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於夜
12 月 26,2014
【時事想想】從天才部長羅瑩雪看假民主真獨裁
法務部長羅瑩雪於25日在總統府進行專題報告,題目是《民主法治與言論自由》,根據民報報導,羅指出:「網路言論脫序,集體霸凌屢見不鮮,網路言論失控,成為破壞法治的犯罪天堂。」這位天才法務部長甚至要修訂通保法來「抵制網路毀謗的行為」。 閱讀《百年追求》這本台灣民主歷史的書籍,回頭再看過部長發言,不禁感到一股莫名的熟悉感湧上心頭。獨裁者限縮人民權利時,總有許多的招數,...
文化研究
,
社會安全
撲馬
1 月 06,2015
【撲馬想想】資本主義社會下的慈善再思考
最近紅透半邊天的電影《名嘴出任務》,以高成本,卻類似B級片的手法,描繪某美節目主持人去北韓暗殺金正恩的情節。北韓在電影中是一個嚴打資本主義的國家,然而諷刺的是,電影中的金正恩卻被描述成享受資本主義的獨裁者。而當男主角用嚴厲的口氣質問金正恩關於人權與飢荒的事實時,金正恩竟然也以美國大監禁(mass incarceration)為例反駁了資本主義運作下的荒謬。 在觀影中(...
歷史書寫
克里蘇
1 月 06,2015
由西班牙帝國的興亡看台灣
2014年11月底時,有幸參加台大文學院舉辦的伊比利亞─亞洲論壇,討論西班牙帝國在太平洋所曾扮演過的角色。 相較於西班牙帝國在大西洋與美洲殖民地的角色學術著作與研究的汗牛充棟,其在太平洋的角色多侷限於其貨幣八元銀幣(pieza de a ocho,中國古稱多稱為雙柱或佛銀)被廣泛使用於東亞國際貿易之描述,無視於菲律賓曾是西班牙佔據時間最久(1521-1898)的殖民地之一,...
Mattel
1 月 11,2015
【島嶼邊緣】當罷免蔡正元成為事實 不得宣傳就是你的義務
罷免蔡正元通過兩階段考驗已經成案,但是經過國民黨於1994年為保住擁核立委而修訂後的鳥籠罷免條例後,罷免蔡正元還有許多關卡要通過。除了不合理的50%投票率之外,竟然還不得宣傳蔡正元的罷免案;因此,網友為了反制這條不合理的法令,在網路上自行製作「不可以宣傳2月14日罷免蔡正元」的文宣。 時光回到核四激戰的1994年,當時反核與環保團體成功連署罷免台北縣擁核立委林志嘉、洪秀柱、...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
中國問題
李登輝
2 月 02,2015
全球化下台灣的希望與青年的責任
大家好!今天非常高興有機會和各位同學在青獅營見面。尤其是經過去年的「太陽花學運」、「九合一大選」,更讓我看見年青人如何利用科技與知識,監督及促進國家改革的方向。年青人所展現出來的力量,更讓我看見台灣未來的希望,所以我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與你們交換意見。 今天這個「世代對談」課程,我想就「全球化下台灣的希望與青年的責任」這個主題,來與各位同學分享。第壹、我想首先來談這次發生在去年,...
林濁水
2 月 05,2015
【華山論劍】自然獨之三:慷慨激昂的台獨和跳過偉大儀式的台獨
長久以來,台灣絕大多數的民眾都認為台灣已經是一個獨立國家了。最近新台灣國策智庫調查出來的數據是62.3%,不認同的只有28.8%。但是假使你認為主張台灣已是獨立國家的都是泛綠、獨派或自認為是台灣人的民眾,而否定的都是泛藍、統派或自認為中國人的民眾,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回頭看看上面的圖表,首先你將發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民眾,高達72.3%同意台灣現況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教育文化
王怡蓁
2 月 15,2015
動物表演是娛樂還是教育
動物的表演到底是娛樂或是教育?全台灣各地的動物展演場所皆高舉著教育的口號,但從許多動物表演可以發現,這些表演的呈現方式,容易使觀眾對動物的印象僅停留在歡笑與掌聲中,很少能從表演裡學習到野生動物知識,更進一步忽略了野生動物的相關問題。 部分專家學者就指出,這些場所給予動物惡劣的飼養環境,並以教育之名行娛樂之實,呼籲這些動物不應該被當成娛樂的工具。...
電影戲劇
Mattel
2 月 16,2015
【島嶼邊緣】Boys, be ambitious! 史明的革命進行式
有一個小男孩,在1920年代常在台灣國父蔣渭水的大安醫院玩耍,蔣渭水的革命戀人陳甜在當時總是將這個男孩摟抱在懷中,而這個小男孩名字叫做史明。一段好似百年前的大稻埕場景,景象中的歷史人物竟然會有我們熟悉的史明歐吉桑。歷史總是延續的,史明歐吉桑日後的故事,就像蔣渭水與陳甜從事的志業一樣,為台灣前途而奮鬥。 史明本名施朝暉(從母姓),父親是台灣文化協會成員,在父親的影響下,...
環境經濟
林宏燦
2 月 23,2015
農業缺工的真相
我們常常能在台灣的媒體上看到「台灣農業人口老化」、「農村勞力斷層」、「年輕人不願意投入農業」等字眼,許多農政單位或農會人員在受訪時也說道「提升農產品的價格,製造誘因讓年輕人回來務農」,甚至把腦筋動到農業外勞身上。今天台灣的農村確實出現勞力斷層,但是,真正的原因並非這些老人家們所想的那樣。 本人今年33歲,離開醫療界回鄉務農邁入第四年。由年輕人來論述年輕人為何不願投入農業的原因,...
文化研究
藍士博
2 月 27,2015
行動,從理解與認同開始 ——共生音樂節的緣起與展望
二二八共生音樂節自2013年舉辦迄今,已逐漸由原本短暫週期的紀念活動發展成全面的、長期的、例行性的組織工作,這不僅是跨世代的合作成果,更可以見到新一代的創意與活力。雖然「共生」以音樂節為名,但是早在半年前便開始在各大學舉辦228事件相關電影放映會曁映後座談、歷史地景導覽、考前猜題放送與快閃宣傳活動;活動當天現場更有完整的靜態展覽、真人圖書館,以及全台社運議題、團體的聯合展覽。...
‹
…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