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No name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詹宜樺
12 月 25,2015
【荷事生非】 荷蘭國民美食「薯」在豪好吃!
如果提起薯條,你只想到麥當勞那包細細長長,有時候放太久呈現垂頭喪氣樣的漢堡跟班,那麼我只能說你真是有眼不識泰山了。正統的荷蘭薯條,是絕對不能跟麥當勞薯條混為一談的,姑且不談荷蘭薯條金黃色的酥脆外層、柔軟但緊實不鬆垮的內層,濃厚的馬鈴薯香,最重要的絕對是新鮮製作非冷凍包,以及變化多樣的醬料選擇,從基本款番茄醬到美乃滋、咖哩醬、沙嗲醬等等,包你大罵麥當勞薯條真是誤你一生,早該邂逅荷蘭薯條才對...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喬瑟芬
12 月 24,2015
今晚,基督徒,你會在哪裡?
今天,是平安夜,很多教會張燈結綵,慶祝著。但,在很久很久以前,聖誕節曾是一個屬於難民的節日,是一個底層勞工家庭在逃難中,窮到只能睡在馬槽的故事。那晚產子的,是一個未婚懷孕的少女,跟著一個跟她不太熟,但後來願意養大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的男人。 當然,後來的歷史考證讓我們知道,12/25不可能是耶穌的生日,那只是帝國平定民心、收編宗教的統治手法。教會雖然順著政權「不小心」把日期搞錯了,...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陳怡秀
12 月 23,2015
【日本想想】 從發車音到下水道孔蓋,處處暗藏細節巧思的日本
在日本的生活,雖然不算長,也無法堪稱一帆風順、萬里無雲,卻也扎實地體驗到一些生活風情,趁著年末回顧一番,來分享一下最感動我的,莫過於日本人對細節的追求與堅持,無論耳朵聽見的、腳下踩的、電視上看見的,細膩無處不在。 第一次到東京旅行時,我在車站月台盼著列車進站,伴隨著從遠方逐漸逼近的光芒,幾個輕巧的音符也同時流瀉著,跟在台北捷運上聽見的單調警示音完全不同,意料之外的「聲音」,...
電影戲劇
邱懋景
12 月 19,2015
《怪物的孩子》:故事的療癒
人能在「故事」中獲得某種治療嗎?──這是村上春樹與河合隼雄對話錄的主題之一。同樣地,我們可藉此提問細田守編導的動畫電影《怪物的孩子》,人能在電影獲得某種療癒的作用呢?答案自然是很明顯的。 如果《怪物的孩子》在台上映前,你之前不知道細田守是誰?沒關係。但電影在台上映後,你還不知道他是誰,那就要小心了:你恐將錯過二〇一五年的最佳動畫電影,而細田守正是該片的編導。...
音樂藝術
,
全球脈動
董恒秀
12 月 18,2015
伊斯坦堡的憂鬱──阿羅‧古勒和帕慕克寄情的古都
到過伊斯坦堡的人應該都有走過該城最有名的街道——獨立大街(Istiklal Street),這個步行街道周末約有300萬人到訪。而就在這個人潮洶湧的大街,靠近一所法國學校的小巷,佇立了一家咖啡店,遺世獨立於繁華的一角。這家咖啡店叫Ara Café,而土耳其文Ara正是邊旁的意思。店主人是今年已87歲、土耳其最著名的攝影大師阿羅.古勒(Ara Güler)。...
書評書介
蔡榮裕
12 月 14,2015
「想像的共同體」說出多少心有千千結呢?
到底共同居住在台灣,這個四面環海的地方,我們有多少共識呢?相互之間累積了多少頓的仇恨,或者多少斤兩的愛呢?愛說出了很多事,但是每當我們開口說愛時,有多少的恨意需要彌補呢?愛和恨是最古老的情感,在人類的舞台上,它們從來沒有缺席過。 我先說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印尼東爪哇省的Batu病逝,享年79歲。 我跟他沒有任何私人的關係,我甚至不曾很景仰這個人,...
電影戲劇
陳俊光
12 月 13,2015
小王子到哪裡去了?(下)
小王子去哪裡了? 小女孩從垃圾桶中找出狐狸和圖畫故事、鼓起勇氣要尋找小王子;這時她卻聽到悲傷的故事:小王子很可能死了,老飛行員也終將離去。於是她憤怒地跑回家,把臥室裡的星星一掃而空。 然而,當老飛行員被送進醫院,小女孩決定冒更大的險:帶著狐狸去把小王子找回來。她發動飛機,由老唱片奏樂壯聲色,飛進雲端、飛進有鐵塔高樓的城市。驚險地降落在車陣間隙(資本主義秩序的間隙)後,...
歷史書寫
曾明財
12 月 13,2015
【眷村想想】 朱家眷村紀事
朱家祥歐利桑,世居台中縣大雅鄉,身分證登記1918年出生,實際上更早幾年。30歲出頭,以木工專長任職水湳機場,並住進光大二村,夫妻都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徒。 歐利桑的上一代就是基督徒,他是家中獨子,另有姊妹各一。姊姊學護理,在彰化基督教醫院服務,白色恐怖時期因參加「讀書會」被關好幾年,出獄後才結婚,很少和軍中的弟弟聯繫了。 歐利桑十多歲出社會,原先到中藥行當學徒,中途放棄,...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余伯泉
12 月 09,2015
有關台灣地名標示華語羅馬拼音的回顧
有關台灣地名如何標示華語羅馬拼音的問題,1996年以前,台灣大抵採洋人Wade Thomas制訂的威托瑪式。但路牌與牌示基本上都是「漢字」,很少並列「羅馬拼音」(羅馬拼音的定義是以abc羅馬字母標示任何一種語言)。不懂漢字的外國人或第二代僑胞,在台灣旅行確實會有「行無路」的困擾,因為abc這26個羅馬字母才是全世界通用的字母符號,「漢字」對外國人或第二代僑胞而言,學習非常困難。...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林志都
12 月 09,2015
街道的名字,土地的名字
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名者何物?吾人所謂玫瑰者,易其名,未能減其甜香」(筆者譯) ──〈羅密歐與茱麗葉〉,第二幕第二景,莎士比亞 在筆者曾經長年居住之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巴勒摩Palermo區中,...
‹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