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影音記者、文字記者,現暫居日本,立志以浪漫不失務實,隨意不失細緻的方式,進行生活觀察。
在日本的生活,雖然不算長,也無法堪稱一帆風順、萬里無雲,卻也扎實地體驗到一些生活風情,趁著年末回顧一番,來分享一下最感動我的,莫過於日本人對細節的追求與堅持,無論耳朵聽見的、腳下踩的、電視上看見的,細膩無處不在。
第一次到東京旅行時,我在車站月台盼著列車進站,伴隨著從遠方逐漸逼近的光芒,幾個輕巧的音符也同時流瀉著,跟在台北捷運上聽見的單調警示音完全不同,意料之外的「聲音」,成為我的日本遊中,最美好的第一印象。在台灣,乘坐臺北捷運也漸漸能聽見悅耳流暢的進站音樂取代急促的嗶嗶嗶,30秒的空檔,變得更有餘韻,最近台北市推行的「台北聲音地景計畫」,讓我想起了日本人這份更早以前就開始的,專注小細節的細膩質感。
日本的進站/發車音樂,最早從明治5年(1872年)的新橋站開始試用,以「銅鑼聲」來提醒列車發車,明治7年(1874年)時大阪車站則是採用「鐘聲」,而經過一百年後,1970年有鐵道公司用電子音聲響來取代,不過因為乘客聽不太習慣,未受好評。但有別於單調音的發車音樂(発車メロディー)的做法,在1988年時由千葉車站的女性工作人員發揚光大,她們邀請YAMAHA一同來參與製作計畫,綜合了鋼琴、豎琴、鈴聲等不同的樂器,產生出不同氛圍的發車音樂,後來影響東京都的新宿、澀谷車站也導入。
演變至今日,許多車站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不同發車音樂,有些使用與該站所在地有關連的音樂,也些則是邀請在地出身的音樂家來量「聲」打造,以展現當地的特色與氣息,像是迪士尼樂園所在地的舞濱車站,就會使用「It's A Small world」(小小世界)」或「Happiness Is Here」來當發車音。
每個人都討厭等待,因為那是事件進行式中的空白片段。如果是要等著和喜歡的人會面時,還能帶著點甜蜜的期待感,但等車時光,大概可以說是最無奈的白費時光了吧,可是只要多添增一些音符,就能讓等待者心情大不同,在網路上搜尋日本電車的發車音樂,會發現有許多網友都認真地把各路線各站的音樂串在一起,就彷彿是一份名為「山手線」、「中央線」或「京濱東北線」的音樂探險地圖。
透過細膩的小細節,那些我們未曾注意或已習以為常的事,在某一次暮然回首時,都會因為發現這些小確幸而會心一笑,在日本總可以在不經意的角落找到驚喜的存在,前陣子最讓我驚喜的,莫過於「下水道孔蓋」。
旅行時我們總習慣把視線落在前方,以探索更多遠方,但日本人卻細心地經營了腳下的風景,把各地特色融入下水道孔蓋的設計中,比如到橫濱市,路上邊走,就邊能發現著名景點橫濱海灣大橋、橫濱港灣局,甚至是當地的職業棒球隊橫濱 DeNA 海灣之星都被刻成繁複的花樣,靜靜地棲息在下水道孔蓋上,除了讓在地人感受一體感,更可以想成是旅人們的地陪,無聲地導覽當地特色。如果把視線轉到關西,大家最喜歡的「餵鹿聖地」奈良市,自然也將可愛的鹿兒們融入下水道孔蓋的主題中。
下水道孔蓋的地景設計很低調,卻像是不成文的規定,成了遍佈全國的大規模計畫,在城市中步行,低頭,就能發現有的下水道孔蓋僅簡單刻上地區名稱(但字型卻又不盡相同),還有海洋生物、花草樹木、動物鳥類、風景景點等象徵該地名產特色的圖案,甚至有特別關注下水道孔蓋的同好們組成「日本マンホール蓋学会」(日本下水道孔蓋學會),廣收日本全國各地不同造型設計的下水道孔蓋照片,而學會幾乎每天都在新增照片。
我想起衛藝術家赤瀨川原平、建築史家藤森照信與插畫作家南伸坊三人合著的《路上觀察學入門》一書,他們倡導一種不必花錢、也沒有非具備什麼鑑賞知識不可,只要走出家門、散步、四處停看聽,就能發掘出更多想法與樂趣的觀察法,下水道孔蓋跟發車音樂,都很符合這個觀念,不過反過來想,恐怕也得具備如日本一般暗藏許多細節的環境,以及一顆細膩的心,才能擁有這麼多。
就算沒有來日本旅遊的人,其實也可以在電視螢幕上瞥見日本人細緻的一面。今年秋季日劇《產科醫鴻鳥》(コウノドリ),講述的是婦產科醫師與病患們之間、病患與他們的家人之間的溫馨故事,每一集出現的新生兒,都「借來」不同的孩子來飾演,即使在觀眾看來,新生兒長什麼樣子實在不是劇情的重點,就算用同一個嬰兒恐怕也看不出來,但觀眾看不看得出來,似乎也不會影響到日本人的認真作風。
另一部日劇《朝五晚九》(5→9〜私に恋したお坊さん〜)中,最後一集演到男主角貼心地親筆寫信給女主角所有的親朋好友,那些信其實只出現了一幕,但看了官方的twitter才發現,那些信值得激賞的不只有用毛筆寫下的漂亮字跡,就連內容也都不一樣,這也讓我原本在看劇時,覺得這段頗矯情,在發現劇組如此用心後,反而開始自省自己的不細心,對這部日劇的評價再上升。
所以日本生活到底教會我什麼?只要睜大雙眼,學會傾聽,換個角度觀察思考,細節無所不在,日常生活也能充滿令人會心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