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諷刺漫畫解讀日本統治下的臺灣:霍亂、傷寒、瘧疾─擊退疫病的醫師千手觀音

友善列印版本

一八七四年(明治七年)出兵臺灣的日本遠征軍,於臺灣南部牡丹社登陸,士兵因感染瘧疾、痢疾等俗稱「臺灣熱」傳染病,死亡的人數遠遠高出戰死人數的幾十倍之多。在日本殖民臺灣之前,島內還存在著鼠疫、霍亂、傷寒、天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恙蟲病,以及因寄生蟲而引發的疾病和皮膚病等,可說是疫病之島。

幸運的是,由後藤新平出任臺灣第三任的民政長官,他在思考力、行動力和經驗度上,都是十分優秀的人物。

後藤新平原是一位醫師,當時在西南戰爭凱旋歸來的士兵出現霍亂的傳染病,後藤氏曾自願擔任撲滅霍亂的工作。其後,後藤氏深刻體會到日本對於傳染病的防治與對策十分落後,向政府建言當下的緊急對策,因而被拔擢為內務省衛生局長。後藤新平在赴任臺灣的翌年(殖民統治第四年)建立醫學校,並於隔年在各地廣設醫院,非常迅速地整建由總督府直轄的醫療機關系統。

除此之外,後藤氏還從內地聘請各界專家和優秀人才,像是細菌學的權威,同時也是後藤氏的同鄉─高木友枝(總督府醫學校第二任校長,後來擔任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的首任社長)等人,從事熱帶疾病的杜絕與預防對策、加強島民的衛生管理與啟蒙活動。

同時,後藤新平還導入了公醫制度,從內地募集醫師,前往臺灣地方村莊及原住民部落等地,建造醫院和診療所,進行醫療和啟蒙活動。後藤民政長官以科學取代宗教、以開明作為統治政策的方針(「以科學王道之旗,實行統治之術」)果然奏效,迅速且徹底地改善了臺灣島內的衛生環境,同時也為統治者建立起良好的形象。

臺灣長久以來與中國維持著貿易上的往來關係,霍亂和鼠疫的病原菌也頻繁地被帶入島內,每當洪水侵襲,傳染病便隨之蔓延擴散。衛生當局將基隆港與高雄港指定為檢疫港口,致力封鎖病原菌的移入,一旦船上出現疑似霍亂帶原者,便插上黃色旗幟,在檢疫結束前禁止船隻入港。

漫畫中,國島氏以「虎」的形象比喻霍亂之禍,在上陸後突然齜牙咧嘴、張牙舞爪。一九二三年(大正十二年)九月初,桃園郡的四十九歲男子罹患霍亂,此人在未經察覺病徵的狀況下前往臺北的醫院,並在途中出現嘔吐的症狀。根據當事人的說法,嘔吐物和排泄物的處理,就在搭乘開往基隆的火車途中,隨手扔進了新店溪。隔天,男子被斷定罹患霍亂,並於當日死亡。根據報紙連日的報導,搭乘同輛列車的乘客全都接受糞便檢查等徹底的檢疫;除此之外,衛生當局也展開周邊的消毒工作、施打預防針、嚴禁使用河水、限制魚類的捕捉和生食,並且針對生態環境進行調查。

媒體對這項消息的對應十分迅速且徹底:感染擴散的現場狀況(兩週後,新店溪周邊有五人感染霍亂死亡)、發病後需要二十個小時才能確定菌種的檢查方法、那段期間霍亂擴散的實際情況、醫療關係者冒著被傳染霍亂的危險在醫療前線奮戰的模樣等,報紙將實際例子與一般知識交織成為文字,鉅細靡遺地報導出來。除了貢獻預防知識的普及之外,報紙也歌頌日本的醫療技術,善盡公眾機構的職責。

另一方面,令人聞風喪膽、有黑死病之稱的鼠疫,是由老鼠作為傳染的媒介,常經由中國的船隻帶進臺灣島內而橫行肆虐。至國島氏來臺為止的二十年間,臺灣已有兩萬人以上因鼠疫桿菌而喪命,到了一九一七年(大正六年)左右,鼠疫的流行與擴散狀況才漸趨穩定。在大正初期流行的「腸熱症」,在臺灣被稱為「傷寒」。由日本人在臺灣成功檢測出傷寒的病原菌──沙門氏菌。

另一種讓人聞之色變的「瘴癘之氣」是瘧疾,日本在殖民臺灣後不久(一八九七年)尚未掌握瘧疾的原因,此傳染病長期以來困擾著臺灣人和外來移民。在國島氏抵臺前夕的明治晚期,臺灣島民死亡原因排名的首位便是瘧疾,甚至在嚴重流行的年份中其死亡人數是以萬人為單位。日本人在臺灣全島採集瘧蚊,展開分析與研究工作,昭和初期在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內設立瘧疾治療實驗所,不久後便在都市地區成功根絕瘧疾。

後藤新平創立的醫學校培養出許多研究疫病的專家,其中也包含臺灣人。在國島氏抵臺時,已設立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熱帶醫學研究所等研究機關,顯示出臺灣島內的醫療與研究環境正要整備完全、迎向臺灣醫學史上的黃金時代。這些醫師、研究者就像是國島氏漫畫中所描繪的千手觀音,以醫療技術守護著臺灣島民。

儘管國島氏讚賞醫療的恩惠,但另一方面他也毫不留情地批判臺灣醫學研究體制的僵化。當時醫藥科學這塊領域可說是象徵殖民母國在統治上的重要權力,很難書寫出帶有批判意味的文章。國島氏在「漫畫報導」上則無所畏懼,以幽默詼諧的功力表達市民的心聲,也許可以說是「公眾機構中的千手觀音」。

(摘錄自《從諷刺漫畫解讀日本統治下的臺灣》,由遠足文化提供)

書名:《從諷刺漫畫解讀日本統治下的臺灣》
作者:坂野德隆
譯者:廖怡錚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3月13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