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蔡曉林
12 月 22,2013
正在腐蝕的城市角落:文萌樓的美麗與哀愁
捷運雙連站儼然已成為遊臺北必去的觀光景點之一,溢出美食與香味的寧夏夜市、據說神蹟相當靈驗的霞海城隍廟,以及熱鬧又有古早情味的迪化街,總是充斥著當地與觀光的人潮,爭先恐後地搶購各式各樣的特色商品。在這紛紛擾擾的老式街道、正在剝落的老建築、西式教堂以及熙熙攘攘的人群之間相互穿梭,不禁感受到同樣是台北,卻與台北101、中正紀念堂、故宮博物院有那麼一絲不同的風味的氣息,彷彿走入了早年郭雪湖的畫作,...
司法人權
,
社會安全
侯腦
12 月 22,2013
耶誕夜‧ 東海教堂 ‧ 同志婚禮
唯一篤信的,是愛情;能夠償還多年來的苦痛,是婚姻。 「我們都活在同樣一片蒼穹之下,多麼不同的不同都不會成為彼此的差異。」那是我體認了同志朋友的苦痛後所領悟的一句話,也成為這次【我讀東海 ‧ 我挺同婚】系列活動的一個楔子。這個社會在非異性戀者的身上刺上了二等公民的紋身,他們隱藏著,就像用衣物遮蓋刺壞了的刺青一樣,不敢表現,也不願多說明。 11月29日台灣基督宗教大學校院聯盟(...
林濁水
12 月 27,2013
【華山論劍】 凍結台獨黨綱?真是奇談怪論
26日民進黨舉行最後一場華山會議,討論的題目是《新世界觀下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會議中途主席柯建銘突然發送一份書面文件,主張民進黨應該宣告凍結《台獨黨綱》,事出突然,大家都非常意外。當主席的柯建銘強調他提這個建議,純粹是個人的想法,但是由於柯的身份特殊,柯的建議書又特別引用了蘇主席「沒有必要再回過頭去搞台獨」的一段話,因此,儘管我相信這件事恐怕就真的是柯總召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突兀行為,...
蔡亦竹
12 月 28,2013
【時事想想】燃燒的聖堂----日本的靖國神社問題
世界上,應該很少有像日本東京靖國神社這樣,會引起國家規模爭議,但爭議的原因卻是「政治」的宗教設施了。簡單來講,中國、朝鮮(南北都一樣)和在台灣的一部分人士以外,似乎很少國家對靖國問題有這麼大的反應。日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再次參拜靖國神社,果不出所料,一堆「軍國主義復活」之聲,果然又此起彼落。 簡單來說,很多人對靖國神社的看法,就是「軍國主義的象徵」。不過很有趣的是,那為什麼「忠烈祠」...
文化研究
蔡亦竹
1 月 05,2014
燃燒的聖堂(二)再論靖國神社與A級戰犯問題
靖國神社對日本人的影響,信仰部分遠大於政治的部分。就算在日本國內有政治作用,也是因為固有信仰被國際政治、尤其是戰後處置再次「內政干涉」的問題。很多人,包括中國和朝鮮半島,一直強調的是「因為靖國神社裡祭祀了A級戰犯」,所以他們才會認為首相參拜是對軍國主義的歌頌。很多人提出德國在戰後的反省,重點要講的就是日本「死性不改」。 好的,我們暫時用「A級戰犯是戰爭元凶」的前提來思考吧。回頭想想...
電影戲劇
許佑生
1 月 14,2014
一場文學與人生的革命──《孽子》三十年
我跟白先勇先生的小說,有一個特殊巧合的初遇。他的《寂寞十七歲》初版於1976年,我到了隔一年十七歲生日前一天,在書店看到愛不釋手購買,特意在封面後空白頁寫下:「當歌當舞當暢懷,寂寞十七明日來」。 彷彿我有預感十七歲後,在那保守年代裡,會孤單寂寞的機率很高,才寫趁著能跳能舞能歡樂,就趕緊把握吧。《寂寞十七歲》收錄十七篇短篇小說,不少若非直接,就是間接糾纏著同性戀的情與欲,我早熟而自知性傾向,...
周孟涵
1 月 16,2014
【時事想想】我們要紀念什麼歷史?回應成大校務會議對南榕廣場議案的討論
去年11月底校方委託給學務處辦理的成大新廣場命名投票,本意是希望藉學生提名再由教職員工生投票,以第一高票作為新廣場名字。結果由學生提名出的南榕廣場在3500多張的有效票中,獲得900多張以最高票當選,事後校方以「事前沒有規範」的理由,如代表性不足、投票率過低等藉口拒絕使用「南榕」這名稱。 隨後在學生爭取下,校方才在12月25號校務會議重新委託學務處,照校方既有程序提交主管會議討論,...
蔡威逸(Wii)
2 月 27,2014
寫在227 我e阿母生日之前夕
2月27日是《勿忘台灣・落花夢》的作者:張秀哲先生的忌日。 圖片來源:衛城出版社 第一次看見這個名字是在公館的五南書局地下室,隨手翻到了一本書,封面的男人意氣風發地叼著一根菸;那是張秀哲先生,或應該說是二二八事件之前的張秀哲先生。 張秀哲先生家境優渥,父親是礦業大亨:張聰明,膝下僅張先生一子,故極盡培育之能事,...
Mattel
3 月 12,2014
【時事想想】中國老大哥正在監視你
新戶政系統屢屢出包,戶政資料更新速度慢死人,不少網友就開玩笑,應該是轉包給中國網路公司的結果。網友笑稱,中國為了掌握台灣戶政,所以中國網路公司裝了後門,戶政資料更新時,同步傳回中國的主機備份後,再回傳台灣;所以「新」戶政系統這麼「慢」是可以理解的。原本這只是網友的玩笑話,不過現在看來可能是真的。 國安局在3月10日只能向國會提出的機密報告:「國家情報工作暨國家安全局業務報告」,...
蔡曉林
3 月 14,2014
【想想看電影】那是最惡劣的年代,還是最美好的年代?──初探從《賽德克巴萊》到《KANO》中的殖民反思
近期課綱微調的議題炒得轟轟烈烈,在尚未上映前,以日治時期為背景的國片《KANO》也被熱烈地討論。有人從預告片中質疑本片是否過於親日媚日,把被殖民的一九三零年代再現得過於美好,也不少人將本片與導演馬志翔、監製魏德聖的另一部日治時期歷史電影作品《賽德克巴萊》相互比較其中的殖民歷史,尤其是片中如何再現日治時期的形象,更是觀眾關注的焦點。 首先,《賽德克巴萊》...
‹
…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