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點自來的一道大菜:兩岸互設辦事機構(下)

友善列印版本

陸委會發言人日前公開表示,台灣談判團隊曾經向對岸提到代表處掛旗問題。雖然沒有獲得回應,卻更可以看出馬英九政府希望通過互設代表處談判來「確認、鞏固」兩岸分裂分治現狀的意圖。

如果兩岸「特殊國與國關係」——不管用不用這個名詞—— 能藉著互設辦事處的談判更鞏固,這未嘗不是主流民意的歸向,倒不必因為是馬英九做成的而全盤否定。但兩岸互設機構要想從「服務性」上綱到「政治性」,至少需要具備兩項眾所注目的職能:「簽發簽證」和「領事探視權」。

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曾經在行政院的記者會上,擺出對「簽發簽證」和「 領事探視權」志在必得的姿態。這一點不難理解。因為少了這兩項職能,整個談判結果就會因為完全缺乏「政治元素」而達不到馬政府自己設下的政治低標,從而全盤失敗。

如果容筆者做點預測,我認為中國在「簽發簽證」部分必定會讓步。因為這部分原本就有「各自表述」的空間。依照現今的制度,不管是台胞證的加簽,或者是香港、澳門民眾「返鄉證」上,署名發放的單位都是「中國旅行社」;但相對的,中華民國台灣政府發出的「陸胞證」則是由移民署簽發。兩相比較,前者「去政府」、「國內化」的意涵是明明白白的。

早在二零零八年第一次江陳會時,中方就提出了由中國旅行社在台灣設分支機構以簽發台胞證。因此,未來如果中方是由香港或澳門中國旅行社派出人員,在海協會駐台辦事處簽發台胞證,這和中國現行「港澳台一體看待」的政策架構完全相同,「去政府」、「國內化」的架構沒有任何改變。中方沒有不讓這一步的道理。之所以到現在不鬆口,只是為了多抓點籌碼而已。

至於領事探視權,能不能完全落實「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第三十六條的規定,也就是具有與被拘押的本國人民通訊、探視、代為遞交信件、代聘律師等權利。目前很難斷定。但在反對黨和多個NGO組織的強力要求下,領事探視權能不能獲得?能談到什麼地步?恐怕將成為互設辦事機構能不能談成的關鍵因素。

馬英九團隊方面的盤算,筆者相信對岸不會不懂,更何況馬英九早就被對岸涉台專家中的鷹派勢力定性為「B型台獨」,不可能沒有戒心。但為什麼中共仍然願意快馬加鞭地和國民黨政府談判互設辦事機構?因為,兩方對設立辦事機構的目的有完全不同的想像:

對馬英九政府而言,互設辦事處像水泥,希望用它可以把兩岸關係固定在現狀上;中國的想法恰恰相反,互設辦事處像水滴,要滲進石頭的縫隙裡,最終裂解兩岸現狀,走向統一。

中國海協會希望在台灣設立辦事機構的急迫感,和中方從二零零八年以來對台灣的統戰作為完全是連成一氣的。從馬英九上任以來,除了絡繹不絕的省市長、書記訪問團外;國台辦、海協會幾位副手公開、半公開訪問台灣的次數,已經多到數不清。再接著,根據旅遊和ECFA兩項協議,兩岸已經相互設立旅遊和經貿機構,陸方派在台灣的,包括「海旅會」和「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未來還可以藉其它的協議繼續設立,而這些「民間機構」的負責人和高階幹部,全數都是由中國官員轉任。

在這一系列走進台灣的布局裡,讓享有「準外交機構/人員禮遇」海協會插旗台灣,相信是中國對台灣布局中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一手棋。

完全可以想像的是,如果中方願意多冒點風險,海協會駐台辦事處大可以在本地發展「台灣省工作委員會」之類的地下黨組織。

再舉個例子:監控台灣與中國間的通訊,向來是國安單位反情報作戰的重要手段。因為以往大部分的情資,要透過電信或網際網路向中方傳遞,增加了被破獲的機會。

但如果海協會在台灣派出常駐人員,任何的情資,都可以在台灣內部以「活轉手」(信差)或「死轉手」(定置的收發點)直接送給海協會人員,再透過密碼送回中國。密碼通訊,是領事機構獲得明文保障的權利。

可以想像,如果中國人員可以在台灣內部進行間諜活動,台灣的國家安全單位監控的人力及措施勢必要成倍數的成長。以情報收集為目的監聽、監控範圍也勢必從「內外交接」的界面,擴充到國內全境。

這就形成一種兩難處境:我們究竟應該選擇安全,因而容許國安單位進一步深入我們的生活周遭;或者甘冒國家安全的風險,堅持人權優先?這種困境,難道不是一種代價?

就算退一步,不去想像上頭這些非法行為。海協會駐台辦事處也完全有能力在藍營執政時,扮演島內輿情的前進觀測所;在綠營執政時,成為牽制民進黨政府的前進指揮所。經過了幾年,對台灣政情愈來愈熟悉後,共產黨完全有可能仗著自身的經濟力量,藉著駐台的辦事機構,在台灣各地暗助親中的政治派系、直接扶植政治代理人。

以上這些,不僅不是不可想像之事;事實上,上頭這些情境此刻就正在香港上演。但這就是全體台灣人即將承擔的風險,這也是國民黨馬英九政府官員至今含糊以對的事實。

四月十五日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一位國安局的官員答詢時,曾經脫口而出「國安局的安全評估報告四月底才完成」;然而,一位國安局高階官員在面對筆者查證時,卻又斬釘截鐵地表示:國安局的意見,始終不曾在決策機制裡缺席。

兩種說法誰對?筆者一時無從查考,只能併陳兩面說法。但更重要的是,不管國安局究竟準備好了沒有;也不論評估報告究竟怎麼寫的。到今天為止,沒有任何政府部門能夠給人民一個清楚的交待:為了成就兩岸互設辦事機構,究竟我們要冒怎麼樣的風險?多大的風險?

而唯有充分了解風險,我們才有機會做出正確的決定,或者一同承擔錯誤選擇的後果。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