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晷之南】為了保衛那枚勳章的尊嚴——永井荷風

前言:作為日本唯美文學代表性的作家,永井荷風(1879-1959)深刻反映著兩種近乎矛盾的文學異質風格——對於法國文學中浪漫自由的熱愛,另一方面,他在其細膩精微的筆觸中,不加掩飾地流露出對於昔日江戶文化的緬懷。

在批評家看來,荷風所謂的文學藝術至上論,其實並不徹底,因為表象的浮現多於本質上的突顯,尤其他對於時代社會和政局變動總是漠然看待,一味著墨於小說主角進出下町的花街柳巷,狎妓伴遊的細節生活。面對這種批判聲浪,他並未正面還擊,依然以此為寫作的進路。然而,他果真如批評家所言,僅只耽溺在東京郊外情色冶蕩的淫窟裡,遊走於文人的低級趣味,而不願舉起正直的筆尖揭開明治大正昭和時期各種惡俗偽善的面具?

文明衝突與作家心路歷程

【新書推薦】我城存歿:強權之下思索自由

書名:我城存歿:強權之下思索自由

作者:張燦輝

出版社:左岸

出版時間:2022/7

參考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28625

台灣版前言

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於成也。存,吾順事;歿,吾寧也。

多年前戲寫了張載〈西銘〉最後幾句,掛在家牆上,自勉之。本以為到了耄年,退休之後應該多陪家人,玩孫為樂;多讀書,攝相奏刀刻章,飲酒聽音樂;與妻和好友旅遊天下。晚境便可逍遙渡過。「存,吾順事;歿,吾寧也。」我不懼死亡,在世日子活夠了,便可安寧離世。

張燦輝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及研究院畢業,德國佛萊堡大學哲學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系主任。主要研究現象學、西方哲學、愛情哲學、死亡哲學。任教中大哲學系時規劃兩門通識課程:「與人文對話」和「與自然對話」,引導年輕學子思考生命,在校園引起熱烈迴響。著有《異域》、《生死愛欲I:從希臘神話到基督教》、《海德格與胡塞爾現象學》等。

【老番講古】「六十石山」地名的野生思考

花蓮連震,希望一切都於小災後再回歸平安日常。歷史研究者的眼光中,臺灣體質原本不健壯,外界風災震災、強權覬覦,古今不斷,能存活且傑出迄今,卻是我們的美好傳統,這是論述臺灣文化特色時,要大講特講的。

這次花蓮之震,也震出相關地點「六十石山」要如何念。一方舉觀光局的資料說這裡「一甲地可以收成稻米六十石」,主張國語要唸成「擔/担(tán)」,另一方則認為照字念作shí。老番的意見是:若觀光局有收錄此資料,則表示那裡以前田園(甲數不知)的租額是六十石(6000斤),日本時代地名標音:Lak-chap-chioh應無誤,若用國語念,是shí才對。

【野球人生】許金木、麥克林登與浪得虛名的世界棒球排名第二(七)

不好意思,這個系列的結尾寫得有點慢,一個可以說到天荒地老的主題,要用七篇文章總共一萬多字來給一個輪廓,真的不太容易,所以我們盡量以討論一些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賽事的方式,提供朋友們一個思考的方向。

話說世界棒壘總會(WBSC)的U12世界盃今年繼續在台灣開打,一如往常的,開打前喊著留下冠軍的聲音此起彼落,儘管只是少棒,教練們、選手們無不背負著龐大的壓力,我國代表隊先對馬拿馬險勝(最後一局再見安打),隔天在延長賽輸給委內瑞拉,這些以前因為刻板印象讓國內很多觀眾有點看不起的國家,今年我們打起來都很吃力。除此之外,今年的美國代表隊超強,連日本隊遇到美國,在最後一局都會被拉開比數,只經過半局(六上),比數瞬間從7:6變成21:6,日本都被打成這樣,實在很難想像。

倫敦諾丁丘狂歡節:台灣地方首長選舉可以學到什麼?

有趣的是,「街舞」(street dance) 成為了台灣選舉的熱門行程,為候選人展現與年輕人在一起的方式喔。「街舞」,廣義為在馬路或廣場上等非正式場合,隨音樂而起舞。但約至1980年代,漸有了特定的指稱:美國黑人區的年輕人所發展出來的,一種在街道上發洩情緒的運動,演繹成的時尚文化,如: breakdance (霹靂舞)、locking (鎖舞)、popping、waacking等,其發展與嘻哈 (Hip-hop)文化和說唱 (rap) 音樂,連成一氣。不論是廣義或狹義,這些在街頭上起舞,都有一個特色:爆發力特強,且經常舞鬥。

說起「在街頭飆舞」,莫過於倫敦的諾丁丘狂歡節 / 嘉年華會 (Notting Hill Carnival)。台人似乎都聽過狂歡節 / 嘉年華會,也許很嚮往,甚至已參加過,但背後的種族衝突,一路走來的堅持,如何從仇恨轉向文化的歡慶,少為人知。筆者覺得這值得族群衝突的台灣,學習更開放更包容的態度,特別是近日來的地方首長選舉,是否可以期待某些城市的候選人,有這樣的眼光、創意與魄力,提出屬於該城市的嘉年華會之藍圖,融合族群,走向國際?

【新書推薦】不只是房子:社會住宅城市生活新關係

書名:不只是房子:社會住宅城市生活新關係

作者:劉柏宏(現任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理事長,歷任教於中原景觀學系、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7月20日

參考連結:博客來


推薦序:「社會住宅跟您想的不一樣!」透過本書與您一起體驗社會住宅新生活,共探城市發展新面貌!

「社會住宅跟您想的不一樣!」

邱英浩

臺北市立大學代理校長(市政管理學院城市發展學系專任教授)

【國民黨的極權時代】極權下的海報叛亂與廁所革命 ——廁所革命的叛亂案例

貳、廁所革命

在抽水馬桶還沒普及的年代,無論是私有或公用的廁所都很簡陋,使用木造形成私密空間,公用廁所如果沒有專人清洗,衛生環境普遍很不理想,而且常常變成公眾在那個私密空間內塗鴉的場所,因為是私密空間,所以塗鴉就毫無顧忌,內容五花八門、無奇不有。

一九八○年代,這類塗鴉還曾被文學界戲稱為「廁所文學」,到了二○一九年,國立台灣文學館更布展了一次「廁所文學展」,宣告「廁所,雖非大雅之堂,卻是每日必訪,以致愛恨情仇特別多」;不涉政治當然無妨,但是,在蔣家王朝極權統治時代,卻專挑廁所內的政治文字炮製叛亂案件,受難案例罄竹難書,本章節鑑於極權政權窮凶惡極肅殺的作法,故以「廁所革命」為題,並依第壹章的分類,將軍隊中、民間的分開試舉代表性案例。

一、軍隊中的案例

(一)謝東榮廁所叛亂案,又涉入泰源叛獄

一九六六年二月間,陸軍裝甲兵第一師田中埔尾營區的廁所,被發現一塊牆壁木板上有「反動文字」,是用原子筆書寫「軍隊是人民公社,所以大家要忍耐」等字,師部遂進行全面大清查,篩檢平時言行有異的可疑官士兵,認為經常發表不滿言論的砲兵第一營二連下士砲手謝東榮(嘉義市籍,一九四三年生)嫌疑最大,於是,於同年四月四日將他逮捕,由該師反情報隊進行初步偵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