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想想】 老爸的青春,藏在不讓鄰居聽到的日本老歌聲中

老爸從小受日本教育,最難忘的青春歲月也在日治時期,因此對日本有莫名感情,最喜歡聽的也是日本老歌。

1960年代中期,老爸買了一台廉價唱機,不定期到街上買唱片回來,大部分是日本老歌,偶而則買一張台語歌曲《雨夜花》、《望春風》給老媽分享。

眷村多數鄰居是外省人,反日情緒高昂,老爸聽自己熟悉的日本歌曲時,只能在屋內輕聲播放,隨音樂一遍又一遍哼唱。我雖聽不懂,曲子聽久也耳熟能詳。

除了昭和時代老歌,老爸也有好幾張軍歌唱片,聽完則相當懷念以前和同僚唱軍歌鼓舞士氣情景。

【內地想想】 NBA 球星禮物,和那些站在街頭的孩子

8月5日,NBA 洛杉磯湖人隊球星科比(Kobe Bryant)旋風式來台灣訪問二天,只有二天的時間,商家宣傳行程排得滿滿,但是,惟一的一個晚上卻排了一個特別的活動──他送給南投埔里南光國小籃球隊的小朋友,一人一套球衣。

原來,南光國小籃球隊成立三年以來,經費拮据,始終沒有能力買球衣;為了籌措比賽經費,老師半年前帶著小朋友「上街賣藝」,在埔里的車站和商家表演花式運球,引起關注。

這樣子的「小學生街頭募款」活動,愈來愈多,而且多是南投的孩子,光是今年上半年在媒體上新聞露出就有:

中寮的32個小學生,在校長的帶領下,花了三年的時間,把學校的廚房當作工廠,將有機柳丁加工成洗潔精,意外爆紅銷售一空,現在成了村子裡的重要收入。

又或者是,信義鄉地利國小、中寮鄉永樂國小為了籌畢旅費用上街賣手工藝品,埔里南光國小籃球隊則是街頭賣藝。

中國紀念抗戰結束70週年,是紀念還是著眼未來

中國即將在九月上旬,舉辦抗戰結束70週年紀念活動。除了破天荒地,以「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日」的名義,從9月3日至5日放了三天連假;另外還推出了十部電影、十二齣電視劇、二十部記錄片跟(數量非常驚人地)一百八十三部的舞台劇。更重要的是,習近平將以紀念活動的名義,舉辦上任後的首次大規模閱兵。中國政府的諸多舉動,是真的紀念,還是別有深意?

景氣寒冬,台灣還要去亞投行當雞屁股嗎?

今年四月份,筆者在想想論壇,發表了一篇〈台灣在亞投行當雞肋 可以吃到什麼好菜?〉的文章,表示對於中國所主導的亞投行來說,台灣是可有可無的雞肋。結果,筆者預測錯誤,對中國來說,台灣比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還不如,我們政府提出的創始會員國申請,直接被退貨。

小時候家裡逢年過節,媽媽都會殺全雞拜拜兼打牙祭。當天晚餐白斬雞一上桌,家中四個小孩爭奪的你死我活,唯獨那個雞屁股,因為造型特殊,沒有人想吃。目前台灣加入亞投行的處境,讓我回想起小時候那個盤中孤獨的雞屁股。

2016大選:別打焦土泥巴仗

距離明年的投票日還有五個月,可是很不幸,這場總統大選已經越來越像是去年11月29日台北市長選舉的翻版了,其中一方陣營肆無忌憚地為對手羅織罪狀,把整場選戰變成了一場抹黑汙衊的愚蠢罵戰。但這個戰術失敗了,中國國民黨因此把首都輸給了一位政治素人,最重要的是,勝利者還是一位獨立候選人。對於台灣民主政治很悲哀的是,執政黨看來在2016年大選又要重施故技了,而且這次它還要加碼,更選在一個全國國民理應力求團結,而非撕裂對立的時刻如此操弄。

於是同樣一套模式重來一遍:國民黨無憑無據地指控對手;媒體如實報導國民黨的指控;對手出面駁斥;國民黨反控對手抹黑他們的候選人,並且發動新一波指控,沒完沒了……在這樣的過程中,雙方都再也無法討論政見;結果,大眾對於雙方的政見仍然一無所知,選舉成了一場公關宣傳大亂鬥,而不再是讓提出最佳政見的候選人得以當選的競技場。

從緬甸想台灣從前

誰控制過去,誰就能控制未來;誰控制現在,誰就能控制過去。

-《一九八四》喬治‧歐威爾

離台灣約三小時半的航程,有這麼樣一個地方,我們在二戰後面臨的另一種命運有許多相似處,彼此生長於不同背景,卻有可以相呼應的心境與經歷,這地方曾發生稍早於野百合學運追求自由空氣的運動,走過死命撕聲吶喊的年代,無論至今是否結束或仍進行;在破碎歷史中,俯拾我倆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共同碎片,試著拼湊歷史的完整軌跡,這地方,與台灣一樣曾經有老大哥監督著(至今非全然消失);並且在1988年8月8日發生8888學運,這地方就是──緬甸(Myanmar/Burma)。

A-lu

作者為過份喜歡「人生而自由,卻無處不在枷鎖之中」盧梭之言的人。

【荷事生非】 我很醜可是我一樣好吃──醜食物在荷蘭

我原以為糧食浪費在台灣並不是個話題,我們這麼愛吃,網路上充斥著各地完整美食蒐集清單。和我同輩的朋友,可能都在不把飯粒吃完,以後會長滿臉雀斑、或娶麻臉老婆這樣的威脅中長大;再不然至少也都學過「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唐詩。直到看到引起各方討論的天下雜誌報導:台灣平均每人每年生產96公斤的廚餘、丟棄的食物價值高達30000元。報導說這樣的數量超越歐洲、亞洲地區,才想起我們也許會吃、懂吃、能吃,但不見得總是吃得乾淨、吃得節制、吃得永續。

梅格

新手外籍媽媽,官方身分是大學講師兼研究員,擁有太多在這個社會存活不必須的學位,嗜低俗文化,對沒有營養的電視和雜誌重度成癮,嚴格來說不能算是書呆子,吃素、興趣廣泛而無一專精、有據說扭曲的幽默感,對很多社會議題有執念,非常囉嗦。

這樣的「文創」,這樣的「典範」

宋楚瑜習慣性參選總統,很重要嗎?影評一般對二輪電影已少著墨,何況四輪?對看盡了每次總統大選的人而言,宋楚瑜雖未蓋棺,但已論定。只是看到被颱風打歪的兩個郵筒一夜暴紅,「朝聖」者絡繹不絕,明知宋大位無望,但醉翁之意,這恐怕已不是單一政客能挑起的單一現象。倒不必對宋楚瑜的「豐功偉業」細數重頭,網路搜尋一下或到維基百科就查得到,不必在此重複,直接切入另人困惑的主題,當綜藝化成為一切苦悶的出口,這個社會是否已到了一切價值都可透過表演來顛倒或虛擬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