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No name
歷史書寫
汪生
2 月 08,2013
當集中營裡,月台火車進站
距今七十年,在納粹集中營裡,據生還者描述,被囚者普遍面臨到這樣一種抉擇難題:「到底該不該試圖逃亡?」 當時他們的處境是這樣的:「越獄,就直接處死同層監獄的所有人」——反抗必死!但不反抗——最後還是得死。於是成為了「到底要不要再多活一天?」的取捨。 在這樣的情況底下,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為了那「多活的一天」,一些人開始選擇跟當權者合作。當監獄裡出現小規模騷動時,...
歷史書寫
藍弋丰
2 月 06,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三: 跛豪、胖弟、乞丐兵
前回提到,在邦克丘之役後不久,華盛頓來到前線,這是1775年7月3號的事,當時殖民地各地都正大肆宣傳邦克丘上民兵把英軍打得落花流水,民心士氣正高昂,但親臨前線的華盛頓一看到現場,卻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妙。 首先是他麾下的軍官們,真是一票「老弱殘兵」,沃德年事已高,約瑟夫‧史賓塞更是老邁到被士兵們戲稱為是「老奶奶」,這是「老」的部分。 年輕的羅德島准將格林,從未上過戰場,...
文化研究
周偉航
2 月 05,2013
北車
「北車」是個會挑動敏感神經的語詞。在PTT八卦板上,這個詞可以引爆激烈的嘴炮戰火。一些人堅持「北車」可用又普及,另一些人則堅持這是小屁孩語,是像「內地」一樣的有毒詞彙,應立刻廢止禁用。 這是社群間價值對立的例子。沒有標準答案。 「北車」通義指台北火車站及其周遭地區。在老一輩人的語言中,會用「車頭」、「火車頭」、「台北車站」、「台北火車站」等詞來描述這地點。...
書評書介
張娟芬
2 月 02,2013
【書評書介】逼下涼山:我讀《我的涼山兄弟》
《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 作者:劉紹華 出版社:群學 作者簡介(劉紹華): 人類學活在我的眼睛與血管裡。近二十年來,我當記者、從事國際發展工作、投入人類學的學術田野調查,角色雖異,卻讓我有機會長年在世界不同角落參與當地生活、體會人情,並見證這個快速變遷世界裡的悲歡哀樂與權力失衡。滿實多元的人生閱歷,總在我返程歸鄉時塞不進有限行囊,...
歷史書寫
藍弋丰
1 月 30,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二:穿上軍服當國父
上回談到邦克丘戰役,這回讓我們把時間稍微往回「倒帶」一些。 康科德‧列星頓戰役發生之後,民兵集結的同時,殖民地各州代表也正在費城的第二次大陸會議上忙著想該如何善後,若要繼續戰鬥下去,錢從哪來?軍隊如何組織,由誰領導?如何與外國聯絡取得外援?這都是迫在眉睫的嚴重問題。 就在人心惶惶的時候,身為維吉尼亞州代表的華盛頓,身著軍裝出席,他高大挺拔的外表,加上軍裝的打扮,...
文化研究
羅毓嘉
1 月 29,2013
容許我們談論每一種可能
上回聽到一段話,「台灣人總是急著達成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生怕錯失一絲一毫。人家說台灣人很善良,我們就趕緊變得很善良;人家說台灣人很好客,我們就趕緊把自己最好客的一面拿出來。可是,人家說想要入籍變成台灣人,我們卻說『你一定是瘋了。』」重點是--台灣人,我們,都太習慣接受別人對於我們的看法,卻始終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可以成為甚麼。 物質上,台灣人其實並不窮。然而近幾年來,台灣經濟停滯、...
文化研究
周盈成
1 月 27,2013
【週一想想】雜感國際觀
最近跟朋友聊到「台灣人的國際觀」,我半開玩笑說,我只知道一點:人人都覺得其他人欠缺國際觀。 躍入我腦中的,是近年來網路上瘋傳的一張kuso地圖,諷刺台灣人的世界觀:整個世界草草切成幾大塊,附以很無厘頭的描述,例如非洲是「媽媽說飯沒吃完會被送到這裡」,中國是「黑心商品跟詐騙集團出口國」,日本則「到處都是A片」。(如下圖,註1) 這類地圖,國內外很多各種版本,原不稀奇,...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周妤
1 月 26,2013
心中的小警總(三之三)
我第一次對台獨有比較清楚的印象,是我國小六年級。 放學回家後的下午,爸爸在客廳看報紙。我看到報紙上斗大的標題有寫『台獨』兩個字,這兩個字當時常出現在廣播電視節目或報紙上,我對它並不了解,只知道似乎是個不好的字眼。我疑惑地問爸爸:「爸爸,什麼是台獨?」 爸爸不說話,只是皺著很深地眉繼續看他的報紙。大概過了三秒鐘那麼久,爺爺從客廳旁邊經過,回答了一句:「台獨就是沒有中華民國了啦...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周妤
1 月 25,2013
心中的小警總(三之二)
然而這一次,我不再是在台下捧著答案等老師批改的學生,而是講台上可以給分數,可以滔滔不絕,可以打斷同學說話的老師。隨著課程的進行,課堂的腳步走過二二八,走過外交困境,進入民主化進程。我們的腳步也跟著民主運動,走過雷震案,走過保釣運動,進入民國六十六年的中壢事件。 我說:「中壢事件之後,黨外人士開始集結起來,朝一個『沒有名字的黨』組織,後來這個沒有名字的黨就變成民進黨嘛!」 「...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周妤
1 月 24,2013
心中的小警總(三之一)
胃裡似乎卡了什麼,輕輕地頂住喉嚨,每一個字眼,都要在腦海裡先重複播放兩三次,才小心地溢出嘴唇。語言若逃離聲帶便自有生命,不受控制,也不知會將我帶往何處──驕傲的或危險的?理性的或失敗的敘事。 自三年前在補習班授課以來,已經許久沒這麼緊張了,更是從來沒有遇過,這麼一場慘烈的、言說的自我鬥爭,每一個字,都說得這麼辛苦! 「今天要上的是中華民國在台灣時期,一樣,進入課程前,...
‹
…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