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文章分類
教育文化
教育文化
路惟舜
11 月 26,2015
陸生納健保有其必要
自2011年陸生[1]來台伊始,三限六不的討論就從未間斷。如今第一屆陸生已畢業,正是檢討過往規定的最佳時機,而近期因為國民黨強橫態度,而躍上檯面的陸生納入健保議題,在各大討論區都火花四射。 談到陸生就不能不提及中國因素,我們必須正視對岸是一個對我們抱有敵意的政治實體,但陸生卻只是個人,這個敵意的對象隨意套用到學生身上,是不公平的。我們應該用更成熟的態度去面對個人與政府的差異,...
教育文化
謝宇程
11 月 25,2015
【學與業壯遊】 制服爭議又被歪樓了!這次可不可以咬死議題,打破砂鍋談到底?
到底,學校有多大的權力限制學生穿衣服的方式?這個問題,可不可以談清楚? 我人生至今最後一次在公開場合哭泣,是在國中二年級的時候。那天大雨,穿一般的布鞋上學是一定全溼,之後穿著全溼的鞋襪上一整天課,不但不舒服,而且鞋襪超臭。當天出門前猶豫了好一會兒,我知道學校規定穿白布鞋,但下雨天應該不會禁止穿雨鞋上學吧?於是我穿著黃色橡膠雨鞋,穿雨而行,不必擔心溼腳,十分愉快,還有點故意地踏水灘。...
教育文化
許家瑋
11 月 22,2015
一場金錢買賣的技職遊戲
技職教育3.0於11月20日發布一則文章,大意是現今證照制度淪為升學、評鑑的工具,而非培養就業能力的一項指標,並以美容美髮科幾乎人人必考的美髮證照為例,訴說現今證照制度的問題。筆者身為高職生,看完文章充滿了無數感慨與無奈,何時,我們的技職教育淪為金錢買賣的遊戲了? 遙想三年前,筆者面臨人生第一個重大的抉擇──資訊科與資處科的選擇。成績滿江紅並對升學制度感到厭煩的筆者,打從國中剛入學不久,...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張昭仁
11 月 18,2015
印度之光映照台灣黯淡
微軟、谷歌這兩家世界最大的軟體公司,這兩年都由印度裔出任執行長,印度裔在美國傑出的表現並不只有矽谷工程界,去年印度裔贏得美國小姐,在電影、公共電視、電視主播,乃至全國性政治人物都可以看到印度裔的身影。曾幾何時,印度人執美國科技界的牛耳。新一代印度裔成為美國社會成功的代表。 這一切都得從三十年前談起,三十年前風靡一時的一本書《世界是平的》,其中提到「工作外包」。...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張哲豪
11 月 17,2015
公費醫師不能只用都市那套
近期醫學教育最大的新聞即是衛生福利部和各大醫學系合作復招5年500名公費醫學生,投入內、外、婦產、小兒、急診等五大專科人力。期待能在訓練完畢後,將公費醫師投入人力較為缺乏的科別以及地區填補。 筆者在今年和財團法人聯合醫學基金會史懷哲2.0計畫合作前往「台灣醫療的最後一哩路」台東縣達仁鄉進行為期六周的服務與觀察。該計畫補助13組醫學相關學生前往台灣各地區進行觀察與實踐,將於11/...
教育文化
謝宇程
11 月 17,2015
【學與業壯遊】 提倡創新和研發,何不從「打破授課常態」開始?──《大學的藝術》之十二
在台灣幾乎所有大學,大部分的課程都是長成這樣: 1. 由一個教師從頭上到尾,超過一個教師的很少,偶爾外請講者。 2. 每周上課一次,每次連上三節或兩節。(學生往往同時段修5-10門課程) 3. 延續一學期,也就是大約15到17周...
教育文化
,
國防外交
,
政黨政治
曾明財
11 月 14,2015
【眷村想想】 兩個政戰細胞
大學畢業前,多數男生報考預官役,最熱門的官科之一是「政戰」,限國民黨才能上榜。我有豐富社團經驗,加上唸大一時,美國宣布台美斷交後,立即熱血沸騰成為黨員,自認到部隊當輔導長最合適了,結果仍名列步兵榜單。 1982年底,先到成功嶺新兵訓,然後到高雄鳳山陸軍官校受訓三個月後,沒幸運抽中外島籤,分發新竹關東橋新兵訓練中心,擔任第一營第一連排長。 關東橋師部與旅部和第一營都設在同一場所...
教育文化
洪叡珊
11 月 13,2015
消滅歧視,台灣才會更好
近日在社群網站Facebook上流傳一部Youtube影片,是由網友「清醒夢」發布的「台灣台北捷運Taipei MRT Racist 標準種族歧視 妨礙名譽之公然侮辱事件」。內容在描述外國人「清醒夢」在和女朋友搭乘台北捷運時,被一名臺灣男子莫名且惡意地用言語攻擊,辱罵他是在國外受到歧視才會來到台灣,不停對「清醒夢」和他的女朋友做人身攻擊。看這這部影片被網友氣憤地不停分享,...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曾明財
11 月 07,2015
【眷村想想】 師生情緣──國中恩師入夢來
羅指南先生是我國中導師,湖南人,空軍上校退役。三年求學期間,他照顧我最多,影響也最深。 羅老師是我們一年九班導師,教數學。當年他60歲,平頭白髮,臉色紅潤,身體和精神都好,帶領著我們這群剛進入青春期的毛頭小子。 開學日選班長,羅老師請國小曾當過班長的人舉手,我四年級以後就沒當班長了,一直掛副班長,但國小同窗老文還是大聲推薦我,最後總共有五位候選人。...
教育文化
謝宇程
11 月 03,2015
【學與業壯遊】 流行音樂系是名堂還是靈藥?——《大學的藝術》之十一
據報載,有幾個學校在明年將成立流行音樂系,成立不久的「流行音樂產業系」在這幾年也是學生選系的熱門。 今日,英美兩國和幾個歐洲國家,能把他們的流行音樂產業推往全世界,跨越語言隔閡;日本流行音樂在東亞素有實力,而南韓近年來成為後起之秀。台灣雖然流行音樂起步甚早,也曾經極為耀眼燦爛,現在卻呈現頹勢。 台灣只有周杰倫、張惠妹、五月天等較資深歌手在華人圈還有較廣的知名度,要能有跨國境、...
‹
…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