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與政治》:從黛妃之死看政治人物如何進行危機處理

友善列印版本

「現代人只想看灑狗血的華麗表演,那是我一向不擅長的事」。

「一代王妃」黛安娜的殞落

上個世紀八○年代,全世界最具魅力也最知名的女人,當屬英國王妃黛安娜(Princess Diana)。有著無懈可擊美貌的黛安娜在一九八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嫁給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Prince Charles),那場世紀婚禮,猶如童話般夢幻,讓她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女孩,一躍成為全球偶像。在台灣,任何一個六年級以上年紀的人,應該都還記得黛安娜王妃的絕代風華與她戲劇般短暫的一生,讓人不勝唏噓!不過,也因為英年早逝,讓黛安娜的美麗,永恆地留存在人們的記憶中。

「黛妃與女皇」,英文原名為The Queen「女王」,是比較貼近劇情原意,實際的故事主線是落在黛妃車禍驟逝後,女王與王室的反應。但,中文的片名反易誤導這是一齣描述黛妃與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婆媳間互動的戲劇。此片最大的挑戰是女主角為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扮演這樣一個廣為世人熟知、世界最有權勢,且還在世上的女人,演員的壓力可想而知。然而,這個角色在英國資深女星海倫‧米蘭(Helen Mirren)精確細緻的詮釋下,不但外貌舉止維妙維肖;在心理的表現上也呈現出王室難以親近的威嚴。而最精彩的是,在力求人物高度相似的同時,也讓人理解到這些不近人情的舉動背後的情感與原因,不慍不火,不討好也不醜化,讓角色的生命力與力量感染觀眾。她的精彩表現,除了拿下二○○六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也橫掃了當年所有重大影展的演技獎項。據說海倫‧米蘭因為演得太好,英國女王還特別邀請她到白金漢宮共進下午茶。

但是本片最令人推崇的是它並不是想藉此臧否英國王室。它極力去還原當時英國女王面對黛妃之死的真實情感,以及她為何有如此的反應,讓人們去了解身為女王,她所受的教養與維護王室尊嚴的努力,縱然這些她所珍惜的原則,已經不符現代潮流。

值得一提的是,「黛妃與女皇」的編劇彼得‧摩根(Peter Morgan),同時也是「最後的蘇格蘭王」(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的編劇,「最後的蘇格蘭王」描述的是烏干達獨裁者伊迪‧阿敏(Idi Amin)的故事。同樣地,在角色的剖析上,透過阿敏的成長經歷與生、心理疾病型塑阿敏的人格特質,以及如何影響到他的決策。就如「黛妃與女皇」一樣,這齣電影也讓非裔演員佛瑞斯‧惠特克(Forest Whitaker)因阿敏一角,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由此可見彼得‧摩根在角色撰寫上的深厚功力。

皇室與民選政府的扞格   

對修習政治學的學生而言,「黛妃與女皇」是一部了解內閣制國家民選領袖(首相)與虛位元首(女王)如何互動的電影,也是一部觀察國家領導人如何處理政治危機的佳作。本片主要是描述英國王室,尤其是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面對廣受人民愛戴的黛安娜驟逝後的回應;同時也對應當時新任首相東尼‧布萊爾(Tony Blair)如何處理這位人民的王妃的喪禮。女王與首相,一個是世襲君王,一個是民選首長,兩人因為對人民反應截然不同的認知,讓兩人的政治聲望有著天地般的差別。尤其是英國王室,差點因為對黛妃的冷漠,讓這個延續近千年的盎格魯‧撒克遜(Anglo-Saxon)皇權的存廢再度被拿出來討論;而年輕的首相布萊爾,因為此事應對得宜,個人支持度大幅上升,讓他的首相之路有一個很好的開始。政府的危機處理,不單是處理危機的本身,有很大的一部分必須回應民眾對事件的感受,尤其是民主國家,政治首長都是民選產生,妥善掌握民意流向,藉著良好的溝通,反能將民眾的信任度轉換成施政的後盾,因勢利導,不但解除危機,同時也能推高個人的滿意度;反之,則是人民對政府的信心危機,連帶地對政府的行政能力產生質疑。

