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No name
電影戲劇
林琮盛
12 月 03,2015
【電影想想】 從《星際大戰》看科幻片的原力覺醒時代
提到史上最經典、最具影響力的科幻電影,《星際大戰》絕對是名列前茅的一顆耀眼之星。 根據美國電影學會(AFI)選定10種電影類型裡,《星際大戰》是在科幻片類型中,僅次於《2001:太空漫遊》的第二名最偉大電影,並被列為美國電影學會的「百年百大」系列的一支曠世鉅作。 科幻電影新篇章 隨著《星際大戰》的誕生,全球科幻片也翻啟了一頁新篇章。回顧過去半個世紀的科幻電影發展歷程,...
音樂藝術
楊緬因
11 月 28,2015
黃安是台獨份子的三項證據
舉報達人黃安又出招! 上一次,他為了舉報「台獨女」,花了七天七夜時間搜集材料交給國台辦,事後更得到感謝狀一紙,毅力相當令人敬佩;但是,對一個非音樂圈、知名度也遠不及他自己的年輕人,下這麼多工夫、這麼執著,不免容易被人說是柿子挑軟的吃。 所以這一次,黃安直挑大尾的盧廣仲,檢舉他有台獨傾向,一次打掉三場演唱會,手路兇、殘、狠、準,也證實黃安「老虎蒼蠅一起打」,一個都不放過!...
書評書介
張瀞文
11 月 28,2015
想想書摘: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
「熱映中的兩岸政治大戲――辜汪會晤,外表毫無政治味的政大教授蔡英文是劇中唯一女角,從上海到北京,蔡英文表現生動自然,很受好評。她屢次和中共人員就兩岸經貿簡要清晰地說理,並在記者會完整、流利地向外國媒體轉述參訪內容,甚至指導外國媒體拼字,輕鬆自然又富親和力的表現,外表毫無政治味的她,在這場政治大戲獲得頗高評價。」 這是一九九八年十月十八日《聯合晚報》五版的一個小角落。...
書評書介
張瀞文
11 月 27,2015
想想書摘:那些沒被沙推到的狀況題
一九九八年的辜汪會晤,蔡英文最難忘的是辜老的談判風采。 事隔這麼多年,一提起辜老,蔡英文謙虛地說「在辜汪會晤這一路上,我真的從辜老身上學到很多。」 高手過招,幕前的針鋒相對,招招精彩,幕後看不見的角力更是暗潮洶湧。主戲的部分,「辜汪會晤」、「辜江高峰會談」,你來我往,大家各自宣讀自己的劇本,各唱各的調。我方主角辜振甫,在什麼場合要講什麼話,都是原先就準備好的,有媒體發問,...
書評書介
盧世祥
11 月 25,2015
【書評書介】 《多桑的世代》──台灣最偉大的世代(下)
書名:《多桑的世代》 作者:盧世祥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1日 幼年接受「修身」教育,是多桑世代有別於其他世代的另一特質。 公學校實施的「修身」科目,經由生活教育,養成孩子們不隨地便溺吐痰、注意衛生儀容、舉止安靜有禮、不吵鬧喧嘩、為他人著想、不給他人帶來麻煩等日常習慣,並實踐嚴守時間、勤勉、誠實、守信、紀律、公德、守法等德行。這一「修身...
書評書介
盧世祥
11 月 24,2015
【書評書介】《多桑的世代》──台灣最偉大的世代(上)
書名:《多桑的世代》 作者:盧世祥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1日 X世代、Y世代、Z世代、千禧世代、網路世代⋯⋯。人有人格,不同世代也有各自的特色。同一時期出生的人群,經歷共同社會背景、政經變遷或歷史事件,產生集體生活經驗、意識及歷史記憶,人們慣常以各種詞語凸顯其特色。於是,有如近年各方所常聽聞的,從X、Y到Z⋯⋯各種世代名稱紛紛出籠。...
歷史書寫
廖志峰
11 月 23,2015
回不去的圓環
沒有一個文明的紀錄不是同時又是野蠻的紀錄──班雅明‧〈論歷史哲學〉 我不知該怎樣形容今日的圓環,用廢墟是過於嚴重,畢竟它仍有完整的建築量體,或許可說是廢棄或閒置吧。圓環今日的尷尬一點都不下當年隨處可見,在各道路圓環上矗立著的銅像,只有經過的車輛駕駛才會看見,但更多時候是小心翼翼地駛過,以避免撞上。當年興建這座如今閒置的公有建物,據悉耗資兩個億,設計者是名建築師李祖原先生。幾年前,...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劉世忠
11 月 20,2015
【台灣與世界】 蘇花瑪菲
我在地球兩端,連結台灣與世界。 福爾摩莎美麗台灣島國東岸,「蘇花公路」昂首挺立不搖,迎向太平洋;義大利南部「阿瑪菲」海岸(Amalfi Coast),蜿蜒肆意環繞,縱情地中海。我用旅行影像與文字,將這兩條美麗公路,重新命名為「蘇花瑪菲」。 綿延100公里的蘇花公路,北起宜蘭蘇澳鎮,南抵花蓮吉安鄉。源自清朝時代的原住民遷徙便道,後經日據時代拓寬為臨海道路,二次戰後正式命名為「...
文化研究
陳怡秀
11 月 18,2015
【日本想想】 學園祭與《校園瘋神榜》:他們的與我的無敵青春
在日本,秋季除了觀賞緋紅的楓葉,享用肥美的秋蟹和香郁的松茸料理之外,對大學生們來說,最重大的活動就是「學園祭」,那是用義無反顧的熱血情懷寫下的,青春無敵的一頁。 日本的學園祭有點類似台灣的校慶活動,卻不一定只是為了慶祝學校生日,又有點像是台大的「杜鵑花節」,展現學校與各系特色,不過最主要目的不只在招生。相較於國中、高中的「文化祭」,是中等教育的一環、屬於學校的例行公事,大學的學園祭是「...
運動休閒
許又方
11 月 16,2015
驚歎後談十二強棒球賽的得與失
棒球場上有句名言:「最爽的是贏一場比賽;次爽的則是輸一場比賽。」既暗示過程遠比結果重要,同時也提醒我們,輸或贏都有其啟示與意義。 世界十二強棒球賽,台灣代表隊很可惜無能晉級。但衡諸整個比賽過程,球員們充分展現以往所欠缺的堅強靭性,幾乎每場比賽都讓對手掙扎不已,這證明我們的選手在「心智」層面已有顯著的提昇;至於在「技術」層面,除了打擊火力技驚四座外(...
‹
…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