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出沒 注意

友善列印版本

102年中央政府總預算目前正在立法院審查,10月16日,國防委員會通過了一條附帶決議,要求「國家安全局應於民國明年五月底前,會同國防部和相關單位,針對何種關鍵性基礎設施不宜開放讓大陸廠商或資金參與,進行一次全面、完整的評估...。」

提案文詞有點保留,但這條由國民黨立委林郁方領銜提出的案子,主要針對的就是最近被美國國會點名禁止,加拿大跟進,並且同時在英國、澳洲、荷蘭和印度等國家都受到嚴格限制的中國通訊器材製造商「華為技術」和「中興通訊」。

再往前一個星期,在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列席內政委員會時,民進黨立委鄭麗君公布了一封驚人的檢舉函,當中提到,在台灣註冊,實質上代表中國華為技術公司的「訊崴技術」,其中有中國籍員工是以假結婚方式在台灣居留。檢舉函中更提到,這些由華為派赴來台的員工中,有人擔負情蒐任務。

美國國會的報告,加上綠營立委緊追不放,相當程度催生了16日國防委員會的附帶決議。雖然它只是附帶在預算審查中提出,但至少是第一次,台灣朝野政黨對於「華為、中興登台」可能造成的危害,有了比較一致的共識和警覺。

走進台北某些商圈裡,可以看到華為的招牌已經一些商家門口悄悄的掛了起來。做為中國的通訊大廠,華為的產品從個人的手機、平板電腦、網卡到通訊機房設備,應有盡有。但這些產品的危害風險並不是等量其觀的。例如台灣三大業者都代銷華為手機或平板電腦,但這種個人用品,消費者自己可以選擇用或不用;而造成潛在安全風險最高的,是華為製造的機房設備。

事實上,華為產製的機房設備,早在2010年5月,就有民間電信業者引進台灣,當時經過NCC專案核准,之後,相信是經過反對黨質疑、媒體報導和美國方面的關切,才讓國安單位注意並且介入。

包括國安單位在內,對華為的疑慮,難道只是來自於「公司背景不明」、「疑似和解放軍有關」這種空洞的質疑嗎?當然不是。

綜合資深技術人員、國內安全官員和立法委員的看法,華為的機房產品至少帶來以下三種風險:

一、通聯紀錄甚至通聯內容外洩:當電話和電話相互通聯時,有兩種資料會直接通過機房:通聯紀錄和通訊內容。一般情況下,除非調查犯罪和安全偵防需要,這兩種資訊不會被長期保留在機器內。但不會保留,並不表示它不能被保留下來。或者說得更直白:調查局可以監聽,共產黨就可以依樣畫葫蘆。差別只在於,前者理論上依照法律進行;後者要靠華為鋪起「最後一哩」。

前年8月25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曾經發出一篇新聞稿,其中提到防範電信業者核心網路不被滲透的方法包括:

一、裝機前先以「木馬程式偵測工具」及「防毒軟體」掃瞄。
二、監控設備資訊流量,一旦流量異常,就會提出警訊。
三、嚴格控管進出機房人員。

坦白說,如果上述三種作為都能落實,最多也只能保護這些被「保留」下來資訊不會被「即時」取走。但最終能不能取走,答案還是可以。

資深的電信工程師向作者透露,在電信業的分工裡,機房的維護,是由機房設備商提供。 一般而言,只要機器能正常運作,電信業者做為客戶,沒有能力、也不需要知悉機房設施的核心軟硬體技術,因為這是機器製造商的最高機密。

電信公司的機房,有一條專線連結製造商的實驗室,如果碰上較嚴重的故障處理,或是軟體修改升級時,都是製造商的實驗室直接通過專線,從遠端操作機房內的機器。因此,一個心懷惡意的製造商,即使不留暗門或木馬程式,也完全可以把它鎖定的門號的通聯紀錄甚至通話內容,先貯存在機器隱藏的磁碟裡,再利用維修的機會下載取走。

可以想像馬英九、蘇貞昌或者蔡英文的通聯紀錄甚至通話內容全盤被中國掌握的情況嗎?只要他們自己,或者通話對象用的手機業者,買了華為的機器,就絕對可能發生。而且正如美國國會的調查報告所說,這是「無從預防的風險」。

第二是系統長期依賴造成的風險。早在1999年,解放軍內就有人提出了「超限戰」的觀念。箇中要義之一,就是採用癱瘓電信、金融、能源、傳播網絡的方式,讓對手的社經秩序陷入混亂,為後續的軍事作戰做準備,甚至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

「超限戰」的觀念由於切實可行,因此在歐美廣受關注。因此,作者完全無法想像,如果台灣有大半的行動電話網路核心機房掌握在華為手裡,一旦中共中央決定要向台灣施壓,完成「統一大業」時,這個和解放軍關係備受外人質疑的公司,是會老老實實地履行和台灣電信公司的合約,努力確保台灣電信和網路暢通;或者是把「大老闆」交付的使命放在第一位,在統一大業裡「打第一仗、立第一功」?

包括過去和未來,包括「華為」和其它亟欲進軍台灣的中國電信公司,向台灣提出四道難題:

一、已經買進、使用中的華為機器,該如何處理?
二、未來是否允許電信業者使用華為產製的機房設備?
三、是不是同意陸資參與第一類電信業投資?
四、第四代行動通訊(4G)的制訂,是要和中國合作或是排除中國技術?

上頭四個問題,前兩個比較明確,目前在國安單位的堅持下,應該不會同意電信業者的核心機房採購華為的產品;已經買的,也要求「加速折舊」。

但對於第三個問題,在2009年第一波陸資開放時,當時經濟部和陸委會的官員,就都表明第一類電信「涉及最基礎的電信產業」,不在開放之列。但此後不久,第一類電信就從「不開放」進入了「檢討」名單裡。日前,行政院透露第四波「正在檢討」開放陸資投資的行業,第一類電信又赫然在列。

可以想像,一旦開放陸資投資第一類電信,4G的技術選擇跟著失守只是時間問題。屆時,當4G普遍成為通信網路平台時,台灣將有大半網路將處在共產黨可以輕易掌握、監控的狀態下,而且即使政黨輪替,這些系統設施也可能因為已經開始建置,甚至已經完成,難以修正或重建。

這樣的國家安全,將伊於胡底?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