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環境經濟熱門
環境經濟
薑餅人
12 月 28,2015
八里阿嬤的故事
朱立倫說他參選總統是聽了淡水阿嬤的建議。但其實並非所有阿嬤的心聲他都願意聽得進去。 我想起曾經在八里(淡水的對岸)兩位阿嬤的故事。她們一位已經是百歲人瑞,一位是她的養女,70幾歲的汪菊,在三年前,曾經新北市政府哭訴家園遭到徵收,但最後還是被迫遷了。 原因是八里地區要開發「台北港特定區」,必須徵收大片的農地。兩位阿嬤在那邊住了一輩子,有一棟家族世居的百年古厝,以及賴以維生的農田...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楊長鎮
12 月 27,2015
邁向「全球綠能共同體」──寫在巴黎協定之後
今天地球上還有呼吸的人,大概都很難活著看到《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巴黎協定》(以下簡稱PA)是否得以實現其目標。本月12日,全球195個締約方同意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目標是本世紀結束之前力保全球均溫上升不超過工業革命之前攝氏2度,甚至下探1.5度的可能。目標之「遠」大,讓我們沒機會檢驗,以致很難確認這是不是一個突破。 同樣在這個月,16日,《擴大資訊科技協定》(ITA2)...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李援軍
12 月 25,2015
農業和國家安全不能脫勾
飲食是人類一天當中所必須之事,無論是生理需求還是心理需求,飲食都是極其重要。飲食的來源,便是我們的農業、漁業與畜牧業,然而現今的餐桌已經不單純只是食物而已,政治角力與國家安全也是餐盤中的一份子,而在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浪潮下,我們的食物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 在自由貿易中,「農業」是各國在談判上角力爭鬥的重點,現代國家與企業都深知一個道理:「掌握了食物來源,便掌握了國家的命根」,...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詹慕實
12 月 18,2015
【政策想想】 蔡英文藥價政策──確保品質,切中核心
媒體報導蔡英文女士提議設置學名藥價下限,此議大概敲響了許多人心中對於管制的警鐘。由於蔡女士的藥價政策極可能成為未來的台灣政策,盼藉此文爬梳其可能的影響與理路。 據媒體所載,其具體內容為「第一 …… 藥品政策應該以藥品品質作為整個管理核心。…… 提升製藥品質的同時,也應保障藥廠獲得合理利潤。」[1]「學名藥的藥價政策涉及對外談判,會納入整體藥價考量,具體目標是讓藥廠有合理利潤,...
環境經濟
,
中國問題
林維熊、林修正
12 月 17,2015
「加入紅色供應鏈才能化解產業危機」根本是謬誤論述
上個月《中國時報》社論〈加入紅色供應鏈才能化解產業危機〉(2015年11月02日),認為台灣應該加強與中國關係,甚至開放中資來台併購,才能化解產業危機。我們覺得有很多錯誤的觀念需要批駁,以免因誤導,讓國家經濟走向錯誤的方向。 中國企業技術落後,中國政府為了扶持中國企業,組成中國產官複合體的紅色供應鏈。其企圖是以兩個策略來提升中國企業的技術水準,...
環境經濟
林宏燦
12 月 14,2015
聽說又有人要禁巴拉刈
忽然接到農藥店老闆的電話,他說「聽說明年巴拉刈又要被政府禁掉,你要不要買幾箱起來放著?」,當下才意識到,繼芬普尼之後,巴拉刈又要被那群非農業相關的學者,憑著自身的想像,卻妄想著指揮幾百公里外的農業生產現場。 近年來民眾的意識抬頭,許多健康、環保議題很容易成為鎂光燈的焦點,但在媒體追逐點閱率的今天,許多似是而非的論點也跟著氾濫。例如今年,在許多非農業相關的學者和民眾的慫恿下,...
環境經濟
,
財政金融
Mattel
12 月 14,2015
【島嶼邊緣】朱立倫朱隊友朱成績
選戰即將進入最後一個月,也終於有點溫度與火花。朱立倫聲稱拒絕抹黑的選舉,卻見蔡正元、邱毅等人用錯誤的地號、錯誤的土地價格、錯誤的土地買方攻擊蔡英文,不僅如此,攻擊蔡英文的網路黑函、坊間抹黑耳語不斷出籠,顯然朱立倫說一套做一套。 朱立倫抄襲蔡英文的政策卻又指責蔡英文的政策 若再回歸到政策面,也呈現朱立倫另一種扯謊風格。蔡英文自2015年4月起已經陸續公佈30多項政策,...
環境經濟
,
中國問題
周鉅原
12 月 13,2015
人民幣入籃的迷思
國際貨幣基金(IMF)於11月30日決定將人民幣納入一籃子貨幣,以計算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的價位。雖然最終決定人民幣計價的比重為10.92%,低於一般預期,但畢竟人民幣已經入籃,今後對國際金融有何影響,值得關注探討。 一國種貨幣要成為IMF一籃子貨幣有兩項條件:第一必須是主要貿易國家,第二是其貨幣必須是能自由使用(freedom of use)。...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張書森、陳映燁
12 月 08,2015
禁用巴拉刈減少自殺:韓國能,中國能,台灣呢?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日前提出「五大心理健康行動」計畫,第一項就是制定國家級的心理健康與自殺防治行動計畫,顯見防治自殺深受重視。然而,在所宣示的策略當中,似乎多數著重在高危險群,缺乏創造安全環境、效果普及所有國民的防治方法。 台灣在去年(2014)有超過三千五百人自殺身亡,是第11大死因,年齡標準化自殺率是11.8(每十萬人),稍高於全球平均值11.4,自殺防治仍有進步空間...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劉世忠
12 月 04,2015
【台灣與世界】 全球暖化下的傷心太平洋
這世界看似多采美好,多因人們不願面對現實的真相,那就是我們唯一共同擁有的地球早已奄奄一息。很多時候,人類總是在面臨大自然反撲之際,才能理解自己原來才是惹惱大自然的始作俑者。 當我們享受冷氣的舒暢涼意、開車的風馳電掣、污染廢氣排放的商業利益,地球也愈來愈擠、愈來愈熱、愈來愈不快樂。氣候變遷導致全球暖化的結果,北極快速融解的冰山讓海平面迅速上升。諷刺的是,這些由你我共同創造的原罪,...
‹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