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環境經濟熱門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飛天衝
11 月 01,2015
誰是能夠代言航空公司的咖?
台灣的國際航空即將砸下十億新台幣邀請喬治克隆尼拍攝形象廣告?無論是不是謠言,這個消息已然掀起話題,讓人津津樂道了。 在不斷推陳出新的大眾傳播領域,名人代言是可以追溯到收音機時代的一種品牌與行銷推廣模式。當為人熟知的臉孔與聲音,讚賞著某個產品或服務時,無論是粉絲或普羅閱聽大眾,通常會不知不覺的甘心買單。國際間,確實出現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熱衷於尋找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國際名流,或是影視巨星、...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陳德愉
11 月 01,2015
【內地想想】 台灣茶的存亡關頭
你常喝茶嗎?是一杯500CC的手搖茶飲,還是一斤動輒上萬的冠軍茶? 台灣的內需茶葉量一年40000噸,這樣的巨量,證明了茶葉早就貫穿了我們的生活。只要是台灣人,沒有不愛喝茶的。無分年齡老少,無分時間早晚,茶可以招待貴客、一人品嚐,也可以隨手解渴,更是我們招攬觀光客來台灣旅遊的項目。 我們是一個茶的國家。茶香美麗島。但是你知道嗎?享譽國際的台灣茶,現在已經瀕臨品牌破產了...
環境經濟
楊宏祥
10 月 27,2015
《柯P》你錯了:高房價才是臺灣經濟殺手
這幾年來,高房價、居住正義成為公民意識擡頭的熱門政治議題,執政者也在這二、三年陸續推出奢侈稅、不動產信用交易列管、房地合一稅等法令、政策,試圖回應輿論。但隨著一年多來房地交易漸趨冷清,房地產、建商、仲介業界不斷呼救的聲音,官場氛圍卻起了微妙的變化。從中央銀行彭淮南總裁放寬不動產信用交易列管,到臺北市長柯P喊出不打房的政策大轉彎,維持高房價似乎又成了保護房地產、建商、仲介業界、...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林志都
10 月 19,2015
社會寬容與經濟繁榮
2012年夏季我到西班牙旅遊,憑著在英文與西班牙文網站搜尋到的資訊,我來到在巴塞隆納南方不遠的一個海濱度假勝地希切斯Sitges。也許是因為台灣人不喜歡曬太陽或是其他我不了解的原因,當時中文網站上很少有此地的相關資訊,即使在外文網站裡這地方看起來像是頗受歡迎。 從巴塞隆納搭火車離開市區後,沿著紅土山崖蜿蜒鐵路的另一側就可以透過礁石與樹木看到面對蔚藍地中海的白色沙灘。...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賴怡忠
10 月 19,2015
TPP改變亞太經濟格局,對台灣的機會與挑戰(下)
不少人將TPP視為是美國對中國新圍堵政策的一部份,因此TPP談成,但RCEP是否出現還是未知數時,就認為美國對中圍堵佈局展現勝利。當然事實不一定如此,但中國內部也有不少人是這樣在看TPP的。 當然中國也有一派人主張,TPP是中國經濟改革的機會,因為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一個不進則退的關卡,利用TPP的外在壓力,可以對困頓於內部各種利害關係導致無法向前改革的景象,有個新的刺激與誘因。...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賴怡忠
10 月 18,2015
TPP改變亞太經濟格局,對台灣的機會與挑戰(上)
十月五日在亞特蘭大經過五天的馬拉松會談後,TPP(泛太平洋經貿夥伴協議)取得協議。現在剩下TPP十二國內部的追認過程。雖然TPP的條件遠較一般的自由貿易協定嚴苛,預期在各國的內部追認上會有一番苦戰。但TPP過了就是過了,只有何時取得所有國家追認的問題,不存在無法施行的狀態。由於TPP是個全新的經貿協議,遠超過一般性的關稅減讓與人員流動,還將各國內與貿易相關的法規一體化,...
環境經濟
奉君山
10 月 16,2015
先別忙著叫政府拚經濟,學著向哥斯大黎加看齊吧!
在馬英九還沒有用逆風高灰來刷新自己的恥力上限之前,人們朗朗上口的,是他在第一次競選總統時,提出的六三三「口號」(許願不算政見)。說要讓經濟成長率達到6%以上、失業率降到3%以下,年所得提高到三萬美金。 後來我們當然知道這口號都變成笑話,成了馬英九施政無力的佐證,遭到鄉民各種惡搞。惡搞歸惡搞,這個目標本身仍然是很值得拿出來探討的。當然,不是在「為什麼這些目標沒有達成?」的層次上,...
環境經濟
詹慕實
10 月 15,2015
台灣生技起飛 小心TPP資料專屬權流彈
報載TPP拍板五年資料專屬權。與台灣有何關係?以一句話含括,台灣暫時得以維持搭便車主義的國策。但觀其實質條文[1],隱憂浮動。 搭便車主義即使不是台灣的總體國策,至少已是台灣生醫政策變相鼓勵的圭臬。 醫藥發展本是一場患者權益與醫藥創新獲利之間的拔河。對內,台灣政策較側重患者權益,便難以大賺生技醫藥財;緣此限制,很難僅賴國內市場培養高水準,高獲利的生技醫藥產業。...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徐子軒
10 月 14,2015
TPP影響的不僅於經濟……
就在一片下柱疑雲裡,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創始國們締結了初步的條約,尚待各成員國國內通過。對台灣來說,這彷彿只是一件發生在異地的大事,雖然官方再度表示強烈渴望,但在面臨隨大選而來的政府換屆、台美中三邊的角力,都讓台灣參與TPP的可能性撲朔迷離,目前只能等待局勢明朗。不過,服貿和ECFA的殷鑑不遠,民眾是否該對TPP進行更多的了解與思考呢?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
環境經濟
,
政黨政治
許又方
10 月 12,2015
台灣何時解除海禁?
某回與台灣著名海洋作家廖鴻基先生餐敘,席間談到「海禁」問題,廖先生不無感慨地說,台灣四面環海,卻嚴禁人民自由地從事海上活動,連搭乘賞鯨船出海都得先「報關」,等同於出國;而全世界現在仍實施海禁的國家,只剩北韓與台灣。我聽完後甚感驚駭,什麼?一個自詡為民主自由的國度,竟與絕對極權統治的北韓對海洋「有志一同」,實在令人不敢置信。 台灣為何仍實施海禁?理由不外是「國土安全」考量。在過去「...
‹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