筆者還蠻喜歡電影一開始的場景設定,女王優雅挺直地端坐高椅上,紋風不動地讓畫師描繪她的肖像,但她眼神冷漠地看著電視報導年輕的工黨領袖布萊爾贏得首相大選的報導。

女王一邊看著電視報導,一邊與畫師聊天。

畫師:「我沒有投給布萊爾先生,因為英國已經失去許多優良的傳統……」

女王:「顯然你不是現在改革派?」

畫師:「當然不是!因為英國已經失去許多優良的傳統……」

女王:「我很羨慕你可以投票……樂趣來自能偏向某一方……」

畫師:「是的,您身為一國之后,很多人都忘了您沒有投票權……」

女王:「沒錯!」

畫師:「但我不會為您感到遺憾。您也許不能投票,但這仍是您的政府。」

畫師的回答似乎深獲女王的心,女王面帶驕傲地:「我猜這值得令人安慰。」

這幕戲只有短短幾分鐘,女王與畫師間也只有幾句簡單的對話,但呈現出來的氛圍是女王對布萊爾的工黨贏得大選的漠然,彷彿外面世界的變動與王室毫無關係。她仍然像她的祖先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一樣尊貴莊嚴,但很諷刺地,這些王室的驕傲與傳統,在不久之後卻要彎下腰來尋求布萊爾支持,甚至要面臨王室瓦解的挑戰。

最老牌的代議民主國家

英國是代議制民主制度的發源地,早在公元一二一五年,約翰王(King John of England)在封建規則要求下,簽署《大憲章》(Magna Carta, the Great Charter),同意限制王權、尊重諸侯、議會制度隨後出現;到了公元一六八八年,英國國會罷黜信奉舊教的詹姆斯二世(James II),改立其女瑪麗二世(Mary II),第二年恭迎瑪麗及其夫婿奧蘭治親王威廉爵士(Willem III van Oranje)入主英國,促其簽署《權利法案》(Bill of Rights):確立國王統而不治之地位,史稱光榮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此後,英國的政治就一直處於王權與貴族之間保持平衡的狀態(議會民主),政黨也開始出現。最早的輝格黨(Whig)與托利黨(Tory)到十九世紀演化為兩黨:自由黨(Liberal Party)與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二十世紀初工黨(Labour Party)成立,並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取代自由黨的地位,此後工黨與保守黨的交替執政就一直是英國政治的常態。

雖然,英國民主政治起源於貴族向王室爭取平權,也只保障了貴族的參政權。但在一八三二年、一八六七年、一八八四年,國會漸次推動三次改革,將選舉權範圍逐漸擴大,最後所有成年男性均擁有投票權,一九一八年之後,女性也有了投票權(本書的另一部電影「女權之聲」將介紹這個主題),英國成為民主政治最成功的典範。英國代議制要能成功運作的關鍵在於,國家元首(國王或女王)與民選首相之間都必須謹守分際,建立一定的信任感,任何一方過於強勢的作為就可能釀成政治危機。

在布萊爾當選首相之前,英國已經由保守黨執政十八年,其中鐵娘子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執政期間,不僅帶領英國贏得了福克蘭戰爭,還大力推行國營化企業私有化政策,並與中國簽訂交還香港的聯合聲明,是二十世紀連任最久的英國首相,有「鐵娘子」(Iron Lady)的美譽。而她的傳記電影片名就叫「鐵娘子」,由美國影星梅莉‧史翠普擔綱主演,還以此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殊榮。

工黨出身的首相布萊爾,其所代表的政治文化不僅與之前的保守黨政府完全不同,更與英國王室形成一個極大的反差。他是英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首相,當選首相時才四十四歲,他善於表達,不拘謹並富現代感,一直廣受媒體與人民歡迎,而他的妻子雪莉(Cberie Blair)則是廢除王室的支持者。這樣出身的兩人與對於講求儀節、身段的英國王室格格不入,可見一斑!

講求儀節身段的英國皇室

接下來劇情安排了一段布萊爾上任第一天,夫妻首次單獨覲見女王的情節。這段充分展現了這兩個不同世代與出身的人,第一次面對面接觸時的不安與尷尬。

在接見布萊爾夫婦之前,女王與其扈從對布萊爾的教育背景評論一番,對其家庭教育頗不以為然,同時也對布萊爾妻子雪莉生硬的宮廷禮儀嘲諷了一番。而布萊爾夫婦這邊也是心懷忐忑,他倆打從一進白金漢宮起,宮廷禮儀官就不斷地耳提面命,教導著如何稱呼女王、如何對女王鞠躬握手、絕對不能背對女王……等,那多如牛毛的儀節規矩。他倆面面相覷,雪莉對著布萊爾做鬼臉,大感不以為然。

這些宮廷禮儀,令人想起另一部探究二戰時日本天皇責任的電影「日落真相」

(Emperor)。當時,道格拉斯‧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覲見日本天皇,也被要求不得與天皇握手或碰觸、不得直視天皇的眼睛、不得踩到天皇的影子……等繁文縟節。東西方文化雖不同,但維持王室儀節的要求還都蠻一致的。

