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測中心給問嗎?──您那「浮動」的標準參照!

友善列印版本

心測中心「終於」公布了各科能力等級加標示與答對題數的對照表,國三學生以對獎的忐忑心情預估自己落在哪一個等級標示。以國文科為例,錯六題吊車尾有A等級,錯七題則掉到B++,與錯28題的學生同樣落在寬廣的B等級中。

由於大多數招生區先比三等級,各科錯題數的「切點」無情地切開天堂與地獄的差別。心測中心言之鑿鑿地搬出召開過的切點會議,證明各科等級標示的切點是由大學教授與國中教師代表共同討論制定,符合「標準參照」的計分精神。但是,面對排山倒海的質疑聲浪,心測中心應該開誠佈公地回應民意質疑,幾點意見供參:

首先,「標準參照」是指評量前就訂定絕對性的標準來用以解釋測驗結果,不須參考他人的表現來進行比較,判定的結果只有「及格或不及格」、「精熟或不精熟」、「通過或不通過」。常見的技師證照考試、中醫師檢定考試、汽機車駕照考試或國高中學生常考的全民英檢等等,就是秉持「標準參照」的測驗精神。沒有通過人數的比例限制,自己考試出來的成績跟預先訂定出來的標準成績做比較,通過與否一翻兩瞪眼。

國中教育會考既然打著「標準參照」的大旗來計分,各科題目組卷時每個等級通過的門檻應該早已確定。考試結束後,尚未閱卷前,應該立即公布各等級的通過題數或分數。

此外,心測中心各科的試題均有經過前測,有一致的信效度,怎麼可以每年調整答對題數的標準來玩弄學生,讓學生考完試後就擔憂著答對題數的切點會影響等級標示呢?就像全民英檢一樣,試題難度偶爾略有差異,但是,全民英檢的及格標準幾分就是幾分,不會浮動!

其次,心測中心藉口千百種,不敢在會考後立即公布等級標示的門檻標準就在於,會考實際運作的模式就是根據閱卷成績控制各等級的人數比例。參酌閱卷成績後,將前15~20%的學生歸類於「精熟級」,約莫50%的學生被劃分為「基礎級」,其餘30~35%的學生則為「待加強」。為了讓基北區、中投區、高雄區這幾個大招生區可以有效區別出學生的高低程度,還將精熟級、基礎級的學生再用比例控制的方式區分出A++、A+、B++、B+等標示。用「常模參照」的精神來賦予等級標示分數,大大違背了「標準參照」門檻通過的精神,更因為切點間的一刀兩斷,學生相對剝奪感嚴重。也就出現成績4A++、1B++,五科總錯題數不到10題的學生卻在會考計分中輸給成績5A,錯題數達三、四十題學生的荒謬現象。

最後,阿甘正傳裡男主角阿甘說過,「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拿到的會是哪一種」。台灣的升學制度就像健達出奇蛋一樣,你永遠不知道裡面有什麼驚奇在等著你。只有自己的孩子或學生親身經歷,你才能懂得學生們的哀戚,懂得設身處地用同理心體諒。廢除了「一試定終生」的聯考制度,走過了基測的「常模參照」,到了現在會考的「標準參照」,教改理想完備了嗎?衍生出更多公平性的質疑,心測中心還能掩耳盜鈴、自圓其說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