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思新媒體的產業策略:「黨政軍退出媒體」對民進黨的時代意義

一個月前,遠傳宣稱以債權方式,而非投資入股方式,取得中嘉經營權。手法新、手筆大,輿論譁然。天下人都知道,這個創新的財務架構是為了迴避「黨政軍退出媒體」(簡稱「三退」)的法條,只有主事的通訊傳播委員會裝作不知道這筆台灣最大有線電視網易主的交易。

事實上從十二年前此法條載入廣電三法以來,每兩三年,就發生大公司往媒體發展碰到「三退」障礙的事件。通傳會(NCC)也都一貫以愛莫能助的態度,坐看媒體多元化發展觸礁;或者聽憑老闆個人投資,媒體私有化;或者就像這次,靜待財務工程師表演,把政府資金進入媒體的交易變不見了。十年來,四場媒體轉手大戲,每次都引發一陣陣婉惜聲夾雜幹譙聲,然後,一切又歸零。

「三退」引發的戲劇化事件次次無冷場,可說是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政治改革知名度最高的法律成果。然而,革命性的立法,難免也會有過於崇高的革命理想。

因而,在幾度戲劇化是件中,總會聽到婉惜的聲音:「這個法律會不會太極端了一點?」 解鈴還須繫鈴人,民進黨諸賢,身為當初立法的主力部隊,要不要來聽聽這越來越強的婉惜聲?

【開往台灣的慢船】中華台北,長日將盡

去年11月,為了聲援占中50天的香港民主運動,台灣年輕球迷在東亞盃足球資格賽出戰香港時,在場邊撐起黃傘、舉起「我要真普選」布條。儘管引發「爭議」,這個事件卻為台灣運動迷在運動場合對「他國」情勢作出政治性關注、聲援和宣示,樹立了難得的例子。(參見「捍衛中華民國,從球場開始吧 」)

【政策想想】 勿落入馬政府「徵兵vs.募兵」的政治陷阱

「國防、外交、兩岸」是總統的主要職權。但是「國防」這個政策主張卻往往又是我們總統候選人在選舉期間最感陌生、而選民最感疏離的議題。為了避免在野時資訊不足的窘境,不少總統候選人往往挾洋自重的求助於國外專家的意見與規劃。

如果國外的政策經驗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檢討而全盤移植台灣時,往往會對具有鈍重性與慣性的國防政策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例如,馬英九在野時聽從麻省理工學院舒維都教授的建議,上台後獨斷取消台灣施行多年「徵募並行」的兵役制度、罔顧現實的強推「全募兵制」,其結果便是陷台灣的國防於「資源錯置、戰志消沉、戰力退卻」的險境。

「政黨政治」下的毒蘋果?

在總統任期進入倒數的時刻,馬英九的「全募兵制」政策再度跳票。而馬英九卻又再度高明算計的,意欲將政策失當的錯誤轉變成政治操作的優勢,意圖將本來應該理性討論的《國防政策》議題轉化成「募兵 vs. 徵兵」的政治攻防。

兩個月後,還記得八仙塵爆當天的急診室嗎?

八仙塵爆第一時間造成500多名緊急傷病患,嚴重威脅原已人力不足、壅塞的緊急醫療系統。事發至今已逾兩個月,幸賴醫護人員日以繼夜的照護,傷亡人數逐漸穩定。塵爆事件乍似告一段落,媒體熱度也消退許多,但事實真如此海闊天空嗎?近兩年來造成大量傷亡的天災人禍越來越頻繁,整個台灣社會、政府是否有從中獲得警惕?

緊急醫療不能只是仰賴條件拮据的應急,應該平時就做好可能有意外事故的準備。然而,政府在各方面反應有限,若持續難有大刀闊斧改革,恐怕人禍要比天災更加重創人民安全。

陳亮甫、程羿

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成員

【島嶼邊緣】你真的支持波多野結衣嗎?

波多野結衣與悠遊卡的議題,竟然可以佔據媒體版面與網路話題多天,許多政治立場一致的朋友甚至為此議題激戰不已。波多野結衣在日本的確不會是媒體焦點,畢竟她只是日本AV產業中如過江之鯽的一位女優而已;不過在台灣,因為網友認為她長得像林志玲,於是「暗黑」林志玲變成台灣媒體的焦點。然而,長得像林志玲並不是日本AV在台灣受歡迎的主因,是因為網友免費下載她的AV影片,才讓她廣為流傳。

【台灣與世界】 當馬賽魚湯遇見虱目魚湯

美食讓人際沒有隔閡,也拉近文明的距離。而旅行,則是扮演催化味覺與沈澱心靈的觸媒。2006年仲夏在南法蔚藍海岸流浪十多天,讓我愛上「馬賽魚湯」(Bouillabaisse)這道在地料理。傳說古早時代地中海漁夫將賣相不佳、滯銷剩餘的魚貨熬煮成大鍋濃湯,湯頭有著讓人精力旺盛的蕃紅花等香料,還有蕃茄蔬菜等營養食材為湯底,煮熟後將各式魚類、淡菜、小龍蝦掏出,用抹上蒜泥的麵包,沾著帶有鹹鹹海味和辛勤汗水的湯汁搭配海鮮入口。食畢即蒙頭大睡,將風吹日曬的疲憊與早出晚歸的思念拋到腦後,明天又是充滿鬥志的一天。

這是一道品嚐人生世故與灑脫的美食。

波卡事件的震波──沒有女人為難女人

這次的波多野結衣悠遊卡事件,引發了軒然大波,網路上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般的論戰。而論戰中主要分成三股勢力,分別為性保守勢力、男人們與婦團。

性保守勢力除了一般人熟悉的護家盟之流,在這次事件中的代表人物有立委段宜康、宅神朱學恆等人,這些人都將波多野結衣視作低賤、骯髒的,認為再來就會有痴漢車廂,或者會破壞台灣的清新形象。這些言論,很明顯就是歧視與偏見,沒有什麼好多討論的。但這並非表示他們無需譴責,而是他們的暴行早已昭然若揭,討論只是白費力氣罷了。因此我認為,如今比較需要被討論釐清的,應該是男人們與婦團之間的衝突。

劉世忠

作者為一位走過世界70多個國家的自助旅行熱愛者,用攝影與文字紀錄旅行,也解讀旅行;用感性與理性連結台灣與世界,也自我成長。現旅居台南。

【內地想想】 老農夫找徒弟

一把青菜可以賣幾元?在菜市場裡,一把青菜通常賣20元;可是,中寮的老農夫歐輝雄種的青菜一把可以賣45元,足足比市價貴上一倍有餘。更重要的是,他的青菜價格貴不說,想買,還買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