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經濟」 政客的不敗話術

友善列印版本

過年期間,才剛有一位讓人很尊敬的媒體前輩寫了文章,談江宜樺《自由民主的理路》這本書;談書中引述的德國哲學家漢娜鄂蘭的觀念:反對獨善其身的個人主義、肯定政治行動與公共空間的重要性。最後期許江宜樺能夠在閣揆任內實踐鄂蘭的哲學。

沒想到話音才落,就另有媒體報導,府院給江內閣定的調,仍然是「拚經濟」。這三個字一出,讓人好不容易才鼓起的對江宜樺的期待,頓時消了 大半。

「拚經濟有什麼不對?」應該有人會這樣發話挑戰。我的回答是:的確,「拚經濟」這件事情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正是因為它「沒有什麼不對」, 這麼說話才真是不對。

這不是玩文字遊戲,而是要提出一個觀念:「拚經濟」最樸素的含意,是政治領導人應該創造一個讓人民得以自由發展的環境,使每個人都能追求最大的幸福。而這個,原本就是政治工作者的使命。換言之,「拚經濟」根本就是一個無需宣示的目標。

但台灣政壇在這十幾二十年裡,「拚經濟」突然變成一種廉價糖衣式的政治語言,從陳水扁到馬英九,政治領袖不斷用這句話,對著人民做表明心跡狀。為什麼原本不用講的話,會被一再一再提出來,必定是台灣的政治領域,有哪裡出了問題。進一步追問,這句話的背後,是不是另有潛台詞?

如果仔細想想,可以發現對政治人物而言,「拚經濟」是一種「不敗話術」,任何政治論述或行動,只要一戴上這頂帽子,在話語鬥爭裡就先贏一半。「難道你反對拚經濟嗎?」有多少政治反對者擋得住這種攻擊呢?特別是在大家已經過得苦哈哈的台灣。

筆者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前總統陳水扁當年在主持自己兒女的婚禮上說到,兒女結了婚,家事已了,以後可以專心「拚經濟」了......。但眾所周知的是,終陳水扁執政八年, 最大的困境並不來自經濟,而是來自政治,具體表現在中國對台灣民選政府的抵制;以及國民黨佔有多數的立法院,對民進黨政府所推動政策的強力杯葛。

如果筆者記憶不錯,陳水扁總統是「拚經濟」這個「不敗話術」的始作俑者,用這樣話語來動員支持者,依靠一般民眾追求經濟富足安定的想望,做為與國民黨進行政治鬥爭的後盾。

陳水扁時代的「少數政府」如此。到了零八年選舉,從投票前一天強打的廣告裡,馬英九那一句「讓大家過好日子」;再到現今江宜樺內閣被定性的「拚經濟」,可以發現,即使是馬英九的「完全執政」,也毫無反省的接收了這套話語系統。

回想江宜樺出線之初,之所以引起一陣驚呼,某種程度,就是因為他不是「開口李國鼎,閉口孫運璿」那種「生產至上論」的傳統國民黨人。事實上,經過馬英九五年執政,台灣至少有一部分公共論述者開始意識到:台灣是到了應該吐掉「李國鼎、孫運璿奶嘴」的時侯了。那個在「軟性極權」底下,走發展至上道路的時代,早就像你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一去不回來。到今天,就算要重演,也因為民智已開而絕無可能。

以江宜樺個人的學養,加上研考會、內政部和行政院副院長的職位上,經歷了政府組織改造、社會福利機制調整,到公教勞工退撫改革幾場大戰役,他應該十分清楚,現今台灣在「二次分配」環節上出的問題,就算不超過,也至少和「生產」環節的問題一樣嚴重。

江宜樺應該更清楚的是,當今的台灣,「全力拚經濟」通常是個偽命題,因為所有公眾想得到的「經濟課題」,一往無前的「拚」,不再是唯一的答案。而真正的問題,是一連串的權衡選擇( trade off ),例如:

經濟發展需要電力,所以應該容許核四在現況下開始商轉嗎?

發展地方旅遊需要吸引觀光客,所以建好了的美麗灣飯店應該就地合法嗎?

為了複製另一個竹科,中科應該從大度攔河堰取水,然後把廢水排進濁水溪嗎?

營建業號稱經濟發展的火車頭,為了維繫它的活力,應該取消奢侈稅,讓房價再往上攀高嗎?

為了讓股票指數突破8500點,證所稅應該無限期暫緩實施,或者乾脆廢除嗎?

為了加入TPP,應該讓使用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台灣嗎?

國家對軍人、公務員、教師和勞工的退休生計,各自應該負什麼樣的責任?當現制顯然無法持續時,該怎麼修改?

為了吸引中國資金進台灣,應該開放它們投資第一類電信等敏感產業嗎?

......

上頭每一個問題,都是在這五年間,引發台灣社會不同階層激烈爭論的公共議題。也因此,筆者完全沒有辦法想像,台灣有辦法繞開這些問題後,還能平平順順的發展經濟,甚至再創出某種「高峰」。

參透上頭這一層,就會發現,馬英九和國民黨政府時刻掛在嘴邊的「拚經濟」,是一種無法直視政治難題之下的逃遁策略。因為解決不了政治,只好高喊「拚經濟」,執政者喊著拚經濟時,他其實是在用「潛台詞」暗示支持者: 那反對我的另一群人,就是「不拚經濟,只吵政治」的禍國者。動員支持者之餘,連帶把「談論政治」這件事貶為「吵吵鬧鬧」,一併汙名化。

在「拚經濟」與「不拚經濟」的零和價值之間,政治淪為宗教,公民退化成善男信女,政客不要他們爭論和思考,只要他們跟從在「拚經濟」這面大蠹底下,指東打東,指西打西。

當今的台灣,的確不再是八、九零年那個「錢淹腳目」的社會,政治也看似混亂異常。但經濟活力的淍萎,究竟是政治混亂的因還是果?國民黨一向主張,只要台灣「嘜擱吵」,支持國民黨政府,把國家資源更多投在提振生產環節,企業家賺了錢,自然就能分潤到全民。

但有沒可能,問題是反過來的?也就是因為二次分配的環節出了大問題,使得貧者愈貧,富者愈富,階級流動凍結,進而導致經濟活力凋萎?筆者學識有限,不敢妄下結論。但馬英九政府應該做的,是直視台灣社會的分配危機,嘗試用另一種思路解決問題。而江宜樺的所學及經歷,正是一個絕佳的契機。

用了江宜樺,不讓他理順台灣「自由民主的理路」,反而要他「拚經濟」,這真是讓人彷彿身陷「看錯了病,卻抓對了藥」的荒謬情境。

套用一本好書的書名:「拚經濟」,還真是個「反動的修辭」。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