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一個「家」──莫拉克災後重建條例廢止兩年後仍在進行的重建之路

友善列印版本

屏東縣霧台鄉阿禮村,位於隘寮北溪上游,霧頭山的西北側;以及屏東縣霧台鄉吉露村,位於隘寮北溪中游,井步山的東北側。兩個部落族群組成同屬於魯凱族,而在部落史當中,當前的兩個部落貴族同屬一個家族,有一個共同的祖先Cegaw。七年前,一場前所未見的颱風伴隨著大雨,讓Cegaw的後代們必須攜手跟著族人們一起離開自己的部落,搬遷到位於屏東縣長治鄉境內的大愛百合園區。

在魯凱族傳統的住居型態當中,廣為人知的建築就是順應自然環境、就地取材搭建的石板屋。外觀看是長條狀的房屋,實際上內部皆有著隔間牆,隔間牆亦用石板堆砌而成,隔牆中間留一道門使房屋間彼此相連。隔間牆的作用除了隔開起居房以外,在過去還有更重要的核心功能:分家。

原初的石板屋隔間本來只具有廚房以及起居室,但是隨著家內人口成長,依照傳統習俗由長子繼承祖屋(最初的那一棟起居室),而餘嗣婚後必須分家。但是魯凱族的分家,並不像是平地人想像中那樣另尋一棟房屋搬入,而是在祖屋的旁側土地整地後增建,與祖屋相連,中間一樣有具備有通道的隔間牆,而每一間也具有自己的出入口。於是,石板屋就長成今日我們所見的長條狀,直到土地承載量飽和之後,才會另尋新土地繼續建屋,人口增加再依循上面的方式擴張。實際上「一條」石板屋,由好幾個具有親屬關係的家戶共居於內,沿襲魯凱族傳統「父母健在必共用一個廚房」共食的文化。

顯然,這樣的觀念,必然與現代的國家產生矛盾。我國的概念,就是以西式房舍為主要參考模式,一個單獨出入口的房屋會有一塊門牌,經過了政府的施政以及國民教育,族人們早已接受了這樣的措施以及習慣居於一戶之內。然而,在風災發生前,誰也沒料到這樣的習慣,在風災重建之時卻造成了部份家人無家可歸的困境。早期,門牌對魯凱族人而言,僅止於方便政府施政與管理,不具有文化上的意義。可是,在風災發生後,由於過去長期接受與習慣這樣的行政措施後,許多族人與官員認為,以設籍在原鄉,或者實際居住於原鄉的族人,才有資格擁有永久屋,以戶為單位、以門為輔進行分配,加上永久屋的設計是現代房屋為基礎的房型:房間、客廳、廚房、餐廳,與過去的居住模式有相當大的差異,又採雙拼獨棟的形式,土地與房型的限制,無法像過去那樣擴建,於是造成了現在的困境,在原鄉一個門牌就分配一棟平地的永久屋。

這樣的狀況產生了一個直接的影響,許多的餘嗣,回到原鄉居住的時候是一棟機能完整,具有自身出入口的起居室可供使用,但是搬遷到永久屋後,原鄉門牌對應的分配的永久屋只有一棟,就算是重建當時最大的房型,具有三房兩廳一廚房的永久屋,也無法負荷整棟長型石板屋內居住的所有人口。於是乎,這些當初因為討生活以及為了小孩教育遷戶籍,離開原鄉居住與生活的族人們,只能被迫繼續居住於工作地,而在部落重要慶典或祭祀等重大節日之時,因著沒有住所無法過夜,只能當日來回。山下的永久屋設計讓當時遇災流離失所的部分族人們,雖有了永久的新家,卻也造成了更多外出生活族人的漂流變為「永久」。

試想,傳統漢人房屋的結構屬於三合院或四合院式,當孩子們回到家鄉過年過節的時候不怕沒地方住,甚至還會整地將新式的房屋蓋在老屋後側或旁側,那麼為什麼我們被迫遷居的新家鄉園區裡的「家」卻無法擁有同樣的功能呢?

隨著總統的道歉,看似表達出對於過往原住民施政錯誤的理解,以及積極的想要回復過往「不正義」措施造成的傷害。逝者已矣,四百年來不正義的歷史,必須釐清真相,和解共生,這是多元教育重要的一環,先和解才有可能對於「國家」具有共識。然而,在不久前發生的這場風災,現在還活著的這些族人,卻因著當初的緊急安置措施而承受著新的問題,兩村的族人,不像部分部落還有歸鄉的可能。阿禮與吉露的族人們,因著土地與房屋毀損嚴重,加上風災發生當年,長者們在傳統領域內找不到合適的新居所,而選擇了位於長治鄉的大愛園區永久屋基地,卻因著對於法令的不熟悉,造成了現在族人四散各處無法完整回歸的景況。

幸而,來者可追,但是兩村居民幾百戶人,力量有限,亟需協助建設並回復傳統部落共居、分享,與大自然及土地共存共榮的文化。我們一再宣導復振原住民族的習俗與文化,可是,唯有「人」的聚集,才有延續「文化」的可能,如果連人都沒有了,遑論語言復振、文化復興、傳統生態知識教育?所謂的「永久屋」或許不應只是形式上看起來堅固的可供永久居住的房子,而是要讓部落的人可以「永久」的傳承與保存自己的文化與生活,不是嗎?

兩部落的族人們就是為了這樣的原因而奔走各處,希望能以部分自費造屋的方式,於現在的永久屋基地周遭,爭取一塊土地,讓流落外地的族人們有這個機會,一同回到自己的部落。過去舊的官僚體系無法達成的,在新政府道歉後看似一切都是新的開始。我們是否可以協助這些即將永久流散在外的魯凱族人們回到他們家人居住的永久屋。實際的作為遠勝於口頭的道歉,道歉是為了讓多元教育與相互理解成為可能,願意道歉這件事情本身雖然值得肯定與期待。但相互理解後,是否能夠有進一步的作為,我們一直都在期待著。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