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歷史書寫
歷史書寫
藍弋丰
7 月 24,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 ‧ 之三十六:最偉大的人
前回提到美國尚未誕生,就面臨遭到戰友背叛的大危機,正當富蘭克林施展「乾坤大挪移」,化解了外交危機,取得國際承認的同時,美國內部卻也激起了一股暗流,差點要將孕育中的美國扼殺在娘胎裡。 而這次的「敵人」,不是叛徒,也不是為了利益翻臉不認人的外國,竟然是一群最愛美國的知識份子領袖,與一路為國奮戰的大陸軍弟兄們。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得從當初《獨立宣言》講起。 話說《獨立宣言》...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Yuming
7 月 24,2013
日據修辭的兩大錯誤
近日,中學教科書又因對「日治」與「日據」兩者修辭看法上的分歧再起波瀾。根據聯合報於七月十七日〈日治還日據?歷史教科書掀論戰〉一文之報導,有三家出版社向立委及監委陳情,希望「日治」及「日據」兩種修辭,未來皆可出現在教科書中,而非只有教育部審定之「日治」可以出現在中學歷史課本上。三家陳情出版社之主導者與顧問,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並於記者訪問中強調,現行高中歷史教材過度美化殖民統治、...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Yuming
7 月 23,2013
多元文化 = 無文化?:日據復辟之再思考
據七月十八日中國時報觀念平台所載之〈去殖民化、去皇民化 何錯之有?〉一文,李姓作者將「日據」取代「日治」之說法,視為去殖民化、去皇民化之象徵。但筆者以為,此文充滿著大量的歧視、錯誤與偏見性的修辭,有必要釐清。 第一、此文作者並引用美國學者杭亭頓(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之論述,認為當今的美國雖也號稱多元,但仍是盎格魯撒克遜為主體;...
歷史書寫
,
音樂藝術
陳維寧
7 月 22,2013
讓「芝苑路」敗部復活
相較於媒體對於「人民藝術(劇作)家」李國修辭世的大量報導,四月份驟逝的92歲苗栗縣苑裡鎮國寶級音樂大師郭芝苑的新聞相對冷清許多。李國修堅信『Local is Global』(本土化即國際化),每個作品均傳達對台灣土地的愛,這也正是台灣史上作曲領域最寬廣的音樂家郭芝苑畢生的理念!雖然在文化淺碟的台灣,郭老作品並不廣為人知,然而音樂界對於這位「台灣現代民族音樂之父」卻是崇敬備至,近期先後在北藝大、...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晏山農
7 月 20,2013
他以身體召喚了世界 ──李小龍逝世四十周年
還記得那是燥熱的周末,剛從小學畢業的我正忙著大清早背英文字母,以及演練國中數學題,可這時街頭巷議傳來「李小龍暴斃於女星丁珮床上」的驚人噩耗。怎可能?他可是偉大的武打英雄,最讓人目不轉睛的時代巨星,何況當時他才卅二歲精壯之年,怎會如流星般瞬眼成空呢? 當然,這不會只有我這準國中生會困惑、迷離、扼腕,當日所有人都圍著報紙爭相閱覽相關的報導,至於事件發生地的香港,彼時是如何的驚天動地、...
歷史書寫
藍弋丰
7 月 17,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三十五:敵化為友,友化為敵
上一篇提到,約克鎮圍城戰英軍投降後「世界天翻地覆」,以為戰爭打完就沒事了?接下來,美國一場險惡無聲戰爭才正要在外交戰場上打響,而「世界天翻地覆」的可不只是英國,而是整個世界真的都倒轉過來,敵人變成朋友,朋友變成敵人。 首先先環顧一下當時的世界大勢,華盛頓雖然收復約克鎮,但是北美十三州的兩大港:紐約與查爾斯頓,以及其他佔領區,仍然牢牢的掌握在英軍手中;另一方面,法國與西班牙已經參戰,...
歷史書寫
林濁水
7 月 12,2013
【鄉巴佬異藝錄】二十六:李喬變台獨的關鍵──蔣經國
本土小說家中台獨旗幟舉得最鮮明,李喬無疑是遙遙領先的第一名了。不像其他本土派文學界大老,十分矜持,說起台獨半吞不吐,他台獨是嗆明的,不只用說的,還著書立說直接宣揚,著書立書而不夠,更身體力行投身運動走上街頭。 不過這樣一位勇猛的李喬,不要以為他是多麼先知先覺之士。前幾天他嚇了我一跳,在電話中他告訴我,說他直到1970年代末期還不知道什麼是台獨,這還其次,他更嚇人地說,他成為台獨關鍵是蔣經國...
歷史書寫
藍弋丰
7 月 10,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三十四:世界天翻地覆
話說自從蒙矛斯會戰後,華盛頓在北方戰場,有整整三年的時間沒有任何動靜,一方面是因為柯林頓在蒙矛斯會戰中了解大陸軍已非吳下阿蒙,不敢輕易出兵,另一方面,柯林頓在紐約深溝高壘,大陸軍也不易越雷池一步。 但這不表示華盛頓就不想拿下紐約,尤其是他認為加上法國海軍以及法軍在羅德島的的兵力以後,可以對紐約發動攻勢,他好幾次提案,希望聯軍攻擊紐約。但與他的認知相反,柯林頓在紐約坐擁14500人的雄厚部隊...
歷史書寫
李拓梓
7 月 07,2013
【週日想想】軍人可以是「民主守護者」嗎?
埃及軍方日前發動政變,將不得人心的總統穆西(Mohamed Morsi)給逼下台,並宣布很快就會舉辦選舉。穆西的行事一直有爭議,他是穆巴拉克(Muhammad Ḥusnī Sayyid Mubārak)被推翻後的首位民選總統,但因為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的基本教義派背景爭議,以及執政成績其差無比,最終遭到五路民眾和軍隊合力推翻。軍方介入此事,當然算是政變的一種。...
歷史書寫
藍弋丰
7 月 03,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三十三:叛徒、州長與立克次體
講到美國獨立,一般通說是約克鎮圍城戰結束了獨立戰爭。不過事實沒有說起來的那麼簡單,因為約克鎮圍城戰之後兩年,才簽訂了《巴黎和約》,戰爭才真正結束 而約克鎮圍城戰也不是那麼順理成章,好像是「歷史的必然」,它很可能不會發生,是一連串的歷史事件造成的條件聚集,風雲際會下才發生的一件特殊事件。 而當時殖民地人民沒料到戰爭會打這麼久,士氣越來越低落,役期到了的士兵都回家務農不願再戰,...
‹
…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