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守護台灣》─ 台灣人的真心話

三月三十日,法國有四個城市與台灣同步舉行《守護台灣》的活動。那日,在巴黎的人權廣場集結了五六百人,聚集了不同國籍的外國朋友努力為台灣發聲,以台語、漢語、德語、日文、英法語等告知國際朋友台灣民主的危急存亡,當天現場也與台北立法院網路連結,異鄉遊子相約一起守護咱的台灣。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打狗吹水】播種從反省開始:太陽花下論NGOs

那夜,太陽花決定要「出關播種」後,大腸花便幹聲連連以相送。其中幹譙聲中,黑箱議場決策、法西斯般的糾察、切割323與公投盟…等等,都指向帆廷二人背後那個「黑箱」般的NGOs。於是,「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頓時變成了「不良組織」( No Good Organizations),委實諷刺。
 
 
但不論反服貿運動過程中的各種利弊得失,既已選擇「出關播種」,那就必須種下基本又進步的種子,培養批判性的公民,讓公民隨著思想深度的提升,也進一步深化公民的政治覺悟。唯有如此,方能避免NGOs又再次扮演「寶爸或寶媽」的捻屎把尿,替媽寶般的公民考慮到無微不至,並體貼到「把群眾帶出來,就必須安全地把群眾帶回去」,好像公民都沒有主體性跟自主性,好像學生或公民激動了、衝撞了、不再媽寶了,便是有人煽動云云。那「NGOs」究竟是啥米碗糕呢?!
 
非政府組織or 不良組織?
 

希望有一天

希望有一天:充滿喜樂的臺灣
 
「我隱隱地看到一個充滿喜樂的世界,在那裡心靈得以擴展,希望無窮。」
                                                                                                              ---- 羅素
 
 

【能源思考題】(十七) 最便宜的能源:節能

談到能源,大部分人總有一種迷思,就是以為能源只有供給面,認定在電力方面,能源策略就是發電,不是用這種發電,就是用那種發電,事實上,電力是供需平衡,最好的能源,既不是風能,也不是太陽能,而是節能,根本不要用電,比任何發電更好。
 
圖片來源:維基圖庫。
 
說到節能,大部分人又有一種迷思,以為節能就是什麼電器都不用的亞米許主義,或是隨手關燈、拔插頭這種作法,這叫「行為節能」,只是眾多節能方式的一種,事實上真正的節能並不是不用電器,而是以更少的電,達成一樣的效果,也就是更有效率,台灣人朗朗上口的「產業升級」,就是要產業生產更有效率,但卻不曉得節能就是產業升級的一環,以為節能就是把整家工廠關掉,對節能完全無知,而產生莫名的恐慌與排斥。
 

【時事想想】民進黨的期中考題

蘇貞昌、謝長廷相繼宣布退出民進黨黨主席選舉,除了代表美麗島世代與太陽花世代交替,而接下來確定擔任黨主席的蔡英文,有許多急迫需面對的問題和挑戰,筆者很好奇對於棘手的障礙,蔡英文是否會選擇視而不見,以拖待變?
 
圖片來源:新唐人新聞
 
首先是中國事務部在過去兩年幾乎毫無作為,2012年的總統大選,民進黨敗選,中國因素無疑是重要的一環。人民渴望知道民進黨如何在台獨黨綱以及和對岸對話中尋求一個平衡。除了2012年提出的較為空泛的台灣共識以外,蔡英文打算怎麼凝聚共識?有沒有考慮在2016年前,能以在野黨主席的身分,向民間尋求共識?在2016年之前,示範在這個共識之下,中共是否願意開啟對話?
 

【時事想想】救救馬英九 特赦林飛帆(們)

二OO七年六月廿一日,因著陳前總統的一紙特赦令,入監服刑一年四個月的「白米炸彈客」楊儒門重獲自由,此前他被以觸犯「槍砲彈藥管制條例」與恐嚇罪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事隔近七年,太陽花學運撤離議場後,檢警偵查馬不停蹄,又對外透過媒體聲稱林飛帆、陳為廷被告發毀損、妨礙公務等十九罪,相關人士若難逃起訴命運,勢必將掀起一波劇烈的司法攻防與民間聲援行動,此情此景,是否與楊儒門案似曾相識?
 
