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佐瑪
1 月 02,2014
中華民國到台灣:本土歷史脈絡的斷裂與缺席
從張懸在英國攤開國旗,到甘比亞宣布斷交,「中華民國」這個老骨頭近來可睡得不太安穩。 回想過去求學時期讀的歷史,中華民國的建立是多麼的艱辛與偉大。國父領導革命推翻滿清、反袁、剿共、抗日、遷台以反攻大陸...字字句句寫著國民黨如何辛勤的為中華民族守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但革命的煙硝早已散去,竊據大陸的「共匪」已經在世界上穩固的豎立起五星旗,對於外國人心中的「中國(China)」,...
有樂
1 月 17,2014
【時事想想】你的炸彈客,他的聖戰士
下午看到了一則新聞,某大學教授說鄭南榕很像「伊斯蘭的炸彈客」,鄭南榕的故事大家或許聽過,但什麼是「伊斯蘭的炸彈客」呢? 基本上,我們的大學教授,其求學的經歷,除了土博士以外,大概不是留學歐美,就是留學日本,至少我還沒聽過留學阿富汗、伊拉克或是非洲、南美洲的。也因為如此,我們的老師在接受了西方的學術訓練後,有時候也就順便接受了西方的價值觀念,甚至是西方的宗教。所以對他們來說,「中東」(...
張智程
1 月 17,2014
【京都想想】從南榕廣場談起:京都大學的台灣人留學史──傳承「自由學風」與「反抗精神」
明治時代創立於日本千年古都的京都大學,除了囊括六座諾貝爾獎傲視日本以及世界之外,更以自由的學風與反抗的傳統馳名,從戰前作為左翼反法西斯學生運動的大本營、到戰後成為六零年代學生運動的主要根據地,自由反抗的傳統至今代代於校園中傳承:校園中到處設立著學生抗議看板、工會的抗議與選舉文宣;六零年代被學生占領後至今仍然由學生完全自治的社團空間「西部講堂」,是日本搖滾樂的發源地之一;每年遭到學生惡搞的校長銅像...
陳牧謙
1 月 18,2014
【時事想想】評成功大學王文霞教授的發言:一個歷史學的、伊斯蘭研究的觀點
成功大學歷史系的王文霞教授於校務會議的發言中,將鄭南榕與自殺炸彈客等相比等譬喻,於音檔和逐字稿披露後引起輿論關注。而鄭南榕基金會已對其言論發佈聲明。身為歷史學、伊斯蘭文化研究的學生,王文霞教授的言論從專業的角度而言,並不符合歷史學之價值與伊斯蘭研究之常識:其對於事件脈絡的刻意忽略、錯置,歐洲中心論的心理,加上對於不熟悉的伊斯蘭文化理解有誤,草率地將鄭與自殺炸彈連結指陳,在在令人懷疑其發言時,...
李知了
1 月 29,2014
【時事想想】黑箱課綱 杜撰史觀
教育部十二年國教課程審議委員會,在昨日(27日)「微調」了高中國文與社會領域課綱。不僅「中國」變成「中國大陸」,將「台灣」與「中國大陸」視為中國的一部份,更將原本以台灣為主的史觀,變更為以中國為主的大中國史觀。而且,變更的文字比例高達34.6%;不過,教育部依然堅稱這是「微調」,也不願意公布委員會記錄。 政治上的「微調」,早在馬英九一上台就開始。馬上台伊始,...
米那娃之梟
2 月 03,2014
青年關心政治的必要──一點觀察,一些思索
在這個不快樂卻又深感沈悶的日子裡,年輕人的關心公共議題,參與政治總是令人興奮期待。不論是新興起的所謂公民運動,或是大學生的提鞋怒擲惡官,都引人拍手叫好,也深感慶幸有人挺身而出。 而看看國外的經驗,二十出頭而未滿三十歲卻當選議員的例子不乏其人。當然,這類人不乏因係出身政治世家,作為政治勢力的延續者而當選。近鄰的日本就有很多這種例子。但其實,更值得注意與深思的是,除此之外,...
政黨政治
,
社會安全
李柏鋒
2 月 13,2014
【時事想想】在台灣的政府機關,老闆要幫員工加薪只能違法?
上班途中,習慣性的打開手機閱讀今天的新聞,沒想到卻看到熟悉的照片,邵廣昭老師上媒體是常有的事情,畢竟他是台灣最權威的魚類學者和海洋生態專家,但是這次卻是因為被起訴而上新聞: [新聞]:中研院執行長 詐薪給助理 不忍屢加班領嘸22K 騙67萬起訴 [新聞]:下屬不能領加班費 上司詐薪補助 [新聞]:中研究執行長 詐領薪資補貼低薪助理 ...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謝耀文
2 月 15,2014
跳脫歷史課綱的台灣電影──大稻埕
前一陣子「進擊的巨人」紅透半邊天,作者利用巨人的入侵來諷刺人類面對威脅時的保守和愚蠢實在是精采。之後因為動畫的畫風和節奏感,把這部作品受歡迎的程度推向了另一個高峰。不過進擊的巨人這部漫畫有一個為不少人詬病的缺點,那就是畫得實在太醜了。在動畫版出來之後,原作者諫山創還自嘲自己的畫工實在是不夠格。 在電影院看完大稻埕之後,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這件事。如果進擊的巨人的畫工那麼差,...
林彥瑜
2 月 17,2014
虛幻的聖堂──日本「公投」重啟核電背後的真相
今年東京的雪來得特別晚,但在2014年2月8日,日本東京的天空卻突然一口氣降下了16年來最大的大雪,都心積雪超過27公分,交通事故不斷,超過五人死亡,電車停駛、活動停擺,東京人面對這場雪,措手不及。 然而在這場近乎災難的大雪之中,舉辦了一場選舉,而這場選舉的結果,似乎正將日本導向另一場災難。 前東京都知事豬瀨直樹(「知事」相當於台灣的縣市長),...
孫有蓉
2 月 23,2014
回應:政治何以不能定義為鬥爭、鬥爭、鬥爭
日前閱讀【週日想想】所刊載的一篇文章:政治就是…鬥爭,鬥爭,鬥爭,略有歧見,試論以求相輔相長。 以「鬥爭」定義政治,這個論點並沒有標新立異也遵循了特定理論傳統,馬克思當是談論鬥爭中最為知名的一位思想家。然而,我對於此篇文章的疑慮並不在於將「鬥爭」描繪為政治最核心的動力,而在於文章中保留了將鬥爭從手段化約為目的的空間,而使得這個論述產生也許並非作者預期的理解與詮釋。...
‹
…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