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環境經濟熱門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賴怡忠
10 月 18,2015
TPP改變亞太經濟格局,對台灣的機會與挑戰(上)
十月五日在亞特蘭大經過五天的馬拉松會談後,TPP(泛太平洋經貿夥伴協議)取得協議。現在剩下TPP十二國內部的追認過程。雖然TPP的條件遠較一般的自由貿易協定嚴苛,預期在各國的內部追認上會有一番苦戰。但TPP過了就是過了,只有何時取得所有國家追認的問題,不存在無法施行的狀態。由於TPP是個全新的經貿協議,遠超過一般性的關稅減讓與人員流動,還將各國內與貿易相關的法規一體化,...
環境經濟
廖千瑤
7 月 02,2015
台灣人對資本家的孺慕,真讓人瞠目結舌
麥當勞母公司要販賣台灣麥當勞的經營權,引起台灣網友的激烈討論。毛澤東曾說過:「你對某個問題沒有調查,就停止你對某個問題的發言權」,我當然不會像毛澤東這樣箝制言論自由,畢竟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發表謬論的自由。不過在閱讀資料之後,筆者必須直言,很多台灣人對這次麥當勞母公司要販賣台灣麥當勞的經營權這件事的看法,根本就是瞎說。 先不說在台灣沒有多少人知道美國本土火熱的勞工運動「Fight for $...
環境經濟
,
財政金融
林睿奇
6 月 04,2015
柏南奇台灣之行的啟示:低薪、產業風險、貧富不均
「QE之父」柏南奇首次來台參加論壇,央行總裁彭淮南、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和前國發會主委管中閔等人都對柏南奇實施的QE有著不同力道的質疑。美國的QE政策固然造成台灣金融市場震盪、房價飆漲和貧富不均,但筆者認為台灣結構性的問題也因此被凸顯出來,值得我們深思與探討。 QE實施之時,台灣為了壓制台幣升值,只好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因應,因而對經濟產生不少副作用。彭淮南曾比喻QE就像一艘航空母艦開過,...
環境經濟
mlkj
3 月 25,2015
經濟發展跟民主自由,從來就不需取捨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在前兩天逝世了,他幾乎是以個人意志,讓新加坡以一城邦國家之姿,得以躍升國際舞台。國際社會一般認為,新加坡擁有經濟高度發展、社會秩序嚴明、政府效率高等令人稱羨的優點,但這背後對個人自由的箝制,但往往被高度經濟發展的迷霧給掩蓋。究竟新加坡的「民主」、「自由」是怎麼一回事? 新加坡獨立初期,利用打壓共產黨的理由,箝制人民的自由。隨著經濟成長,演變為一種微妙的模式,...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林琮盛
3 月 01,2015
【中東想想】多雨氣候的台灣鬧旱災,沙漠的以色列不缺水!
台灣快渴死了!自去年下半年起,台灣就開始進入枯水期。原本預期的颱風並未帶來豐沛雨量,導致全台雨量普遍偏少,甚至山區集水區的雨量僅為氣候平均值的4成。中央氣象局甚至預估,未來一季,降雨量仍然偏少。 為此,2月26日起,新北市新板地區、林口區、桃園市、新竹縣市、苗栗縣、台中市、北彰化、台南市和高雄市紛紛拉響第二階段限水警報,影響甚鉅。 盱衡大環境,...
文化研究
,
環境經濟
美臺團/邵東
1 月 23,2015
從小旅行看見青創商機 台灣產業的在地出路
從近年來的統計數據可以發現,在上一世紀帶來台灣經濟奇蹟的出口產業已不再是台灣經濟成長的良方。部分意見認為,長期以來台灣經濟極端仰賴出口產業的政策已不再適用,應將目光拉回到自己身處的土地上,從台灣產業出發,以在地化走出一條嶄新的出路。 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在去年12月公布的五年GDP修正報告可知,目前的經濟果實並未真正分配至一般受雇勞工。事實上,在近20年中,「分配至受雇人員報酬」...
環境經濟
藍弋丰
10 月 21,2014
【能源思考題】(最終回)當法國減核、Google找上三星
在第十五回,我們曾與各位探討過德國與法國的恩怨情仇,當時我們就暗示法國的核政策無法再延續,而就在這個系列即將結束的時候,2014年10月10日,法國眾議院通過法案,要在2025年前,將法國核能發電比例從75%降至50%。 這並不是因為法國總統歐蘭德的減核立場,雖然歐蘭德以減核為政見,但以歐蘭德如今低迷的聲望,他也很難指揮議會,...
環境經濟
藍弋丰
8 月 20,2014
【能源思考題】(三十二) 市場小?你聽過安哥拉嗎?
許多人總說,台灣市場太小,所以外商才不來投資內需產業,但,先別說外商投不投資,要比市場小,你聽過安哥拉嗎? 安哥拉在哪裡?你可能得在世界地圖上好好找一找,先找到非洲,看向非洲下半部,從南非往上找,南非的左上方,是那密比亞,那密比亞上方,就是安哥拉。 安哥拉人口1900萬人,比起台灣的2300萬人口略少,如果你覺得台灣人口算是「小國」,那安哥拉還比我們更小,不過,...
環境經濟
劉子琦
8 月 20,2014
以台灣小麥進行一場改變社會的運動:喜願共和國
當社會企業概念在台灣風起雲湧之時,全國各地的小麥田裡早已透過喜願社區協力營生群組,建立起獨立自主營運、身心受限朋友受惠的喜願共合國,共同進行一場以公益價值連結商業營運的社會企業運動。 當初在1999年時,施明煌只是很單純的想透過做麵包的程序化製程,建立身心受限朋友自我存在的價值,進而保有一份自給自足的事業。因此,施明煌運用其管理專業,設計清楚的工作流程、透明的場區動線與空間配置,並改善設備...
環境經濟
藍弋丰
8 月 06,2014
【能源思考題】 (三十)管線爆炸之後
近日高雄發生非常不幸的管線爆炸災難,這次爆炸的是丙烯,很多朋友很快舉一反三,想起天然氣管線,是不是也會爆炸? 天然氣管線當然是有可能爆炸的,就在高雄大爆炸的前一天,7月30日,美國加州的太平洋瓦斯電力公司,才遭法院宣判,要為2010年加州舊金山國際機場附近的聖布魯諾(San Bruno)天然氣管線大爆炸,賠償10億美元以上。 高雄災情還正在處理,事故原因也正在調查中,...
‹
…
2
3
4
5
6
7
8
9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