在這場女王與首相的會面中,女王對這位新首相擺足了威風。一見面,她就倚老賣老地對布萊爾表示,她歷經了十位首相,第一位首相是邱吉爾,在邱吉爾的指導下,她從一位羞澀的少女,成為一個能夠妥善執行憲法賦予她的職權的女王,希望她這幾十年來的經驗,能給予政府建議、指導與警告。年輕的布萊爾雖然挾著民意當選首相,但在這個君主立憲的國家中,他也只能屈膝單腳下跪,要求女王下令授權他組成新政府。布萊爾屈膝請求女王授權其籌組新政府的小動作,正說明了整個君主立憲制的精髓:王室保留了形式上作為國家元首的尊榮,但並沒有選擇首相的權力,只能被動地任命國會多數黨領袖組閣;首相雖然由人民直接投票選出,但仍然需要國王或女王的「加持」,才能開始治理國家。

但女王的威風在短短的四個月內,因為黛安娜王妃的殞逝,面臨了進退維谷、狼狽不堪的處境。黛安娜這位深受英國人民愛戴的王妃,雖然在前一年(一九九六年)就與查爾斯王子離婚,但是她的魅力驚人,一直為全球矚目。她的一舉一動、戀愛故事是狗仔隊追逐的焦點,而她精彩的花邊新聞,則讓保守的英國王室頭痛不已。

一九九七年八月三十一日,黛安娜王妃在狗仔的追逐車隊中,不幸在法國發生車禍,傷重身亡。事故當晚,查爾斯王子要求使用皇家專機探視黛安娜,但是女王以黛安娜已不是王室成員為由,斷然拒絕。但在黛安娜傷重不治消息傳回來後,查爾斯噙著眼淚,向母親請求,女王才勉強同意派送皇家專機接回黛安娜王妃的遺體。

未能及時回應民意的皇室

而在布萊爾團隊,得知黛安娜事故身亡後,幕僚就著手撰寫哀悼黛妃的演講稿,並以「人民的王妃」來定義黛安娜的一生。在當天早上,布萊爾在他自己的選區發表了一場懷念黛妃的感人演講。在全英國人民的一片哀傷聲中,布萊爾的演講,適時撫慰了人民的心,而「人民的王妃」頓時成為各大小媒體的標題,布萊爾成了人民心聲的代言人,布萊爾的民意支持度飆漲到最高點。

而在英國王室這邊,仍然堅持著黛妃已經是外人,王室沒有理由為其死亡發表任何聲明,也無意為黛妃舉辦任何公開的喪禮,甚至為了安撫兩位小王子喪母之痛,決定離開白金漢宮,前往貝爾摩勒宮打獵。

首相支持度上升與王室聲望下降,看似兩個無關的發展趨勢,但布萊爾卻在此時決定開始對王室施壓,要求女王正視外界對黛妃之死的哀悼之情,即使不能完全認同外界的看法,至少要擺個樣子出來。

從這個變化可以看出,民選政府與王室的關係絕對不能只是「相敬如賓」,在危機處理時反而更像是「命運共同體」。如果王室聲望持續下降,面對壓力的反而是首相:因為只有他是人民選出來的。如果民意要求罷黜王室,他是否要處理?如果處理不當,其執政基礎就可能動搖。在多數內閣制國家,反對黨可以藉由發動倒閣來撤換首相,因此只要民意動向有利反對黨,就可能出現倒閣。對布萊爾而言,要求女王正視黛妃之死並做出回應,不僅是為了挽救王室聲譽,也是挽救自己的政治生命。

黛妃的驟逝隨著時間,逐漸展現其在世界的影響力。各國政要紛紛發表了對黛妃的惋惜與不捨,而白金漢宮外對黛妃致意的花束,從四面八方湧來,英國人民對黛妃逝去的不捨,溢於言表。但王室對此變化仍是不知不覺,依舊認為以黛妃的身分,應以私人喪禮下葬;但布萊爾政府為了回應民意,決定應舉行如王室般盛大的公開喪禮。

新政府的決定,無疑是給女王難堪。當祕書向女王報告,新政府仍決定要為黛妃舉辦公開喪禮,而且還是以如同皇太后般的規格舉辦。此幕最精彩之處是飾演女王的海倫‧米蘭表情的變化,當她聽到祕書支支吾吾的報告,女王頹喪的表情,完全不同於電影一開始的驕傲自信,海倫‧米蘭將女王那種必須自我克制的失落感演得絲絲入扣。原來,女王最引以為傲的皇家尊嚴,如此禁不起民意的挑戰,她甚至不能移動在白金漢宮前,堆積如山的哀悼花束。

不過,公開的葬禮仍然無法平復人民的情緒。人民對於王室對黛妃的死不聞不問,毫無作為感到憤怒。他們認為王室冷血,推崇黛妃才是人民的國王、王后。他們甚至要求,白金漢宮應該降半旗悼念黛妃。但實際上白金漢宮的旗子僅表示女王在宮內,如果不在宮內就不會升旗。這面旗子從沒有降過半旗,溫莎王室四百年來就算是國王或女王駕崩也不會降半旗。電視媒體將王室塑造成冷血怪獸,黛妃則是王室冷酷體制下的受害者。但此時,布萊爾反而同情起女王,他對於人民、媒體的無限上綱地扭曲女王感到荒謬。畢竟這個在位五十年的女王,貢獻她的一生給英國,是她帶領英國走過二戰的陰影。

