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環境經濟熱門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詹益鑑
8 月 27,2012
人才養成新契機:認養實習制度!
人才這個議題,近來持續發燒。而我認為,無論是產業缺人才還是人才缺舞台,在產學之間,需要推動新型態而有效的實習制度,才能真正解決人才問題。但是,完善的實習制度該怎麼推動呢? 我的方案是:讓政府與大公司共同認養新創公司的實習機會,讓學生在學期間分別在大公司與小公司實習;這將有效解決「產業、學生、家長、學校與政府」的各自需求與共同問題。 為什麼實習制度要這樣設計?「認養」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弘兼憲史
2 月 28,2019
《島耕作農業論》日本的農地盡是稀奇古怪的故事――新的農地改革以及農民「職業化」的必要性
看看那些細小零散的農地 我是一個漫畫家,不是農業專家。正因為我不是農業專家,所以能跳脫業界固有的傳統與常識,看到他們所看不到的東西。 我在農業採訪時一直有個疑問,明明其他行業都是這樣的事情,為什麼農業做不到? 我曾經待過松下電器等電機製造廠,它們都是投入大量資本興建的工廠,擁有嚴格品管並大量製造成品,靠著這樣的方式來外銷全世界。不只是松下電器,索尼、豐田汽車、本田技研工業、...
環境經濟
江昺崙
1 月 13,2019
【半線想想】彰化海上風機還轉得動嗎?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選舉的時候,曾提到說他上任後要去南海挖石油,讓高雄發大財,聽起來非常厲害。但其實彰化早在幾年前,就找到了比石油更寶貴的天然資源,而且蘊藏量幾乎是無窮無盡的——就是台灣海峽上的「離岸風力發電」。 前彰化縣長魏明谷在公開場合演講,最喜歡提到的政績就是社會福利與離岸風電。走進彰化縣政府,也會在大廳看到一幅巨大廣告,背景圖片是高聳壯觀的海上風車,廣告上寫著「風光大縣」等大字...
環境經濟
林新雅 Xin-Ya Lin
1 月 06,2019
【荷事生非】從兩個平台看荷蘭解決食物浪費的群體戰思維:零浪費網絡(No Waste Network)& 廢物也很可口(Verspilling is Verrukkelijk)
近年來,有關「食物浪費(food waste)」的討論越加熱烈,帶出困擾人類且至今在全球消費系統依然無解的兩難:「當世界某些角落有大量人口飽受缺乏糧食之苦時,地球另一端卻出現糧食過剩且被丟棄的問題」。 這問題有多大?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簡稱FAO)統計,每年全球約有三分之一(13萬噸)生產的食物,在消費過程中被浪費...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黃建榮
1 月 02,2019
【春風化雨】保護海洋可以從餐桌上開始:好魚慢食救海洋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是人人皆懂的道理,但是當學校的營養午餐只能吃到從國外進口廉價的柳葉魚、巴沙魚、鱈魚時,我們的下一代將會對海洋越來越無感,更不知何謂海洋國家、海洋文化;因為如果餐桌上都吃不到沿近海捕捉的海鮮時,也就更不會有想要認識海洋、保護海洋的動機和機會。 我國自2004年頒布「國家海洋政策綱領」,全國各級學校也從當年起開始積極推動海洋教育,至今已有十多年,然而海洋問題日益嚴重:...
環境經濟
江昺崙
12 月 19,2018
【半線想想】百年小鎮的故事(下)
百年小鎮的故事(上) 百年小鎮的故事(中) 無聲無息的命案 夏天的傍晚,在台北街頭,路燈剛剛點亮,兩個壯漢低頭走在人行道上,神色匆忙。 馬路兩旁站了幾名維安人員,用犀利的眼神掃過每位行人。維安人員注意到那兩名壯漢的舉動不尋常,正用對講機通知其他人,就看到壯漢拿出小桶油漆,潑向總統府前的廣場。 油漆的顏色是鮮紅的,現場仿若發生過命案一般。...
環境經濟
林若曇
10 月 30,2018
「拚經濟」不是打壓多元議題的藉口
近幾年在台灣討論多元議題,舉凡性別平等、環境保護、教育改革、能源發展到台灣獨立等多元議題時,總會有人跳出來說:「別搞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拚經濟才是最重要!」我都想知道說這話的人到底是不懂政治還是不懂經濟,是做了多少年的井底之蛙才說得出這種話。 以性別平等的議題來說,我相信若有參加過台灣各地的彩虹大遊行,就會發現參予者中有不少外國遊客,甚至有日本人組團特別來參加台灣的彩虹大遊行;...
環境經濟
蔡明芳
7 月 31,2018
【滬尾經濟學】川普經濟學:公平貿易vs.自由貿易
貿易自由化一直是世界各國努力的目標,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也致力於降低各國的關稅障礙或消除貿易保護壁壘。就全球貿易的角度而言,當影響貿易的障礙愈少時,貿易所創造的產值(餅)愈大,同時,當貿易的障礙愈低時,消費者或生產者至少不會變差。因此,我們可以常聽到「自由貿易一定是最好的」。 有趣的是,若自由貿易一定是最好的,...
環境經濟
黃萬傳
3 月 11,2018
農產品產銷秩序化有這麼困難嗎?
前些日子,因北農休市導致蔬菜產地價格崩盤,除引發政治究責問題外,再度重演農產品產銷失衡的舊戲碼。此一失衡問題,已是多年沈痾,且近年來越趨嚴重,如水果、蔬菜、水稻、毛豬及一些家禽,窺其原因,不外乎農產品具生物性、淺性市場結構及產銷制度不健全。 任何生鮮農產品皆具生命週期,即所謂生物性,致衍生農產品在生產面有一些特性,如季節 性、易腐性及一定生長期間,進而衍生農產品的產量每年不一、...
環境經濟
劉威良
6 月 28,2017
【德國想想】年金改革超越德國 台灣應感到自豪
年金改革,是多年來政府應該也是必須有擔當改革的事。今看到三讀通過修法,甚為欣喜。因為,年改是世代正義,被改革者因為收入減少而不平,但是不改革,拖垮國家財政更是不可承擔的沈重。 德國福利雖然各方面比台灣進步一些,但對於公務員的年改,德國國會礙於不想得罪公務員,根本不敢砍公務人員的福利。德國公務人員年金僅以退休前最後兩年,也經常是最高的薪資採計,優厚的家眷撫卹與賦稅的優惠,...
‹
…
4
5
6
7
8
9
10
11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