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產業發展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楊長鎮
12 月 27,2015
邁向「全球綠能共同體」──寫在巴黎協定之後
今天地球上還有呼吸的人,大概都很難活著看到《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巴黎協定》(以下簡稱PA)是否得以實現其目標。本月12日,全球195個締約方同意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目標是本世紀結束之前力保全球均溫上升不超過工業革命之前攝氏2度,甚至下探1.5度的可能。目標之「遠」大,讓我們沒機會檢驗,以致很難確認這是不是一個突破。 同樣在這個月,16日,《擴大資訊科技協定》(ITA2)...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余承儒
10 月 05,2015
新南向政策—日本怎麼做,台灣又能參考些什麼?
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所提出的外交政策,其中「新南向政策[1]」引起許多關注。本文希望藉由介紹日本近年對於廠商進出東南亞的連攜政策,提供台灣可參考的方向,也比較台灣特有的優勢。 日本的「南向政策」:地方政府支援進出東南亞的具體作法 當中國成長的力道趨緩,人口約莫6億人,預期將是下一波全球經濟成長引擎的東南亞國家,吸引許多投資的目光。而日本,除了在國家層級,...
謝宇程
7 月 28,2015
【學與業壯遊】 為什麼大學的專業培育模式,愈來愈不符合學生需求 ──《大學的藝術》之二
日前參加了一個大學的演講聚會,與會者之中超過一半是大學教授。在聚會中,演講者問了一個問題:什麼是大學教育最重要的部分? 台下的聽眾寫了數十張便利貼:創造力、系統觀、好奇心、溝通協調、社會關懷、獨立思考⋯⋯這些項目重複多次,大部分我們都耳熟能詳,並不陌生。有趣的是,沒有任何人寫關於「科系課程」的項目。 看著這些便利貼,我覺得非常矛盾──事實上,幾乎沒有大學將「創造力、系統觀、好奇心、...
環境經濟
王行篤
4 月 22,2015
【政策想想】 台灣為何亟需結構改革
回顧台灣經濟發展60年歷程,大體而言前30年經濟力爭上游,社會充滿發奮的風氣;後30年則經濟成長減緩,人們有一些失落的感覺。我們不禁想問,如此趨勢的演變是因為台灣人不夠打拚?還是國際政經情勢變化使然?其實可歸納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事實是:台灣既有發展模式已經頹落,亟需進行整體結構的改革。 從歷史看經濟成長的歷程,台灣經濟在度過1950、60美援協助的年代之後,...
政黨政治
Fant
10 月 26,2012
給馬總統的一封信:您所不敢面對的台灣真相(上)
馬英九總統您好: 您上任四年多來,推動諸多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其中還包括被認為對於提高產業競爭力有高度裨益的ECFA。但換來的是出口成長持續衰退,以及痛苦指數持續攀升,受薪階級生活越來越痛苦。 老實說,台灣的產業發展和平均薪資停滯,已經持續了十多年,這期間,主導台灣產業走向實則都為同一批人:台灣企業主、學者和財經官僚。在台灣長年來完全配合他們作為的情況下,十多年未漲的低廉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