面對媒體排山倒海對王室質疑的聲浪,布萊爾不得不出面勸說女王應該回到白金漢宮面對人民,對黛妃的死致意,以平復人民的哀傷。但是女王認為,人民的反應完全是媒體的煽風點火;她相信,英國人民最後會選擇平靜地在私底下默默哀悼。平靜與尊嚴,才是英國人的本色。

雖然女王面對布萊爾的請求,不假以辭色。但在片中,導演安排了整齣戲中最詩意與感性的一場戲,來表現女王心情的轉折:

女王在打獵的途中, 因為吉普車拋錨,而陷入河中,在一個人等待救援的時候,她暗自啜泣了起來。在她哭泣的同時,一隻有著十四個叉點巨大鹿角的公鹿走進她的視線,她不禁驚嘆起牠的美麗與雄偉。突然遠處響起一聲槍響,女王急著叫公鹿快跑,公鹿成功逃脫,女王鬆了一口氣。布萊爾再度急電給女王,要求女王必須盡快回到倫敦,因為有高達七成的民眾認為,女王已經危害到君主制度。最後,女王終於決定回到白金漢宮面對人民,並發表演說。但同時間,她發現那隻她在河邊遇到的公鹿被射殺了,她急忙地找到獵戶,並看到那隻有巨大鹿角的皇家公鹿被砍下頭,預備做成標本的屍體,而射殺牠的是一位由倫敦來此做客的銀行家。

這場戲充滿著想像與隱喻,發人深省。那隻美麗又雄偉的皇家公鹿可以視為是皇權,過去在皇家的獵場,只有貴族才能競逐,但牠現在卻被做客在山莊中的平民資本家所獵殺,象徵著皇權終究要殞落在平民百姓的手裡。同時,也可視為在這場媒體追逐的遊戲中,王室終究是被追逐的獵物,難逃一死。

最佳危機處理典範

從布萊爾要求女王對黛妃之死公開表達哀悼之意,到王室最終順應民意回到白金漢宮的過程,剛好就是一則典型的危機處理範本:決策者必須在危機出現之後設立停損點,避免媒體及民意的渲染讓危機擴大,並且找尋出合適的解決方法。

當女王車隊回到白金漢宮,她緩緩下車,走入圍繞著白金漢宮的花海中,仔細看著人民哀悼著黛妃的卡片,她面無表情地看著卡片上,人民寫給她的惡毒語言,女王自始至終不發一語。對於她對人民致詞的講稿,縱然被布萊爾的幕僚修改,她也完全接受;但可以看得出,女王對於這一切仍然不能接受,她的妥協,僅僅是想安撫人民的情緒,挽救王室岌岌可危的支持率。

在電影最後,布萊爾再度到白金漢宮向女王報告國情,兩人回憶起黛妃去逝那一週發生的種種,布萊爾尷尬地向女王道歉,表示當時無意操控女王的作為。女王驕傲的回應:「完全不會!」但女王也明白表示,她一直無法理解當時發生的事,她過去從沒被人民那麼痛恨過,她感嘆現代人只喜歡灑狗血的華麗表演,而那是她一向不擅長的事。她寧可把感情藏在心裡,她以為這才是人民所要的女王,一個不灑狗血,不作秀的女王,而這也是她從小所受的教養。不過,女王也警告布萊爾,過去媒體對她的羞辱,總有一天也會換成他,而且那一天一定會無預警的來到。

本片推出之時(二○○六年),適逢英國各界開始討論王室是否有繼續存在的必要。查爾斯王子的緋聞、其他幾位王子、公主結婚又離婚的花邊新聞,讓王室飽受批評,外人無法理解英國這個全球最老牌民主的國家,為何還要讓人民花錢供養王室。不過,多數英國人仍然對君主制忠心耿耿: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在二○○八年委託民調機構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約百分之七十八的民眾認為,英國應該繼續保有王室;百分之八十的被訪者則認為,英國在三十年內應該繼續實行君主制。這樣的高支持度,無疑與伊麗莎白女王的努力有關。在過去六十五年來(一九五二年即位),女王在英國人心目中,一直是國家團結的象徵,其端正品行、節制有禮的形象,成為英國的最佳典範。即使和黛妃光芒四射的形象有如天壤之別,從電影中也可看出王室成員生活有點不食人間煙火,但女王的智慧與能屈能伸的危機處理能力,仍然讓人折服。這種在特殊環境下孕育出來的國家元首特質,或許是英國王室制度能歷經數百年而能不墜的真正原因。

書名:電影與政治

作者:陳牧民、陳鳳瑜

出版社:五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年10月28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