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環境經濟熱門
環境經濟
許峻賓
8 月 19,2018
加入CPTPP 臺灣還有機會
7月中旬CPTPP 11個會員在日本東京召開談判代表會議,該會議中討論各國現階段國內審議進度,也針對下一階段新會員的參與進行初步討論。從外國媒體的新聞資訊中,目前有表達加入意願的國家包括:泰國、印尼、哥倫比亞、韓國、臺灣與英國,但在部分媒體中卻只有列出泰國、哥倫比亞。 因此,國內部分媒體判定臺灣已無機會參加第二輪談判,然而,筆者認為,此一結論下的太早,臺灣仍有機會參與。...
環境經濟
蔡明芳
7 月 31,2018
【滬尾經濟學】川普經濟學:公平貿易vs.自由貿易
貿易自由化一直是世界各國努力的目標,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也致力於降低各國的關稅障礙或消除貿易保護壁壘。就全球貿易的角度而言,當影響貿易的障礙愈少時,貿易所創造的產值(餅)愈大,同時,當貿易的障礙愈低時,消費者或生產者至少不會變差。因此,我們可以常聽到「自由貿易一定是最好的」。 有趣的是,若自由貿易一定是最好的,...
環境經濟
理查
7 月 24,2018
【荷事生非】解讀荷蘭政府眼中的循環經濟
伴隨人口成長以及新興國家對於原物料需求不斷增高,全球面對未來發展的壓力逐漸白熱化,讓早在20世紀末期就被提出的「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概念,逐漸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近來在台灣,循環經濟也成為重要的發展主軸。而在眾多推動循環理念的歐洲國家中,荷蘭經常被台灣視為學習對象。它的成功除了蓬勃發展的民間組織、商業創新與公民力量以外,政府在背後所扮演的支持與推動角色,...
環境經濟
黃萬傳
3 月 11,2018
農產品產銷秩序化有這麼困難嗎?
前些日子,因北農休市導致蔬菜產地價格崩盤,除引發政治究責問題外,再度重演農產品產銷失衡的舊戲碼。此一失衡問題,已是多年沈痾,且近年來越趨嚴重,如水果、蔬菜、水稻、毛豬及一些家禽,窺其原因,不外乎農產品具生物性、淺性市場結構及產銷制度不健全。 任何生鮮農產品皆具生命週期,即所謂生物性,致衍生農產品在生產面有一些特性,如季節 性、易腐性及一定生長期間,進而衍生農產品的產量每年不一、...
環境經濟
劉威良
6 月 28,2017
【德國想想】年金改革超越德國 台灣應感到自豪
年金改革,是多年來政府應該也是必須有擔當改革的事。今看到三讀通過修法,甚為欣喜。因為,年改是世代正義,被改革者因為收入減少而不平,但是不改革,拖垮國家財政更是不可承擔的沈重。 德國福利雖然各方面比台灣進步一些,但對於公務員的年改,德國國會礙於不想得罪公務員,根本不敢砍公務人員的福利。德國公務人員年金僅以退休前最後兩年,也經常是最高的薪資採計,優厚的家眷撫卹與賦稅的優惠,...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洪財隆
1 月 05,2017
【書摘】《邊緣戰略:台灣和區域經濟整合的虛與實》──新南向政策與新世界觀
書名:邊緣戰略:台灣和區域經濟整合的虛與實 作者:洪財隆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2017/01/01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0166 第四章 產業發展與新世界觀 第三節 新南向政策與新世界觀 「東南亞元素」顯然已經是台灣未來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但包括南亞在內,「南方」...
環境經濟
,
財政金融
余承儒
12 月 28,2016
台北喊卡的月票,東京的定期劵──世界上最繁忙的鐵道系統,如何設計定期券制度
預計明年一月試辦的捷運2,500「吃到飽」月票政策,宣布以後又因各界批評不斷,台北市政府緊急喊卡。而世界上最繁忙的東京鐵道系統,又是怎麼設計「月票」制度呢?筆者以自身在東京工作、居住的經驗,提供台灣先進們參考。 東京擁有世界上最繁忙的大眾運輸系統,有日本鐵道系統(JR)、東京地鐵(東京Metro)、還有特定目的或區域的專屬鐵路(如前往台場的百合海鷗號)。...
環境經濟
陳虹百
10 月 17,2016
告別 台中火車站
因應台中鐵路高架化,台中火車站將於2016年10月16號搬遷到新址。在舊車站退休前三日,我特地前往拍照留念。雖非台中人,但我對在站卻有許多回憶。從小學起,每週我都要搭火車到台中習琴,前幾年由父母親陪伴前往,年紀稍長後則與妹妹二人結伴同行。 不知是當時年紀小,或只顧著憂慮上課表現不佳受責備,我竟不曾留意台中車站的紅磚洋式建築,看不到它保留了日治時期至今的典雅與美麗。對台中車站的記憶,...
環境經濟
希.牧亞特
8 月 29,2016
在偏鄉遇見勞基法
近日報紙報導恆春區域唯一一名值班接生的婦產科醫師在離台奔喪前接生小孩的過程(中國時報報導),事件中要是小孩慢一些出生,就不會有醫師幫忙接生或由助產士接生;該院院長則在臉書上描述該事件時提出疑問:如果日後醫師納入勞基法,在偏鄉會不會造成災難? 偏鄉醫院的工時時間過長,被衛生福利部一直視為是醫師納入勞基法時應該特別考量配套的部分,但是討論時總是聚焦在偏鄉居民的就醫權益,...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Mattel
五月 02,2016
【島嶼邊緣】數字台灣:漠視交通安全不守規則的代價是3.1%的GDP
拜行車紀錄器之賜,台灣不上進的電子媒體與網路媒體有了便利的新聞題材來源,台灣人不守交通規的窘態在網路上與媒體上廣為流傳。看到相關交通違規影像的網友無不咒罵聲連連;然而,又有多少人在咒罵之餘,要求自己與周遭的親朋好友務必遵守交通規則? 過去數年來,台灣人最喜歡以「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自傲;然而,台灣「最醜陋的風景也是人」。除了台灣人製造台灣醜陋的地景之外,台灣人在道路的行為更是可怕,...
‹
…
3
4
5
6
7
8
9
10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