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靖老師,時事評論者,自我對於社會不公現象勇於發聲,改變現況。
欣見年輕學子對於教育重大議題有所反思,觀點思維本來就隨著個人所在的位置與視野而有所歧異,但是,王昱法同學「回應〈家長寧選私校棄公立〉一文:教育與資本主義社會的關係」一文指責筆者這篇「家長寧選私校棄公立,教改問題在哪裡」的文章罵人力道有餘,眼光卻狹隘得難以忍受,這樣的論點缺乏理性辯證,更有人身攻擊之嫌。貶抑別人無法成就自己,幾點意見供參:
首先,筆者在國中教學現場任教將近二十個年頭,身兼縣市數學輔導團員的角色,更是政府宣傳重大教育政策的急先鋒。因為筆者有思考,有堅持,面對教改二十餘年不斷推出建構式數學、翻轉教學、合作學習、乃至於多元比序、學習歷程等等新鮮詞,筆者不會照單全收,佯裝一切美好。因為這些新鮮詞沒幾年就會被丟棄在歷史洪流中,原因無他,就是因為缺乏教學實務的洗鍊。
筆者這篇文章在想想論壇刊出後,獲得風傳媒、BuzzOrange、各縣市教育論壇不停地轉載,原因就在於,我所點出的都是教學現場的真實亂象,深獲第一線教師共鳴,這樣的共鳴感不是坐在冷氣房裡的教改專家可以理解,更不是連教書經歷都沒有的人可以想像。
其次,早從古希臘時代起,代表理想主義的柏拉圖(Plato)與現實主義的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就是兩個相對立的觀念。義大利畫家拉斐爾‧聖齊奧(Raffaello Sanzio)在名作《雅典學院》中,描繪柏拉圖手指天空闡述理想,亞里斯多德手心向下講述現實,更突顯出兩人理念之差異。儘管兩人看法不同,他們的論述前提卻是一樣的,理想不屬於現在,是人們渴望的對象或地方;但是,現實則存在於眼前,是人們想要擺脫的人事物。
教育改革要從現實過渡到理想的歷程中,不是天真地認為理想至上,現實一切紛擾都可以視而不見。第一線教師有理念,感同身受學生在諸多教改亂象中所受到的折磨,才會撰文點出亂象所在。
以十二年國教多元比序為例,2014年的國中教育會考發生了『陳品銓現象』,震撼了台南市與全國!因為這位同學五科A++,沒有任何錯題數,作文六級分,只因為在其餘的超額比序項目中,幹部、獎懲分數沒有拿到滿分、校外競賽積分掛零的情況下,結果連台南二中都填不上。
假掰的理想主義者回應反對質疑的聲浪,不外乎就是社會大眾走不出分數思維,學生才要一窩蜂擠身明星高中,學科考滿分不代表什麼。
筆者更想反問,教育的初衷不就是因材施教,人盡其才嗎?多元比序中的幹部、體適能拿到滿分,又能代表什麼?當幹部選舉成為班級小團體中拉攏朋友、排除異己的手段時,當校外競賽積分可以花錢找槍手拿到時,這樣的多元有比較高尚嗎?陳品銓同學就是適合念書的孩子,有著極高的學術傾向,在因材施教的思維下,他為何無法就讀優質的學術型高中?還好台南市當年有特招,他還可以藉由教改者最厭惡的升學分數考上台南一中,走上他想要的學術研究課程。如果這樣的孩子因為制度之惡,被迫走上技職路線,教改所規劃的藍圖真的一切美好嗎?
最後,所有教育亂象都應扣回現實社會的產業制度,唯有健全社會產業制度,保障各行各業應有的福利,不讓勞工被資方剝削,社會才能扭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文憑主義思維。這樣的觀點筆者早在2015年12月14日蘋果論壇就發表過「翻轉教育,先翻轉產業制度」的文章。
但是,產業制度未能隨之翻轉的同時,躁進不成熟的教育改革在在都讓學生們身處水深火熱的無止盡折磨中!第一線教師有同理心,點出制度之惡,說出教學現場老師、學生與家長的無奈心聲,何來罵人?眼光狹隘恐怕是涉世未深的學生以井窺天,自以為是的錯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