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業壯遊】 教學打混沒關係,認真上課是傻子?──《大學的藝術》之十五

友善列印版本

有一段時間,我常訪談大學生對學校課程的觀感看法,而且幾乎都是台灣最知名最受肯定的國立大學。猜結果如何?結果是,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認為,授課品質不如期待的課程佔多數。整體而言,讓學生覺得有認真盡力在上課的老師、修完除了學分之外還有長期收穫的課,比例相當低。

而這些同學們,對於學校老師上課的抱怨,倒是一籮筐。以下列舉幾個案例:

一、課程內容設計粗糙。某個學生修課的情況是這樣的:「我修過一門與歐盟相關的課程,整個學期就是每週聽不同的外國人演講,講題沒有系統性,也沒有任何配套的學習資源,同學常常聽得不知所云,導致學習興趣低落。作業就是分組輪流寫演講逐字稿,學生真的很難學到東西。」

二、用課堂宣揚宗教信仰。大致上,學生喜歡老師偶爾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洞見智慧,但卻也有個限度。某個學生提過:「大一時修一位老教授的課,由於老師是虔誠的教徒,上課時會說類似傳教的內容,對沒有相同信仰的同學來說滿難以接受的,有些浪費時間。」

三、幾乎不花時間備課和設計課程。在大學,有一部分老師,每年上同一門課,教同樣的內容,用幾乎一樣的考題,他們不進步,也不企圖讓教材與時俱進。另有一部分老師,多年教學與演講,可能累積不少素材和投影片,每次講課,就隨機點開投影片漫談,或是拿最近的演講充數。

仔細一想,這實在是很驚人的事:這些水準不良的課程,為何沒人管?

老師開廢課,沒關係嗎?

想像一下,你去一間具有全國知名度的餐廳,叫五道菜只有一道好吃,有三道平淡,一道讓人想吐,你會不會很驚奇?再想像一下,你去一間具有全國知名度的旅館,每五個員工之中,只有一個在認真待客,有三個在打混,有一個對顧客視而不見,你應該會暴跳如雷吧?但是,這樣的情況,卻可能發生在國立頂尖大學之中,日復一日。而且日復一日,懶惰耍廢的教授沒受到警惕,勤勞認真的教授被當愚蠢,整體教學品質會不斷往劣質方向滑落。

原因也許很多,其中之一也許是憲法中的「講學自由」:不應該管制學者在課程上傳授什麼樣的學術見解。我全力支持「講學自由」原則。但是我卻不能支持「課教得爛沒關係」。

以我最近接觸較多的英國教育制度為例,這些學校不但是追尋知識、真理、學術的殿堂,而且也是管理方法周延的機構,有多層次的機制促使教學品質不斷提升,並且防杜教師之間出現「教學打混沒關係,認真上課是傻子」的心態。

英國制度下的數層把關

一、教學發展會議:英國學校通常是以學程(而非科系)作為招生單位,每個學程由一個主任(director)為它的招生、教學品質、學生滿意度…負責。學程主任會透過課程發展會議,蒐集重要的外界意見,並且溝通所有參與授課的老師,直接決定一個學程的重要規劃,例如課表、學分、課程教師。

在教學發展會議之中,學程主任要依世界大環境走勢,學術發展方向、學校定位、學生需求等多方因素,決定整個學程的核心內涵與教學重點。在每次的會議中,都會檢視必修課的設計、彼此的承接關係。每學期教師的授課計畫,也在教學發展會議之中提出討論,從課本、課程大綱、作業、考題…都要接受質問,其他教師也可以提出建議。

二、課程團隊教學制:在英國大學,多數課程,尤其是重要課程都不是由一個老師單獨授課,而是由一個課程主任,邀集數位教師組成團隊一起授課,每個教師只教自己最擅長的部分。因為組成團隊,先後對同一批學生授課,所以同一個教學團隊的教授之間,彼此的授課品質、講課成效、學生滿意度、教學內容的認真程度,完全一目瞭然。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沒有一個老師可以打混、膽敢懈怠。

三、學期末師生座談:多數英國大學在每個學期末,會做某種形式的檢視、回顧、意見交流,以期發現改進空間,未來彼此都繼續改善。至少有兩個形式。

第一個形式,是以每個學生為個案,討論教學方法的得失。教師們在學期末開會,將學生一個一個提出來討論──關於各授課教師對這個學生的觀察,這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老師們是否針對這個學生的特殊情況提供合適的教學協助。

第二個形式,是學生與老師群聚一堂,學生提出他們的問題,讓教授說明與解釋,同時溝通不滿意之處、對日後授課的改進建議。也許有教授會擔心,這樣的情況一定會變成清算鬥爭大會吧?不一定。我的受訪者表示,他本來反對某些授課規劃,但是在教師解說之後,他變成認同支持了。

美國憲法,這一部人類的經典文獻中指出,凡有權力,都要制衡(check and balance),否則,人非天使,一定墮落──或者濫權,或者散漫。在大學之中,教授的權力,由誰來制衡,用什麼樣的方式制衡,不會壓抑了言論及求知的自由,同時達到教學水準提升?只要用心規劃設計及執行,絕非達不到。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