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事生非】荷蘭博物館的轉型正義(上):東印度公司——償還掠奪而來的藝術品

你曾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裡,盯著古埃及的木乃伊、羅馬帝國的波特蘭花瓶(Portland vase)、或明永樂的藍白瓷抱月瓶,隱約聽見這些古文物發出「我是誰?我在哪裡?……」的吶喊嗎?又或,你是否曾在散落於歐美的多家博物館中,瞥見貝寧王朝(現奈及利亞)世代珍傳的貝寧銅器(Benin bronzes)的蹤跡?荷蘭也有一系列建於十九世紀的文化機構――例如握有 139 件貝寧銅器的萊登民族學博物館(Volkenkunde Museum)――趕上當時歐洲因帝國主義侵略和海外殖民興盛,多方創立民族學、人類學博物館的風潮,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文物和藝品。

【老番講古】澎湖的文獻學與結構聯想

此次在澎湖考察遭到中斷,未能順意調查,但依然有和洪進業小兄稍談之澎湖歷史學角度研究。在此稍作介紹:

目前澎湖歷史研究,似乎傾向認為現代澎湖人祖先,多為十六世紀末或十七世紀才遷來定住。文獻屢言宋、元的澎湖居民,到了大明「洪武五(1372)年,以居民叛服不常,遂大出兵驅其『大族』徙置漳泉間」,一直到萬曆二十(1592)年,「倭犯朝鮮,哨者云將侵雞籠、淡水,於是議設兵戍險」,才開始又有人居住。1372~1592年長達220年之間,澎湖是「廢巡司而墟其地」的無人之地。

【日晷之南】如何安放焦灼的靈魂——夏目漱石

前言:每個國家的經典作家作品憑其光環,多半能跨越國境的界限,傳送到讀者的視野裡,繼續發揮著強力的影響力。而基於崇拜名人的普遍心理,捧讀其作品的海內外讀者,便以這個譯本的內容來建構經典作家的生涯和形象,不怎麼在乎其文本中的人物表述,是否等同於體現作家的真實人生?由此而言,如果懷疑派的讀者想挖掘得更多,那麼詳讀作家家屬及其同時代朋友的回憶,的確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我們驚奇的發現,從私人生活史的觀點切入,可以有效呈現出日本國民作家夏目漱石(1867-1916)最真實的生活側面。

妻子眼中的大作家

【影像內外】「八萬農業大軍」外一章:未曾上映的電影《大地的呼喚》

電影史的研究,就像歷史偵探,發現疑點後設法找尋各種線索,拼湊全貌。

寫作前一篇專欄文章〈《砂之器》的台灣之旅〉時,查找到《聯合報》1989年8月2日〈總統與電影〉的專文,作者是時任該報記者的藍祖蔚老師,文中介紹李登輝前總統喜愛的電影。筆者深覺這篇報導極具價值,因為關於李登輝文化修養的討論,多集中在台北高校時期以來的博覽群籍,乃至對古典音樂的喜愛等。至於電影,極少被討論。

〈總統與電影〉當中提到李登輝喜愛《砂之器》,他認為日本警察鍥而不捨的辦案精神,值得全國警察一看。該文也提到《桂花巷》,李登輝與影評的看法有一致之處,顯見對電影有相當的鑑賞力。不過,這篇報導中也提到一部筆者未曾聽聞的電影《大地的呼喚》,僅知是台灣省電影製片廠(台影)製作,因是關於農村生活,農業專家出身的李登輝頗為喜愛。

【勵馨想想】艱難的申訴之路——職場性騷擾被害人的經驗與難題

《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和《性騷擾防治法》是規範性騷擾的三部法律,其中與職場性騷擾密切相關的就是《性別工作平等法》,這部法律訂定了職場性騷擾的定義和雇主的防治責任,實施至今近20年。然而,勵馨協助被害人的過程中,仍然看到職場性騷擾有如沉重黑幕,籠罩著被害人,即使被害人付出大量的努力,依然難以徹底地掀開黑幕、揭露真相。

雇主未必有確實的調查與處置

「被性騷擾後,我向工作單位提出申訴,但雇主卻要我留職停薪,而行為人卻可以正常上班……」

鍾予晴

勵馨基金會 公民對話處倡議組專員

【影像內外】《砂之器》的台灣之旅

近日,國立台灣文學館開始展出的「遺留下的指紋:松本清張與台灣推理小說主題書展」,與日本北九州的松本清張博物館、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兩館三地同步進行展示。

1909年出生的松本清張,前半生清苦,正式學歷也只有小學,生活就是不斷奔走以求最起碼的溫飽。在他55歲時所寫的回憶錄《半生記》當中,可以看到底層生活的煎熬與辛酸。1952年他的小說〈某《小倉日記》傳〉獲得芥川賞,一直以來始終懷抱作家夢的他,終於在43歲這一年看到曙光。1956年開始,專事寫作,《點與線》、《零的焦點》等問世之後,成為暢銷作家。松本清張被稱為「社會派作家」,亦即他對社會特別是握有權力者有強烈的質疑,這與他的底層生活經驗不無關係。1960年到1961年在《讀賣新聞》連載,而後於1961年集結出版的《砂之器》可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國民黨的極權時代】極權下的海報叛亂與廁所革命 ——塗鴉、海報、傳單的叛亂案例

極權統治下白色恐怖之可怕,不僅是參與政治活動者有隨時繫獄的危險,更且是在於人人動輒得咎,只要不信仰三民主義的教條,不支持以蔣介石為最高領袖的造神運動,以及觸犯黨國所訂下的法西斯邏輯:「批評國民黨就是反政府,批評國民黨政府就是不愛國,就是叛徒」等等,另外,思想左傾或同情、支持共產黨就是匪嫌或匪諜,只要犯了任何一項,每個台灣人民都可能被逮捕、拷打成叛徒。

【聽那些女孩唱歌】旖旎織錦,璀璨閃亮的懷舊珠寶盒──卡洛.金Carole King

南西.裴洛西於8月2號晚間旋風式造訪台灣,意義深遠,她以民主黨人的身分,2001年成為史上首位少數黨女性黨鞭,2003年成為眾議院少數黨領袖,是民主黨歷來最為自由派的少數黨領袖,更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眾議院議長。

而另一位和她同輩的女性著名人,湊巧也是活躍的民主黨人,那就是在1970年代,開啟女性創作風潮、享有極高知名度並影響對全球流行樂壇造成深遠影響的卡洛.金(Carole King)。

【勵馨想想】一場關於「買」保險套的幽默實驗

你用過保險套嗎?保險套是怎麼樣出現在你手中的呢?

每次當我跟妹妹們(aka服務對象)在聊天時,我的心裡都很想問她們:你們買過保險套嗎?幾歲去買的?在哪裡買?買之前有過功課嗎?在貨架前仔細挑選想像螺旋顆粒超薄的感覺?還是就快速拿一盒最常聽到的那一盒就走了?

我是一名生理女性,一名非預期懷孕青少女服務的社工。因為工作需要、因為本身好奇,曾去台東的藥妝店觀察保險套、指險套、飛機杯等擺放的位置數量材質,以及購買人的表情動作…我發現因為工作而買的坦蕩蕩心情與為了做愛而買的忐忑,是完全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