味代價 導演Robert Kenner於2008年的紀錄片作品「美味代價」,藉由追蹤你我購買吃下肚的種種食物(不論是從速食店或是超市買到的)的來源與在此產銷環節的參與者,揭露出「工業化食品」時代的「多樣選擇的假象」:超市琳琅滿目的食品,事實上只是由極少數食品加工業者,...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詹益鑑
8 月 27,2012
人才養成新契機:認養實習制度!
人才這個議題,近來持續發燒。而我認為,無論是產業缺人才還是人才缺舞台,在產學之間,需要推動新型態而有效的實習制度,才能真正解決人才問題。但是,完善的實習制度該怎麼推動呢? 我的方案是:讓政府與大公司共同認養新創公司的實習機會,讓學生在學期間分別在大公司與小公司實習;這將有效解決「產業、學生、家長、學校與政府」的各自需求與共同問題。 為什麼實習制度要這樣設計?「認養」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
…
5
6
7
8
9
10
11
12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