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李蔚熱門文章
媒體觀察
李蔚
1 月 16,2014
一場媒體論壇 三齣現形記
一場「 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中國明擺著要用六點「共同倡議」操作「以民逼官」的氛圍,衝撞馬政府現行政策。這讓側身論壇的台灣公共媒體首長,公視董事長邵玉銘和中央社董事長陳國祥頓時從新聞工作者成了新聞當事人;加上文化部長龍應台。各自在公眾面前被好好的檢驗了一次! 1.龍應台 在藍營,準確的說應該是「馬陣營」中,龍應台的確是異數:她是唯一在兩岸事務上,不依靠「九二共識」...
主權兩岸
李蔚
7 月 01,2014
國共論壇退場,政治談判當家 ──張志軍訪台現場觀察之二
裝在塑膠袋裡扔出來的白色油漆,不僅K得張志軍的隨扈滿頭滿臉,同時也遮掩了一些張志軍此行中的重要,或者可能是最重要的訊息:在與陸委會茶敘時,張志軍將「兩岸政治談判」的主張端了出來。 這項表述如果放在第一、二天,張志軍至少表面上還春風得意,悠遊自在的情況下,或許還不會這麼刺眼。但偏偏在他講這句話前不到一小時,他才經歷了此行最嚴重的一場抗議。這更加讓人相信,端出這項議題事實上是有備而來,...
文化研究
李蔚
7 月 28,2014
政治,是媒體沈重的成本
網站上,只剩下一篇停刊宣言。所有的報導、文章、圖片、留言在下午五點瞬間消失。香港《主場新聞》,這兩年最重要的新媒體之一,用一種很絕決的姿態向讀者告別。 談《主場新聞》可以從它的命名說起:二零一二年特首選舉的一場電視政見辯論會。當梁振英質詢另一位候選人唐英年時,被唐搶白了兩句,梁振英舉手向主持人申訴時說了一句:「這是我主場」。「我主場」...
主權兩岸
李蔚
10 月 31,2012
華為出沒 注意
102年中央政府總預算目前正在立法院審查,10月16日,國防委員會通過了一條附帶決議,要求「國家安全局應於民國明年五月底前,會同國防部和相關單位,針對何種關鍵性基礎設施不宜開放讓大陸廠商或資金參與,進行一次全面、完整的評估...。」 提案文詞有點保留,但這條由國民黨立委林郁方領銜提出的案子,主要針對的就是最近被美國國會點名禁止,加拿大跟進,並且同時在英國、澳洲、...
李蔚
1 月 17,2013
南周之後,台灣能做什麼?
南方周末事件,儘管在台灣隔海觀望,照樣看得人五內俱焚。如今事件表面上平息了,但留給台灣,特別是馬英九政府的問題是嚴峻的: 面對南周事件,台灣能做些什麼? 回顧在抗議行動最火熱的期間,台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和文化部長龍應台,都對事件發表了談話。 王郁琦的說法是:「中華民國政府向來關切大陸新聞自由的發展,台灣方面希望大陸當局應該正視人民對新聞及言論自由的渴望,...
李蔚
2 月 19,2013
「拚經濟」 政客的不敗話術
過年期間,才剛有一位讓人很尊敬的媒體前輩寫了文章,談江宜樺《自由民主的理路》這本書;談書中引述的德國哲學家漢娜鄂蘭的觀念:反對獨善其身的個人主義、肯定政治行動與公共空間的重要性。最後期許江宜樺能夠在閣揆任內實踐鄂蘭的哲學。 沒想到話音才落,就另有媒體報導,府院給江內閣定的調,仍然是「拚經濟」。這三個字一出,讓人好不容易才鼓起的對江宜樺的期待,頓時消了 大半。 「...
主權兩岸
李蔚
4 月 27,2013
不點自來的一道大菜:兩岸互設辦事機構(上)
上周四,陸委會例行記者會,發言人一本正經的在台上宣布: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的談判隊伍,已經完成第一次正式磋商,達成了若干共識。 台下一陣小小聲的驚呼回應了發言人的宣示,但驚呼隨即平息下來,記者們開始追問談判細節。但騷動的根源卻沒有人再追問:兩岸互設辦事機構的談判,究竟為什麼這麼急? 我們先回顧兩岸互設辦事機構整個決策歷程: 一、馬英九競選連任期間,曾經表示要推動兩岸海基...
主權兩岸
李蔚
4 月 28,2013
不點自來的一道大菜:兩岸互設辦事機構(下)
陸委會發言人日前公開表示,台灣談判團隊曾經向對岸提到代表處掛旗問題。雖然沒有獲得回應,卻更可以看出馬英九政府希望通過互設代表處談判來「確認、鞏固」兩岸分裂分治現狀的意圖。 如果兩岸「特殊國與國關係」——不管用不用這個名詞—— 能藉著互設辦事處的談判更鞏固,這未嘗不是主流民意的歸向,倒不必因為是馬英九做成的而全盤否定。但兩岸互設機構要想從「服務性」上綱到「政治性」,...
國防外交
,
主權兩岸
李蔚
6 月 15,2013
你要他的面子,他要你的裡子─對兩岸互設辦事機構條例立法前的最後呼籲(上)
馬英九政府從去年起大力推動兩岸互設辦事機構,設置條例也擺明了要在立法院臨時會闖關。對這個條例,民進黨和台聯都提出了對案,而不是絕對杯葛。 換句話說,因於確實有三讀過關的機會,未來台灣公眾也就必須在此時,先一步一步做好「中國辦事處」進駐台灣的思想準備;並且預想這個辦事處及將來的「中國駐台灣代表」可能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干預、乃至於介入台灣政治。 這個部分,亳無疑問的要借鑑香港經驗。...
國防外交
,
主權兩岸
李蔚
6 月 16,2013
你要他的面子,他要你的裡子─對兩岸互設辦事機構條例立法前的最後呼籲(下)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香港舉行區議會選舉,當時我和一些同業在那裡採訪。之後在想想論壇上寫下一篇〈台灣的「中聯辦」?〉談一些在香港的觀察所得,這裡就不再重覆。 拿這個「香港經驗」回看台灣:事實上,從二零零八年以來,中國國台辦官員在台灣的作為,已經頗有中聯辦的影子。一般媒體習慣以「向下沉,向南行」來總結,但我認為絕對不只「向下向南」。而是國台辦在短短四年間,...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