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Mattel
11 月 30,2014
【島嶼邊緣】讓嘴砲成真:一場網路鄉民打臉國民黨的選舉
11月29日的選舉結果,思變的選民看到滿意結果,自認充分掌握選情的朝野兩黨,卻是以「想不到」的心情面對結果。傳統的綁樁、地方派系、買票、抹黑攻擊以及砸錢的廣告轟炸,是否可以影響選舉結果,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問號。 選前,民進黨憂心上述的因素決定選舉結果,事實證明毫無影響,除了民心思變之外,網路發揮了關鍵力量。柯文哲說:這是一場網路世代主導的選舉。的確,網路世代有效地反制選舉的抹黑攻擊與廣告轟炸...
文化研究
藍士博
11 月 30,2014
精神錯亂還是兼容並蓄:從行政院文化獎談戰後台灣文化場域的兩種心靈
文化部24日公布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名單,由甫離世的建築人文學者漢寶德先生與兩位資深文人齊邦媛女士、作家余光中獲獎。諸如此類由官方主辦的國家級獎項無疑代表最高的肯定與尊榮,得獎者往往必須有相當的年資,除了專業成就外更需要對社會有著綜合層面的影響。 有趣的是,本屆除了漢寶德外的兩位獲獎者皆來自於文學領域,特別是齊邦媛、余光中兩人在生命經驗、學思歷程、文化意識與行動實踐的同與不同,...
史努比
1 月 05,2015
【開往台灣的慢船】厚道與幽默感:死亡之握和那些鄉野傳奇
台灣政治人物普遍缺乏幽默感是眾所週知的事實,否則馮光遠就不會顯得如此特殊;而許多政客更糟糕的是將所有的嘲諷(parody)都視為惡意,打壓這些嘲諷不遺餘力、賤招盡出,至於他們自己,卻可以無限制的製造種種指控和抹黑。這就是為什麼,前總統府秘書長羅智強近日「死亡之握殺的是人的厚道」一文值得好好探討。 簡單的說,網路、媒體上流傳的馬英九「死亡之握」,在英文裡被稱為詛咒(curse)...
教育文化
鄧旭峰
1 月 13,2015
回應林濁水前輩「年輕世代的自然獨」:台獨是回歸真實歷史後的必然
拜讀林濁水先生於2014年7月25日作品〈年輕世代的自然獨〉後,本人想要從歷史的角度探討為何台獨傾向是台灣的自然,而「統一」或是「不獨」則純粹是外力干涉的短期現象。 今天我們在談到「國家」和「國家認同」時,我們談到的是「民族國家」(Nation-State)這個概念──把一個國家視為文化、民族統一的獨立政治實體。例如說不論漢滿蒙回藏人都是中國人,或是不論紐約州人、德州人、...
柳林瑋
2 月 12,2015
【時事想想】監獄風雲後的獄醫獨白
我目前看診的宜蘭監獄,收容人數大約3000人,是全國超收比率第二嚴重的監獄,僅次於桃園監獄的超收近50%。進入監獄時,會全身搜身,無法帶進任何通訊設備,自然也不可能四處走動查看,因此我能理解的監獄情形非常片面,就是在看診間的一隅。 超收的情況下,大家可以想見,對於受刑人以及監所管理人員,無論是在空間上、物質上都是極大的壓力。受刑人的皮膚病患病比率高得驚人,他們也不是每天有熱水澡洗的...
環境經濟
林宏燦
2 月 23,2015
農業缺工的真相
我們常常能在台灣的媒體上看到「台灣農業人口老化」、「農村勞力斷層」、「年輕人不願意投入農業」等字眼,許多農政單位或農會人員在受訪時也說道「提升農產品的價格,製造誘因讓年輕人回來務農」,甚至把腦筋動到農業外勞身上。今天台灣的農村確實出現勞力斷層,但是,真正的原因並非這些老人家們所想的那樣。 本人今年33歲,離開醫療界回鄉務農邁入第四年。由年輕人來論述年輕人為何不願投入農業的原因,...
環境經濟
mlkj
3 月 25,2015
經濟發展跟民主自由,從來就不需取捨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在前兩天逝世了,他幾乎是以個人意志,讓新加坡以一城邦國家之姿,得以躍升國際舞台。國際社會一般認為,新加坡擁有經濟高度發展、社會秩序嚴明、政府效率高等令人稱羨的優點,但這背後對個人自由的箝制,但往往被高度經濟發展的迷霧給掩蓋。究竟新加坡的「民主」、「自由」是怎麼一回事? 新加坡獨立初期,利用打壓共產黨的理由,箝制人民的自由。隨著經濟成長,演變為一種微妙的模式,...
歷史書寫
王昭文
4 月 05,2015
蔣神年代
1975年4月某一天,前一天的春雨讓空氣顯得清新,可是春假已經快結束,身為小學生,不免陷入憂鬱。突然,聽到大人壓低聲音說話,氣氛有點詭異。 「總統死了?」 「噓!不能說死,要說逝世。」 「誰死了?」我好奇問。 「蔣總統啊!」 蔣總統?他是民族救星、偉大領袖,我們不是每年都為他擺出高高的壽桃塔,恭祝他萬壽無疆?他和神差不多,竟然也會死?當年天真的小學生,...
歷史書寫
傅星福
五月 29,2015
二戰70週年,台灣要有新思維
今年是二次大戰結束70週年,這70年的時間,東亞的局勢已經完全不同。當年在太平洋上廝殺最激烈的美、日兩國,戰後成為西太平洋最堅定的軍事同盟,甚至在今年合作訂定了新版的「防衛合作指針」,美國太平洋司令也由日裔的將領出任;但另一方面,中、韓對於右派色彩濃厚的日本首相安倍預計發表的終戰紀念演說特別關注。同時日本今年新訂定的歷史教科書中關於二戰過程的描述,...
教育文化
劉承寰
6 月 10,2015
臺灣教育系統欠缺什麼,你知嗎?
在台灣受教育十二年,直到去年到加拿大讀大學。雖然目前只在加拿大讀了一年,但在這一年對讀書與教育的看法卻完全改觀。 問題就出在台灣從不培養學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在台灣受教育時,我討厭讀書,更討厭學校保守的風氣,用強迫的方式叫我學習。我們被訓練成機器;對長來說,教育就是背誦,因為只要將課本寫的牢牢記住即可進入好的高中與大學。但教育真該是如此嗎? 剛到加拿大時我看到許多熱愛讀書的學生,...
‹
…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