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日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宣稱,二戰時猶太人大屠殺的罪魁禍首是當時的巴勒斯坦阿拉伯領袖侯賽尼(Haj Amin al-Husseini)。納坦雅胡信誓旦旦說,就是因為侯賽尼在1941年和希特勒見面後,煽動希特勒將猶太人全部「燒死」,才造成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猶太大屠殺。
話才說完沒多久,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很「霸氣」跳出來承擔這一切說:「要為猶太大屠殺負責的仍是我們。」梅婆的一席話,換來世人對德國勇於承擔的讚賞。
就時機點而言,納坦雅胡這席「巴勒斯坦人煽動滅絕猶太人」的論點,是非常「政治不正確」(但以色列人的性格才不管「政治是否正確」這檔事),反而換來外界對以色列的更多反感和批判。用台灣流行的一句話概括就是:社會觀感不佳。
但若從歷史事實來看,侯賽尼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奔向希特勒的舉動,就足以透露一點:二戰時,阿拉伯世界大多靠向希特勒的德意志帝國。背後的原因,其實十分「自利」:拒絕源源不絕的猶太人,繼續湧向巴勒斯坦地區;阿拉伯追求民族獨立和建國。
以巴衝突的一切恩怨,全和大英帝國有關。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背棄對阿拉伯人的「建國」承諾,反倒和法國私相授受,瓜分廣袤的中東地區。尤其是英國,從兩河流域到埃及地區,盡被囊括到其勢力範圍中。
英國背離阿拉伯人也就算了,英國外相貝爾福更在一戰期間,發表了《貝爾福宣言》,鼓勵猶太人回到巴勒斯坦,建立起「民族家園」,是為以色列建國的濫觴。
因此,由英國掌控的巴勒斯坦地區開始出現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在該地定居。一開始,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皆相安無事。但隨著猶太人口的增加,猶太移民與阿拉伯人的矛盾逐漸加劇,爆發多次的血腥衝突,時至今日仍未見緩和。
1933年希特勒掌權後,猶太人在歐洲開始遭逢滅族大禍。自此,前往巴勒斯坦的已不是「移民」,而是「難民」,如同當前的敘利亞內戰的難民。這也是世界近代史中的首波大難民潮。
然而,阿拉伯人也不是吃素的,除了武裝衝突外,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不斷向英國政府施加壓力,要求限制猶太移民。最後,英國開始對猶太人移民巴勒斯坦的數量和購置土地、安家定居作了一系列的嚴格限制。
緊接著,二次世界大戰轟然開打,戰火也綿延到中東地區。對阿拉伯人而言,德國是天然盟友,因為阿拉伯和德國面對著相同的敵人:英國人、猶太人和共黨主義信徒。因此,阿拉伯人自然樂意和德意志帝國合作,隨時準備參戰。
德國也樂見和阿拉伯人攜手並進。1941年5月,為了給中東地區的英軍部隊製造麻煩,希特勒利用阿拉伯人和英國之間的矛盾,煽動伊拉克首相拉希德.阿里率領伊拉克民眾發動起義,對巴斯拉、哈巴尼亞等地發起進攻,直接威脅到英國繼續進行戰爭所必需的石油供應。
《德國1918至1946年外交政策文獻》D系列第13卷中即記載,1941年11月希特勒和侯賽尼的這場會面中,談及巴勒斯坦前途時指稱:「德國堅決支持(阿拉伯人)對猶太人的戰爭。這自然包括對巴勒斯坦的猶太定居點的積極抵制」。
在德國官員寫給侯賽尼的一封信中,亦指出「德國沒有佔領任何阿拉伯領土,德方理解和認可阿拉伯人對獨立和自由的渴望,同時支持清除猶太人定居點」。
當時,希特勒正在策劃一場從歐洲、借道高加索地區,直達伊拉克和伊朗的通道。藉以奪取英國在當地的油田,「英國的世界性帝國就將走向滅亡」;希特勒允諾阿拉伯人「德國隨後的目標,將只是消滅在英國勢力庇護下居留在阿拉伯地區的猶太族群。屆時,侯賽尼將是阿拉伯世界最權威的發言人。侯賽尼的任務就是發動自己秘密籌備已久、阿拉伯方面的行動」。
簡言之,當時的阿拉伯人是真的確信希特勒將會打贏這場戰爭,準備在中東地區裡應外合,透過內部一連串的騷動、抵制英國,支持軸心國;連當時的埃及法魯克國王也不願支援英國,造成英國面對德國在北非的攻擊時,兵敗如山倒。
從侯賽尼和希特勒的對話中不難看出,阿拉伯和德意志帝國的合作,就是一場各取所區的國際政治現實:希特勒想藉由阿拉伯,獲取中東的石油資源,一舉擊垮英國;阿拉伯則藉由德意志帝國的強大兵力,尋求民族獨立和統一,達到建國目標。
這場會談的結果,大都未兌現。只是眾人皆未料到, 74年前「德阿」這場永遠達不到雙方目的的會談,竟再次成為世人鎂光燈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