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環境經濟熱門
環境經濟
蔡明芳
3 月 16,2020
【滬尾經濟學】從經濟成長的衡量方式看武漢肺炎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
近期,中國武漢肺炎的爆發與擴散至全球,已引起各國政府的戒備,由於肺炎的傳染力甚強,多國政府已呼籲民眾盡量不要外出,廣受球迷喜愛的美國職業籃球NBA也宣布暫停比賽。由此顯見,肺炎對於全球經濟的衝擊甚鉅。以NBA為例,停賽對籃球運動相關產業的負向影響是無庸置疑的,這是因為球迷不出門看球,球賽的門票與餐飲收入就會下降,藉由球賽帶動的運動用品銷售量也會歸零。再者,停賽就沒有電視轉播,因此,...
環境經濟
吳尚書
3 月 10,2020
【南洋想想】印尼:興起中的鐵道大國
從車輛製作到完整的建案承包,印尼在世界鐵道市場中的角色持續壯大中。 東南亞國家受到歷史與經濟發展歷程的影響,多半在重工業上著力較少,唯印尼在這方面頗為堅持,幾十年下來已經有可觀的成果。雅加達在鐵道產業的重心在於成立於1981年的國營「印尼鐵道車輛公司(PT Industri Kereta Api以下簡稱PT INKA)。PT INKA的前身為荷蘭殖民時代建立在爪哇島上茉莉芬(Madiun)...
環境經濟
何蕙安
3 月 02,2020
【柏林想想】特斯拉,歡迎來到德國
碎木機(Woodchipper)的長吊臂熟練地從地上抓起一把樹枝,直往傳送口送,上方宛如煙囪的出口瞬時噴出細碎的木屑,散落進車後方的貨櫃;後頭,伐木機充滿力量的夾手握住樹幹、一把鋸斷,然後像削甘蔗似的刮去細枝樹皮並裁成相同長度,結束。流暢地像首詩。 忙碌的機具在圍籬的另一側來來去去。隨著伐木機的步伐,這種在德國隨處可見、枝幹細長宛如紅鶴腳的針葉木一根、一根地倒下。轉眼間,...
環境經濟
吳尚書
12 月 22,2019
【南洋想想】與龍共舞:越中的鐵道聯繫
儘管越南跟中國因為東海(越南稱南中國海為東海)海洋領域的主權爭議而始終處於一定的緊張關係,兩國的鐵道聯繫卻持續發展。上個月(11月)25日的河口-海防新線計畫則是最新的里程碑。 越南與中國的鐵道聯繫始於上個世紀的前十年,當中國還是清帝國而越南還在被法國殖民時。由於法國在甲午戰後的劃定勢力範圍風潮中圈下廣西與雲南兩省,而交通線是確保影響力的重要條件,於是法國殖民當局延伸原本的米軌(...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何蕙安
11 月 28,2019
【柏林想想】台灣人尚嘸甘:柏林共享機車服務商COUP退場
當我星期一(25日)看到柏林共享機車服務商COUP宣布於12月中終止服務,我走向冰箱,無聲地開了一瓶啤酒。 才三歲多的COUP,使用的是台灣電動機車Gogoro。COUP在2016年夏天率先且獨家將Gogoro引入歐洲。對來自台灣的我而言,引入的還有家的感覺。 今年8月,Gogoro才在桃園開始共享機車業務GoShare,氣勢如虹地一路進北上;...
環境經濟
王章逸
11 月 26,2019
農業即政治:香港農業與主權的消失
反送中運動自六月密集遊行至今,已經演變成武警濫權的荒謬發展。北京的極權專制催淚香港,一國兩制從神話變笑話。看著港土在瓦斯瀰漫中流淚、槍彈棍棒中流血,身在台灣的我們心裡難受,無力感也時常氾濫。香港資訊轟炸下不禁去想:在台灣的我們能夠做什麼?作為一個農議題的NGO似乎與主權議題無干,然而從農業與糧食的蹊徑檢視中港關係,或許能夠讓我們知道「中國因素」如何在農糧議題發酵。 香港並非無農之島,...
環境經濟
何蕙安
8 月 26,2019
德國綠黨崛起 無速限高速公路即將終結?
時間推回今年5月底,當我聽到我先生Markus的回答,我就知道有點不對勁了。 那是歐盟議會選舉的前幾天,我隨口問他要支持誰。 事實上,在那一週前,當我們開在高速公路上,我也問了同樣的問題。回答問題一向很謹慎的他顯然還有些猶豫不決,直說自己還沒有研究各黨政見。但我知道他長期以來是自由民主黨的支持者--他們追求市場自由、數位化,很合Markus的口味,在過去幾年一向受到他的青睞...
環境經濟
地瓜周
五月 27,2019
氣候變遷下 人類得靠循環經濟華麗轉身
你想過用租牛仔褲,取代買牛仔褲嗎?你知道荷蘭史基普國際機場的燈泡是跟飛利浦租的,而不是買的嗎?這些打破傳統經濟模式的做法,正是要解決地球資源有限性的新經濟典範──「循環經濟」。 談到「循環經濟」,你會想到什麼?劉李俊達向演講台下的聽眾們拋出這個問題。「大概就是資源回收再利用吧!」其中一位聽眾如此回應,其他聽眾點點頭表示同意。聽眾的反應顯然在劉李俊達的意料之內,但他肯定地表示:「...
環境經濟
,
主權兩岸
蔡穎杰
3 月 28,2019
販賣恐懼與台灣當前情勢
美國媒體專家Douglas Rushkoff說過下面這個故事。在2009年金融海嘯之後,許多陷入困境的美國中產階級,在走投無路之下,紛紛報名參加所謂的「財富展」。「財富展」通常會找來許多社會名流背書,包括前運動員、知名作家、經濟學家等等,在大型會場舉辦,塑造出樂觀、進取、人人發大財的歡樂氣氛,讓參加的民眾如同看到救命稻草,急忙在會場掏出幾百元美金,甚至上千美金購買第一手房地產內幕資訊、...
環境經濟
方多馬
1 月 31,2019
都更只剩分多少?臺灣都市更新整合模式的解析
都市更新整合易受阻礙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整合多在缺乏堅定和明確的集體意識建構前,就太早陷入了個別的分配爭議中。而面對這種目前主流的都更整合模式,請容我將其統稱為「分配導向的整合模式」。所謂「分配導向的整合模式」是指在更新重建的意見整合中,以更新後權利的分配為最主要或甚至是唯一的整合誘因和手段。透過如合建的分配比或是權利變換的共同負擔比等的面積或權值分配比例的談判,來企圖說服所有權人同意參與更新...
‹
…
2
3
4
5
6
7
8
9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