圖片來源:網路
 

太陽花盛開時,我在北京

為了抗議黑箱服貿,學生佔領立法院,啟動了台灣近代最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從最開始的攻入、外場公民自發的組織,台灣的人民不斷寫下民主化歷程的新頁,我也和夥伴們不斷努力著,主持也好、協助糾察也好,希望為這場運動盡一份心。
 
但是,佔領立法院到了第二個星期,碰到半年前就計畫好的行程──赴北京大學醫學部參加兩岸醫學生論壇──在龐大的罪惡感和對夥伴的不捨下,我暫時離開了運動,並暗下決心,一定要仔細的將中國,這個我們抗拒著的巨獸之面貌,仔細記錄下來。以下就是我的心得。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充滿矛盾的城市、國家
 

太陽花落時 寶島之春開始

任何言語和文字,都無法決定正義發聲的方式,也無法掩飾我們失去它的時刻。
 
2014年3月18日,學生攻佔立法院,接著,來自台灣各地的大專院校學子、知識份子與公民團體,在短短半個多月時間裡,掀起一波波震撼台灣人心、大破歷史常格的學運狂潮。名為「太陽花」的學生反服貿抗爭,透過網路傳播的驚濤巨浪在台灣、乃至全世界遍地開花,而政府對3月23日佔領政院行動的暴力鎮壓所釀成的330全國50萬人包圍凱道,更打破台灣街頭運動史的紀錄。
 
同時,太陽花學運也是台灣首度真正具有全球同步格局的街頭運動,它不只藉網路微型遊擊戰引發全球台灣留學生、僑民的同步參與,也引起世界各國媒體前所未見的強烈關注。更重要且弔詭的是,如此具有「全球化」特質的學運,其實卻必須被置入近來包括烏克蘭、南韓在內等地區的反全球化經貿區域整合紛爭的框架來看:這些針對區域貿易協定的抗爭反映了同等強烈的反均質化訴求。
 
政治和空間環境的去核心化
 

【週二想想】台灣政治學研究的崩壞

2006年,紅衫軍上街頭抗議,我那時在當兵,每天除了安官桌之外沒什麼地方可以去,只好發憤圖強,認真唸書,希望可以從理論中找到有關保守主義對民主反撲、或者新興民主政權本身因為腐敗問題而崩解的依據,以及對於民主深化可能性的解決案例。Samuel Huntington在《第三波》中談到的民主鞏固問題、Robert Dahl在《民主及其批判》中對民主制度的自我反省、Ian Shapiro在《民主理論的現況》中針對審議民主的批判,以及Arend Lijphart在《多元社會的民主》中提出聯合民主(consociational democracy)概念,都給當時對於現實環境極困惑的我很多啟發。
 
過了這麼多年,經歷了Huntington對於「兩次輪替」的形式鞏固,哲人已逝,台灣民主深化的進程卻感覺在倒退嚕。幾週以前,學生們佔領議場,並得到大量群眾的支持,這個情況在世界上被認為是民主國家的地方可說是絕無僅有,但幾週過去,評論文章汗牛充棟,有談世代、有談認同、有談階級,也有談經濟,卻好像沒看過幾篇來自政治學界的理論分析。偶有,要不然就是狗頭軍師式的建議總統行使緊急命令權,要不然就是倒果為因的憂心代議民主因此崩壞的文章。
 

【週一想想】黑潮能否帶來信任?

「黑潮」是北太平洋西岸的暖流,黑潮將熱帶溫暖的海水帶往寒冷的北方海域,從菲律賓開始,流經台灣,再沿著日本往東北向流,與親潮相遇後匯流成北太平洋洋流。

(溫暖的黑潮,抵銷了來自北方的中國大陸沿岸涼流的影響。圖:網路

因為黑潮的流速快,可提供迴游性魚類快速便捷的路徑向北前進。此外,黑潮在抵達台灣南端時,黑潮下層海水向上湧升,將海中的營養與鹽份帶到海面上,吸引魚群匯集,形成一個優良的漁場。因此,台灣漁民在黑潮的流域範圍,不僅可以捕捉到迴游性魚類,也可捕獲養分所吸引而來的魚群,以及其他因迴游性魚類所吸引而來覓食的大型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