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介紹】《少男少女見學中:日本時代修學旅行開箱》

友善列印版本

書籍:少男少女見學中 日本時代修學旅行開箱

作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策劃、蔡淑君/撰文

出版社:玉山社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20年11月


三堂意猶未盡的旅行課:遠足、見學與修學旅行

根據林雅慧〈「修」臺灣「學」日本:日治時代臺灣修學旅行之研究〉一文,當時學校的旅行大致有以下的劃分:

‧遠足:以步行為主,距離較近,通常不過夜,一天來回。‧ 登山:安排攀登玉山、中央山脈或從阿里山步行至塔塔加。

‧環島旅行:通常是在十月份,透過發展成熟的交通工具,進行環島一周。

‧區域旅行:進行臺灣本島各地的參觀、見學。

「遠足」:始於足下的體能操練

遠足概念的發源地日本,一八八四年開始出現「遠足」一詞,一八八五年的步兵操練,則等同於結合了遠足、運動會、行軍旅行;一八八六年,東京師範學校甚至實施了長達十二天十一夜的「長途遠足」!這麼長的活動天數被視為是修學旅行的開端,隔年高等師範學校進行了修學旅行,再隔一年修學旅行被列入教育方針。

在臺北地區的學校畢業紀念冊中,可以看到草山等近距離景點的照片,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第八屆的畢業紀念冊照片,還列出了遠足的地點,分別是基隆強行遠足、湖口強行遠足、淡水強行遠足等,能在學校課程中穿插遠足課程,是令人期待的喘息!

另外,遠足還有進階版,那就是登山活動,針對學生健康體能所發展出的課外活動之一,期望達到:

‧ 教育性:透過親身踏查與實地的感官經驗,印證室內課堂中所學的課本知識。

‧ 健身性:鍛鍊學生身體,以成為國家未來強壯的基礎。

‧ 思想改革:從對自然界的陌生到面對自然,同時進行不同類型地點的參訪,潛移默化中帶入近代化、文明化,並培養愛國情操。

「見學」:百聞不如一見的場域教學

見學,來自於日文,是參觀學習的意思。「從見中學」,透過實地走訪來認識土地,也是校外活動的重點。從近郊校外遠足、登山、臨海,到利用現代化鐵道、巴士環島以深化集體意識,見聞興盛的農工畜產國力……

在一篇一篇旅後心得的字裡行間,學生們記錄所見所聞,展現著求知若渴的能量,其中也偶有流露對當時統治者日本帝國的景仰與讚嘆。日本時代如此,中華民國政府來臺後延續學校教育體制,同樣透過指定參觀十大建設、總統府……等政經建設的校外活動,建立起世代的共同記憶與認同感。

親身走訪現場,課本知識連結場域,從身體記憶所學,在世代共同的經驗中,更能理解「見學」的深意。重新細思,我們孩提時代以為像是遊樂般的校外教學,其實對建立世界觀佔有多大的影響!

「修學旅行」:拓展視野的深度體驗

既然是明令於法的「校外教學」活動,顯然「修學旅行」是一系列以學習、觀摩為主要目的而進行的旅行課程,透過五感經驗結合學科知識進行學習或調查,親身體驗其中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知識。這可以說是學生在踏入社會之前,最能夠將教室講學與實際結合的未來準備課。

「修學旅行」通常被安排在各階段學校生活的最終學年,又或者依不同年級有不同的行程規劃,形式大致可分為島內與島外旅行兩類,由教職員帶領學生,除了知識學習,團體活動與住宿亦是重要的規劃,促進同學之間的情感交流。

臺南高等工業學校的校友在一九三七年的校刊《龍舌蘭》中,記錄他們為期一個月的日本修學旅行: 從臺南搭上火車,隔日從基隆港出海,同船還有臺北高等工業學校及基隆高等女學校、新竹高等女學校。期間經歷了船內機關室見學,三天後到達福岡便直奔八幡製鐵所,然後一路進行神戶、京都、東京等地的汽車會社、航空器工廠等與所學專業相關的見學,其中不乏三菱空機製作、住友製鋼所等現在仍屹立的知名企業。旅行到名古屋,還與屏東農業學校一起參觀,有了更密切的交流,遊記最後寫下未來希望能在專門學校當同學的期望。

「通過多見,以達廣視」,是修學旅行的主要目的。不能否認日本的教育制度是隨著殖民政策來到臺灣,也因此在培養國民思想的課程中擔任了值得深刻解讀的重要角色。但回歸其成果,確實改變了單純坐在案前挑燈的書房教育,打開學生們學習的繽紛扉頁,也為歷史留下珍貴影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