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李政亮熱門文章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7 月 08,2023
【影像內外】《梁山伯與祝英台》外一章
今年是《梁山伯與祝英台》(底下稱梁祝)上映60週年紀念。1963年香港邵氏李翰祥導演所執導的《梁祝》在台灣上映,首輪上映62天,引燃黃梅調電影的熱潮。 《梁祝》在台灣電影史當中的定位,一是冷戰結構下的產物。以「自由中國」自居的台灣,為顯示海外中國人心向台灣,對香港「自由影人」(支持台灣的電影人)給予拍片的政策優惠,製造誘因讓香港電影以台灣為市場。當然,既有誘因也有交換條件,...
電影戲劇
李政亮
3 月 17,2022
【影像內外】中影首部台日合作電影《秦始皇帝》始末
1960年代台灣與日本電影合作不在少數,按照日本學者赤松美和子在〈1960年代台灣電影的日本再現〉(1960年代の台湾映画における日本表象)一文當中的統計,共計40部,中,官方4部,民間36部。這些合作拍攝的電影當中,影像大多已不可考,倒是《秦始皇》(日文片名《秦·始皇帝》)、《金門灣風雲》(日文片名金門島にかける橋)與《海陸空大決鬥》(日文片名カミカゼ野郎真昼の決斗)...
電影戲劇
李政亮
6 月 20,2023
【影像內外】消失的電影公司:林茂生擔任董事長的台灣電影戲劇公司
1945年12月出版的《政經報》上,出現一則廣告:「電影配給 戲劇排演 台灣電影戲劇公司 董事長林茂生 專務董事楊景山 台北市榮町」。《政經報》是日治時期的律師陳逸松1945年10月25日開始發行的刊物。至於廣告文案中的董事長林茂生,他在戰後初期台灣的重要性無須多說。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一般對於林茂生的認知,多集中在台灣第一位留美博士、台大教授、《民報》社長、二二八事件受難者等。...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7 月 23,2023
【影像內外】兩位原住民少女之死:《莎韻之鐘》與《花蓮港》
如同何義麟在〈戰後台灣抗日運動史的構築:以羅福星的事蹟為中心〉(戦後台湾抗日運動史の構築─羅福星の革命を事績を中心に)一文當中所指出的,戰前的日本殖民政府與戰後的國民黨政權,不約而同運用國家之力,推動其所欲的愛國教化內容。 就電影來說,日治末期的《莎韻之鐘》(1943)與戰後初期的《花蓮港》(1948)恰好是一組對比,代表了殖民政府與國民黨的原住民想像。兩部電影的故事都以原住民少女為中心,...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7 月 28,2023
【影像內外】從夏目漱石筆下的台灣再現談起
夏目漱石,日本的國民作家。1867年出生的他,1890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科,1900年得有機會赴英國倫敦留學。留學生涯因為腦神經衰弱,1903年回到日本並任教於母校東京帝國大學。1907年,他做了一個讓當時的人們震驚的決定——辭去東京帝國大學教職,進入《朝日新聞》成為專職作家。 他的作品中眾多也深受歡迎。曾秋桂的〈兩次海外經驗中交錯出漱石觀看東亞的觀點與台灣書寫〉(...
電影戲劇
李政亮
9月 03,2021
【影像內外】1960年代台日電影合作變奏曲
武漢肺炎肆虐之際,多位日本知名藝人不幸過世,近日是82歲的動作巨星千葉真一。他的演藝生涯當中,以動作片成名,也以此與美國、香港的電影合作,成為國際級演員。其實,千葉真一也與台灣有些淵源,1966年的《カミガセ野郎 真昼の決斗》正是日本與台灣電影的合作,他也親身來台灣拍攝。不過,讓人困惑的是,在網路搜尋這部電影的相關資料時,將會發現兩個中文片名——《白日之銀翼》與《海陸空大對決》,...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李政亮
8 月 30,2013
中國的政治想像與政治小說:官場等於職場(2000s)
2001年,中南大學中文系教授閻真發表的小說《滄浪之水》當中,描述了一位碩士進入單位之後,如何從單位領導原本歡迎的高學歷人才,由紅翻黑打入冷宮,而後又奮力表現重獲重視並且高升的過程。 紅與黑,一切只端看是否依照官場文化與邏輯而行,年輕氣盛的主角忤逆官場陳規,所以跌落冷宮。人到三十多歲之後,漸與世俗妥協,於是順應官場之道力求奮起。然而,在官場浸淫太久,已失去本真,...
運動休閒
李政亮
6 月 21,2018
日本足球Road to Russia:這四年的日本隊(上)
日本是近二十年來才興起的亞洲足球強權,日本足球的魅力在於作為足球後進國,1990年代中期開始J聯賽之後,歷經多年耕耘,旅歐球員大量湧現,十多位球員立足歐洲五大聯賽(主要是中前場球員),德甲是大宗,數量是亞洲之最。此外,日本足協對於普及足球,也有制度性的規劃。就這樣一步一腳印,奮力追趕。 給世界盃32強掌聲 雖然看了不少日本旅歐球員的比賽、U23、U20國家隊乃至亞冠等比賽,不過,...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10 月 06,2020
【日治時期電影史漫談】不只是辯士——詹天馬其人其事研究(上)
提到詹天馬,關心台灣電影的朋友會許會有三重聯想: 一是辯士、二是作詞者、三是意見領袖。 作為辯士的詹天馬,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灣音聲100年」的資料庫裡,可以聽到他講解上海電影《可憐的閨女》的片段,德川夢聲是日本最知名的辯士,詹天馬則被台灣觀眾稱之為「台灣夢聲」,聽過《可憐的閨女》便可知詹天馬並非浪得虛名。 作為作詞者的詹天馬,他與另一位知名辯士王雲峰合作上海電影《...
電影戲劇
李政亮
4 月 18,2021
【影像內外】《愛染桂》變奏曲
受日本電影影響的台語電影不在少數,1964年的《不平凡的愛》便受戰前膾炙人口的《愛染桂》的影響。 《愛染桂》自1938年問世以來,因為人氣爆棚,接續有多個版本的演繹。不過,《愛染桂》雖然大受歡迎,但因當時日本已進入國民精神總動員的狀態,因此《愛染桂》在當時受到官方與媒體的批判,《續愛染桂》(1939)與《愛染桂完結篇》(1939)被迫加入戰爭的元素。值得一提的是,《愛染桂》...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