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想想】 台灣為何亟需結構改革

友善列印版本

回顧台灣經濟發展60年歷程,大體而言前30年經濟力爭上游,社會充滿發奮的風氣;後30年則經濟成長減緩,人們有一些失落的感覺。我們不禁想問,如此趨勢的演變是因為台灣人不夠打拚?還是國際政經情勢變化使然?其實可歸納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事實是:台灣既有發展模式已經頹落,亟需進行整體結構的改革。

從歷史看經濟成長的歷程,台灣經濟在度過1950、60美援協助的年代之後,到了1970年代經濟全面起飛,經濟的蓬勃帶動了社會的欣欣向榮,一路走了將近20年快速成長的榮景。但有如花開花謝的生命週期,台灣經濟在1990年之後逐漸走下坡,從8%開始逐漸快速下滑,目前台灣成長率維持在4%與3%之間,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平心而論,台灣與早年西方工業國家的發展經驗比較,經濟成長歷程的表現,並沒有特別的大好與大壞,大致符合經濟學理論的預期。60年前的時空背景非常特別,當時全球逐漸走向冷戰對峙,由於當時台灣處在太平洋西岸地緣政治的背景下,受到西方國家特別的眷顧,來自國際資金與技術,加上我們充足的勞動力,形成一股驚人的爆發力,經濟成長超越西方過往經驗而加速茁壯。台灣至此入列「東亞四小龍」,也受到諾貝爾經濟學家顧志耐(Kuznets)讚譽為國際經濟發展的奇蹟。

但一如國際歷史經驗,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面臨成長動能不足,經濟表現自然逐漸趨緩。台灣由1970年代到80年代,十年平均經濟成長率由10.9%降到8.5%,90年代再降為到6.6%;進到21世紀以後,平均經濟成長率只剩下4%,而且仍然處在持續下滑的態勢。面對這個環境,有人歸責於國際政治與全球化浪潮,也有人歸咎於國內政治因素及意識形態;無論如何,最重要原因仍是因為台灣經濟的結構因素讓成長動能逐漸衰退,無法在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


 
從經濟分析來看,台灣經濟衰退的成因是結構停滯轉換,以致失去了關鍵的動能。我們知道,經濟成長動能要素的3個主項分別是:勞動人口、資本及技術的成長。台灣早期有高生育率的人口紅利,有美援資本,有外資投入,所以能脫離戰後的貧困處境。1970以後大量的外資帶來新的技術,促成了經濟的快速發展,甚至因為電子科技業的技術群聚,成就電子王國。那些年代在勞動、資本及技術3項都有大力的支撐下,經濟呈現出亮眼的表現。簡單地說,當年成功的因素與現今台灣的環境結構早已大不相同。

今日台灣的低生育率使勞動人口已成為嚴重問題,不再有人口紅利,也沒有足夠的技術群聚,使得外資裹足不前。而各項製造業、服務業技術來源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必須仰賴外部支應,但外資又大量投往其他開發中國家,於是使得台灣生產技術進步的腳步趨緩;因此導致內部市場機會大減,台灣企業帶著資本走向國際投資。因為勞動力減緩、資本外移、技術進步趨緩等結構性因素,經濟成長的腳步當然更慢了。且更令我們為難的是,內外資企業外移腳步帶走了資金,席捲了人才,勞動供需失衡下,台灣的實質勞動薪資也因此走向低成長,成為社會氛圍與青年心志的最大障礙。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西方工業國家在40年前幾乎都曾經面對經濟成長趨緩的挑戰,不約而同地,許多國家不再強調短期經濟調節政策,轉而大步走向結構性的改革。1980年代之初,在經濟緩步的情勢下,美國總統雷根、英國首相柴契爾開始大刀闊斧改革政府結構、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將公部門資源活化,注入民間市場之內,在公私部門合力之下,達成結構轉型推升經濟的目標。開發中國家也展開結構改革激勵成長動能,以促成經濟翻轉。中國領導人鄧小平的市場化政策,帶來其後30年的經濟起飛。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經過整體結構的調整,解決人口問題,樹立教育體制,創造產業群聚,引進外資與技術,結構性問題逐一解決,成為正向循環,因而促成新加坡漁村經濟在半世紀來的奇蹟式躍進。

從以上趨勢觀察,可以明確看出台灣問題正是經濟模式的老化,短期政策能改變的態勢相當有限,因此我們需要因應長期的改革政策。顯然,技術創新是必須走的正道,但產業的創新必須建構在整體結構創新之上,更需要政策的力行與實踐,我們萬萬不能期待某些陳舊的政黨思維,一心只想依附在中國市場發展機會,以寄生觀點引領臺灣政治與經濟,那種模式將完全落入持續衰退的窠臼,埋下無限的政經危機。正本清源來說,只有政府結構、經濟結構及社會結構的大幅翻新,產業才能開始邁向創新,經濟才有可能日新又新。

因此,我們熱切期待2016的大選,我們期盼的不只是周而復始政黨政治的例行輪政;我們期盼的是一個台灣結構改革的新開始,新領導人有必要要帶著台灣大幅變革積極作為,開創另一個30年的成長模式。且讓我們一起想想看:台灣要如何結構改革加速蓄積成長能量,全力推動台灣經濟再度起飛,迎向一個全新的航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