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業壯遊】 提倡創新和研發,何不從「打破授課常態」開始?──《大學的藝術》之十二

友善列印版本

在台灣幾乎所有大學,大部分的課程都是長成這樣:

1.     由一個教師從頭上到尾,超過一個教師的很少,偶爾外請講者。

2.     每周上課一次,每次連上三節或兩節。(學生往往同時段修5-10門課程)

3.     延續一學期,也就是大約15到17周。

4.     學分數侷限於二到四之間(看每周上課幾小時)。

很少人發問:為什麼一定是這樣?可不可以不是這樣?會不會有更好的模式?當然,「很少人」之中,有一個是我。因為從許多人的經驗中可以看出,這樣的教法不一定良好,不見得合理:

1.     同一個時間修五到十門課,對任何一門課,往往都缺乏深思與探究的時間,思考不斷轉換的結果,每門課都是沾醬油,學習效果不佳。

2.     學分應該反映課程的分量與對學生的重要性,而不是授課時間。重要性的差距,往往也不是二到四之間,應該拉出更大的級距。

3.     一門課由同一個教授教,往往會缺少多元見解。記得我在讀總經課的時候,梁明義教授教凱恩斯學派,另一門課只學得到貨幣學派,學生被迫二者擇一。

只在台灣內部看,可能會以為這樣的課程形式是唯一可能的形式。這當然是狹隘目光造成的偏差理解,如果了解世界各地大學的運作,其實排課的形式可以相當多元。

以下,舉烏普撒拉大學〈行銷、組織,與國際企業〉課程,以及英美大學作為案例,說明教學安排多元彈性的可能性:

建立短期課程模塊,減少同時間修課數量

在烏普撒拉大學,〈行銷、組織,與國際企業〉這門課程總共六個星期,每星期上課三天,而上課之外是學生密集的閱讀、討論、準備報告與作業。因為這門課是非常受重視的課,課程內容也非常豐富,所以它的修課方式是「全時間學習」,學生在同時不修其他的課程,全心學習這門課程,心力不被分散、打斷。

在英美頂尖大學,同時間只修一門課並不常見,但是也遠不會像台灣學生選這麼多課。以哈佛來說,同時手上有四門課是常態;以劍橋來說,同時給學生的必修(選)課程也不會超過四門。在哈佛,開半學期的課程,也就是所謂的half course也很常見。

每門課可以有多位教師協力授課

在烏普撒拉大學,〈行銷、組織,與國際企業〉這門課程分成三部分,各是「行銷」、「組織」、「國際企業」,每部分各由兩個老師負責。一門總共六星期的課,共六位老師負責,在共同討論之後,各負責最擅長的內容,但傳授一個整體知識架構。

這樣做,可以讓教師之間將不同的視角和專才融合,幫助學生對某一課題發展更全面的觀點及理解。這樣的課程安排,也將助益不同領域教師之間的互補、溝通、拓展視野。

這樣的模式在台灣很少見,但在英美並不奇怪。例如在史丹佛的設計學院,每門課通常有兩位分屬工程領域和商業領域的教授合教,他們常常辯論,也激發學生討論。

這樣的模式在英國許多大學其實是通例。英國大學有許多課程,都不是由一位教授從頭上到尾,而是由一個教授當課程召集人,整合數位教授的力量,一起教一門課。這樣的方式,往往能確保學生得到較多元的視角與見解。

每門課的上課時間、學分數,都應依實際需求設計

在台灣多數大學,每個禮拜的什麼時間上什麼課都固定好,基本上一門課大概一個禮拜二小時到四小時,學分數也是2-4學分,這樣的「常態」框限,不是在每個國家都存在。

瑞典的大學教師有權(也有責)依授課的內容、重要性,判斷總授課時數以及學分數,限制比台灣少得多。例如,烏普撒拉大學〈行銷、組織,與國際企業〉,是安排給企業管理學系大三學生最後一學期上的課程,這一門課就有15學分,佔六星期的時間,很難計算它上課的時間總共多久。

英國大學學分制度也與台灣迥異。一般畢業學分是360學分,一個科目學分可能是7.5學分、15學分,最多也可能90學分。科目學分和上課時數無關,而是和重要性與學生該投入的努力程度有關。一門學分很高的科目,可能上課時間很少,但學生自己要投入大量時間探索研究;一門學分很低的科目,卻可能上課時間很多,但學生聽課就好,不必投入大量時間。

教師自行設計最有效的教學節奏與方式

〈行銷、組織,與國際企業〉這門課時間安排方式如下:

星期一,老師上午先就該周主題進行一個介紹演講,之後給學生一個小型作業,學生們在當天四點前要將作業完成,進行簡報,並且得到老師、同學的評語及回饋。

星期三是討論課,每班六個組,輪流擔任討論的主導者。在學生們偶爾失焦,或是抓不到討論重點的時候,老師會介入稍微引導,讓討論維持深入而有效。

星期四是兩小時的演講課,老師會綜整同學們的問題、作業、同學們討論的內容,加上老師自己對該主題的知識,為該主題描繪完整的圖像。

在這樣的修課密度之中,學生可以更專心投入一門課的深入思考研究,這更符合某些學習理論及研究。

在台灣,我還很少看到哪一門課是用這麼慎重的方式設計。現在台灣的大學裡,常常喊「研發、創新」等口號,我期待,研發和創新,就從教師的課程設計開始吧!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