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環境經濟熱門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何蕙安
11 月 28,2019
【柏林想想】台灣人尚嘸甘:柏林共享機車服務商COUP退場
當我星期一(25日)看到柏林共享機車服務商COUP宣布於12月中終止服務,我走向冰箱,無聲地開了一瓶啤酒。 才三歲多的COUP,使用的是台灣電動機車Gogoro。COUP在2016年夏天率先且獨家將Gogoro引入歐洲。對來自台灣的我而言,引入的還有家的感覺。 今年8月,Gogoro才在桃園開始共享機車業務GoShare,氣勢如虹地一路進北上;...
環境經濟
王章逸
11 月 26,2019
農業即政治:香港農業與主權的消失
反送中運動自六月密集遊行至今,已經演變成武警濫權的荒謬發展。北京的極權專制催淚香港,一國兩制從神話變笑話。看著港土在瓦斯瀰漫中流淚、槍彈棍棒中流血,身在台灣的我們心裡難受,無力感也時常氾濫。香港資訊轟炸下不禁去想:在台灣的我們能夠做什麼?作為一個農議題的NGO似乎與主權議題無干,然而從農業與糧食的蹊徑檢視中港關係,或許能夠讓我們知道「中國因素」如何在農糧議題發酵。 香港並非無農之島,...
環境經濟
何蕙安
8 月 26,2019
德國綠黨崛起 無速限高速公路即將終結?
時間推回今年5月底,當我聽到我先生Markus的回答,我就知道有點不對勁了。 那是歐盟議會選舉的前幾天,我隨口問他要支持誰。 事實上,在那一週前,當我們開在高速公路上,我也問了同樣的問題。回答問題一向很謹慎的他顯然還有些猶豫不決,直說自己還沒有研究各黨政見。但我知道他長期以來是自由民主黨的支持者--他們追求市場自由、數位化,很合Markus的口味,在過去幾年一向受到他的青睞...
環境經濟
地瓜周
五月 27,2019
氣候變遷下 人類得靠循環經濟華麗轉身
你想過用租牛仔褲,取代買牛仔褲嗎?你知道荷蘭史基普國際機場的燈泡是跟飛利浦租的,而不是買的嗎?這些打破傳統經濟模式的做法,正是要解決地球資源有限性的新經濟典範──「循環經濟」。 談到「循環經濟」,你會想到什麼?劉李俊達向演講台下的聽眾們拋出這個問題。「大概就是資源回收再利用吧!」其中一位聽眾如此回應,其他聽眾點點頭表示同意。聽眾的反應顯然在劉李俊達的意料之內,但他肯定地表示:「...
環境經濟
,
主權兩岸
蔡穎杰
3 月 28,2019
販賣恐懼與台灣當前情勢
美國媒體專家Douglas Rushkoff說過下面這個故事。在2009年金融海嘯之後,許多陷入困境的美國中產階級,在走投無路之下,紛紛報名參加所謂的「財富展」。「財富展」通常會找來許多社會名流背書,包括前運動員、知名作家、經濟學家等等,在大型會場舉辦,塑造出樂觀、進取、人人發大財的歡樂氣氛,讓參加的民眾如同看到救命稻草,急忙在會場掏出幾百元美金,甚至上千美金購買第一手房地產內幕資訊、...
環境經濟
咻子
3 月 13,2019
【日本想想】不能忘記的311與帶來暖意的三陸鐵道、小海女、AKB48
東日本震災已過了8年,悲傷的情緒、遺憾的記憶仍存留在許多人的心中,但仍有一些充滿故事的角落,總是能給予慰藉。比如位於當年災區岩手縣沿地帶的三陸鐵道「谷灣線」,就要在今年3月23日全線通車了! 一條鐵路通車就能撫慰人心嗎?答案是肯定的。說起「三陸鐵路」,許多日劇迷一定會想起2013年時撥出的晨間劇《小海女》。故事開頭就描述女高中生天野秋(...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吳尚書
1 月 23,2019
【南洋想想】瀾滄湄公合作組織:中國對東南亞的水利外交
流經中南半島五國,湄公河(中國境內稱瀾滄江)可謂東南亞最重要的河川。基於水利、航運、漁業、治安等議題,已經有數個關於湄公河流域的國際組織相繼成立,例如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GMS)、 東協湄公盆地合作組織(ASEAN-Mekong Basin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MBDC)、湄公河委員會(Mekong...
環境經濟
陳怡秀
1 月 09,2019
【日本想想】質感高低誰來評斷?「觀光代言人」學問大!
最近台灣上演了一連串的「觀光代言人」爭論。資格標準何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重要度或在意與否也是因人而異,如何選人是一門學問,就算未被賦予實權,該者的形象、風評、言行,也會影響該城市或團體的形象,尤其若以「國際都市」自許,更是不可不慎。以下就分享一些我在日本所看見的「觀光代言人」們。 觀光大使或代言人大概可簡單分為「該市出身的名人」、「對該市抱有滿滿愛情者」、「原本就有大批粉絲,...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黃建榮
1 月 02,2019
【春風化雨】保護海洋可以從餐桌上開始:好魚慢食救海洋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是人人皆懂的道理,但是當學校的營養午餐只能吃到從國外進口廉價的柳葉魚、巴沙魚、鱈魚時,我們的下一代將會對海洋越來越無感,更不知何謂海洋國家、海洋文化;因為如果餐桌上都吃不到沿近海捕捉的海鮮時,也就更不會有想要認識海洋、保護海洋的動機和機會。 我國自2004年頒布「國家海洋政策綱領」,全國各級學校也從當年起開始積極推動海洋教育,至今已有十多年,然而海洋問題日益嚴重:...
環境經濟
邱陽
12 月 27,2018
停建輕軌是短利民粹,還是公共建設的遠見?
您希望您的家人和孩子有平安通勤回家的路嗎? 高雄市長韓國瑜一上任就宣布停建輕軌二期工程,說輕軌造成塞車爭道、反對建設論的人,可以去看看高雄點、輕軌好行社團,先了解高雄處於轉型的百年城市建設,要脫離工業都市,輕軌和捷運帶來的效益絕對是正面,可以疏通觀光客、方便學生老人去各地,並減少汽、機車車禍、減少排廢氣空汙、降低酒駕、還地給民,同時減少車流,增加大眾運輸工具搭乘,這是曾經住在國外的經驗感想...
‹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