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想想】民進黨的期中考題

友善列印版本
蘇貞昌、謝長廷相繼宣布退出民進黨黨主席選舉,除了代表美麗島世代與太陽花世代交替,而接下來確定擔任黨主席的蔡英文,有許多急迫需面對的問題和挑戰,筆者很好奇對於棘手的障礙,蔡英文是否會選擇視而不見,以拖待變?
 
圖片來源:新唐人新聞
 
首先是中國事務部在過去兩年幾乎毫無作為,2012年的總統大選,民進黨敗選,中國因素無疑是重要的一環。人民渴望知道民進黨如何在台獨黨綱以及和對岸對話中尋求一個平衡。除了2012年提出的較為空泛的台灣共識以外,蔡英文打算怎麼凝聚共識?有沒有考慮在2016年前,能以在野黨主席的身分,向民間尋求共識?在2016年之前,示範在這個共識之下,中共是否願意開啟對話?
 
其二、五都大選在即,除了民進黨自家推選的候選人以外,蔡英文能否站在最大在野黨主席的高度,去衡量什麼是對人民有利,而並非只是單純考慮怎樣對民進黨有利,納入其他非在野黨的候選人共同加入公平的初選機制。單純以民進黨籍做為第一優先條件,是黨意凌駕於民意的重要表現。
 
其三、蔡英文2012年的敗選,有另外一個因素就是不分區的提名名單是個分贓政治,包含了各大派系領袖,還有萬年總召柯建銘。不分區本身是用來保障專業的社會人士能夠進入國會為國家效力,而不是用來保護政治人物不必經過選舉的檢驗。蔡英文能否提出讓人說服的不分區名單,首先就先看這兩年搞出會計法,關說、黑道入黨的柯建銘,能否被拔除不分區的位置,做為指標。另外是否願意禮讓部分名額給非民進黨人士,比如黃國昌、姚立明,顯示出民進黨的確是對人才開放的。
 
其四、蔡英文能否修改黨章,「若擔任總統,則不可擔任黨主席」。前車之鑑分別就是扁馬兩政府,分別以黨主席的身分控制黨的提名權,並用以壓制同黨對於執政當局反對的聲音。這在自稱為民主成熟的台灣來說,是一大諷刺。
 
其五、民進黨除了對於中國的政策外,對內是否有具體的目標或政策。能夠從五都選舉以後的執政縣市實踐。比如蔡英文經常提及的國是會議,能否先從執政縣市開始,讓各地區民眾開始可以嘗試加入地方政治的改良或建議。讓人民相信國是會議是能夠解決國家問題的一個有效的手段。
 
未來兩年對於台灣來說非常重要,也是影響民進黨執政的重要關鍵。台灣的民主正被中國大陸箝制住,在這兩年民進黨必須意識到是民主的存亡時刻,而關鍵就是能否說服人民重新對這個政黨的信心,力量一分散就無法對抗對岸這頭巨獸。而第一步,就是黨主席讓人相信,他的確是個民主且進步的政黨。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