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曾明財
8 月 08,2015
【眷村想想】 兩個棒球國手
一般來說,台灣人迷棒球,外省人則瘋籃球。在光大新村,棒球卻是許多小孩子的最愛,因為眷村出了兩個國手,我們從小就為兩人比賽加油。 老爸常帶我到台中棒球場看比賽,尤其當年「民聲盃」棒球賽盛況空前。台灣少棒威震美國威廉波特,全國各地民眾深夜觀看電視實況轉播,村內一樣宛若不夜城。 1968年,日本巨人職棒到台灣春訓,在台中棒球場練習時,我跟著老爸在現場,親眼目睹王貞治和長島茂雄伸展身體及揮棒...
寇謐將(J Michael Cole)
8 月 21,2015
2016大選:別打焦土泥巴仗
距離明年的投票日還有五個月,可是很不幸,這場總統大選已經越來越像是去年11月29日台北市長選舉的翻版了,其中一方陣營肆無忌憚地為對手羅織罪狀,把整場選戰變成了一場抹黑汙衊的愚蠢罵戰。但這個戰術失敗了,中國國民黨因此把首都輸給了一位政治素人,最重要的是,勝利者還是一位獨立候選人。對於台灣民主政治很悲哀的是,執政黨看來在2016年大選又要重施故技了,而且這次它還要加碼,更選在一個全國國民理應力求團結...
電影戲劇
廖志峰
9月 06,2015
簡單過生活──電影《小森食光》的一點感想
原本以為看完電影《小森食光》之後,很快就會忘了,但是電影中四季分明的景色,悠緩的生活步調,卻一直把我拉回電影中的世界,難以忘懷。這部電影原先吸引我的是以鄉村生活為主題的料理食譜,整部電影看下來,我發覺,原來脫離生活體驗的美食滋味,平淡無奇。 《小森食光—夏秋篇》及《小森食光—冬春篇》是很小品的電影,改編自日本漫畫家五十嵐大介的作品,由於選角出色,洋溢著一種清新氣息。...
歷史書寫
Mattel
9月 07,2015
【島嶼邊緣】連戰從未背棄過連家
連戰前往中國參加九三大閱兵,對於外界的批評,連戰辦公室發表聲明表示連戰沒有對不起國民黨、沒有對不起中華民國、也沒有對不起國人。若翻閱連家在台灣的歷史,是否對得起國民黨等等,可能見仁見智;但連戰的行為,應該算是對起得連家從日本統治時期以來的家風吧! 台灣連翹載明御用文人與半山集團賣台醜態 《台灣連翹》是作家吳濁流的部份自傳,《台灣連翹》...
曾明財
9月 12,2015
【眷村想想】 我的少男時代:L和他的瑪莉蓮夢露姐姐
光大新村改建國宅之前,一村95戶、二村92戶、三村93戶,總共280戶,台灣人家庭佔很少數,加起來不到20戶,在竹籬笆世界堪稱異數。 日治時期,二村原為水湳機場宿舍,戶數不多,都是舖榻榻米的房屋,巷道寬敞,有廣場,還設兩座防空洞。1946年,中國空軍第三飛機製造廠遷來台中,二村房舍逐漸擴建。再過三年,為因應大量撤退來台軍人,才又陸續加蓋一村和三村。 戰後,...
寇謐將(J Michael Cole)
9月 23,2015
「理性統派」張瑋珊背後令人不安的關係網
張瑋珊的外貌看來清純無害。她今年24歲,來自雲林,目前在行政院「新媒體」團隊工作,這個團隊是在去年太陽花運動過後由前任行政院長江宜樺設立的。上周末,這名女子成了爭議焦點(註1),因為媒體報導了她接受香港鳳凰衛視的節目專訪,談論「台灣青年如何成為統派」的發言內容,那是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的特別節目之一。更加令人不安的則是她所連結的那群人。 簡單摘要那段訪談:...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陳德愉
11 月 01,2015
【內地想想】 台灣茶的存亡關頭
你常喝茶嗎?是一杯500CC的手搖茶飲,還是一斤動輒上萬的冠軍茶? 台灣的內需茶葉量一年40000噸,這樣的巨量,證明了茶葉早就貫穿了我們的生活。只要是台灣人,沒有不愛喝茶的。無分年齡老少,無分時間早晚,茶可以招待貴客、一人品嚐,也可以隨手解渴,更是我們招攬觀光客來台灣旅遊的項目。 我們是一個茶的國家。茶香美麗島。但是你知道嗎?享譽國際的台灣茶,現在已經瀕臨品牌破產了...
政黨政治
奉君山
12 月 26,2015
別再相信短視的政策紅利了,這會帶來更大的悲劇
朱立倫劈哩趴啦提了一堆政策要扭轉「薪情」,但他顯然對經濟運作的邏輯毫無認識,只懂得拿政治力強制來創造短期的紅利。但這些短期紅利,長遠來說卻會帶來更大的浪費。就拿「通過高階職能鑑定學員,保證平均薪資不低於每月新台幣四萬元」這條來說,我們來談談它會帶來什麼樣的短期紅利和長遠浪費。 我們要先認識到:任何制度都有成本。這裡成本說的不只是錢,還有時間、心力、可能性。擺在個人來說,...
曾明財
1 月 02,2016
【眷村想想】 那些眷村媽媽
1926年出生的李媽媽,陜西人,早年住台中體育場旁的虎嘯新村,後來搬到莒光新城,慈祥和藹。她比李伯伯小三歲,經由朋友介紹,自由戀愛結婚。李伯伯年輕時就是軍官了,隨部隊待過四川、上海、南京、漢口等地,李媽媽當年還沒生孩子,很自由,也因此跟著玩很多地方,漢口就待了八個月。 夫妻1949年搭軍機來台灣時,剛好是農曆過年前。李伯伯後來在清泉崗任職,虎嘯新村眷舍很小,軍人薪水低,三個兒子又陸續出生,...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張博濤
1 月 03,2016
為什麼我們必須把打獵視為一種生業模式
不管是站在保育動物、維繫傳統原住民文化的哪一方,這次的布農獵人事件,已經開啟了一個討論傳統文化、生態知識與西方自然科學、法律等多面向的討論契機。但目前討論仍然限縮於「打獵」這個單一的行為,並未觸及狩獵文化最核心的部分。不論支持或反對這起事件,許多人過於單一化的討論打獵這一個行為;但狩獵絕對不單單只是傳統文化或是傳統生態知識,而是一個龐大的「生業系統」,也是原住民與祖靈、超自然、自然的對話與溝通...
‹
…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