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歷史書寫
歷史書寫
李拓梓
10 月 06,2013
【週日想想】戰爭、「活下去」與善惡責任
對一個生活在四季不分明的亞熱帶國家讀者如我,任何有關春夏秋冬的的主題都挑不起我的興趣。我們其實很難感受舒伯特的「冬之旅」除了蕭瑟之外還想傳達什麼,也很難體會柴可夫斯基寫出「冬之夢」時,除了華美音符外,到底夢見了什麼東西。 是以有一些書,如果不是因為特定的機緣,其實是不太會特別去看的。比如要不是看了宮崎駿的動畫,應該不會特別去讀堀辰雄的《風起》。...
歷史書寫
藍弋丰
10 月 02,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四十六:聯邦政府與白宮
前回提到美國有問題的總統選制在日後造成憲政危機,不過,這個問題在華盛頓的時代,由於聯邦黨人此時佔多數,漢彌爾頓得以居間安排,因此並未造成太大問題,在眾望所歸下,很順利選出華盛頓為美國第一任總統。 制憲代表們認為總統是一個高於政治紛爭之上的調解人,而華盛頓完美的勝任這個角色,雖然他的聯邦政府主要受到聯邦黨的支持,但是華盛頓立即揭櫫「多數尊重少數」的原則,...
歷史書寫
藍弋丰
9月 25,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四十五:美國總統,與副總統
前回提到,在約定事後修憲的前提下,美國聯邦憲法總算在13州都通過,但這時美國只是一個紙上空殼,聯邦政府要開始運作,首先得依憲法選出參眾兩院,再依憲法由選舉人團選出總統,接著第一件事就是兩院要火速通過一些稅法,由總統簽署執行,這樣政府才有錢可以運作。 兩院選舉很快開始進行,選舉結果,有半數國會議員都是制憲大會成員,這對議事很有幫助,因為這些代表都是開會的老鳥了,...
歷史書寫
藍弋丰
9月 18,2013
【週三想想】 美國的誕生‧之四十四:等等,你們漏了什麼!
美國開國先賢們為了制憲,開了連門窗都得封死,真正密不透風的黑箱大會,他們本來認為這樣子比較快、比較有效率、比較完整,否則每一條要攤在陽光下經全民認可,那要吵到什麼時候? 終於黑箱大會開完了,這些便宜行事的想法馬上就要受到考驗。 果然,「出來混總有一天要還」,而且是「馬上還」,黑箱大會自以為比較快,但是結果一出爐,儘管這是美國最菁英的一群先賢們絞盡腦汁所想出來的結果,卻馬上也因為「...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藍弋丰
9月 11,2013
【週三想想】 美國的誕生‧之四十三:五分之三個人
前回我們談了幾位美國開國先賢與奴隸的關係,從他們個人的掙扎,可以知道解決奴隸問題的困難度。 而從巨觀的觀點來看,則是南北差異的問題,於1790年,北方-賓州與馬裡蘭州州界以北-有4萬名黑奴,他們大多如富蘭克林的家奴一樣,在各家庭中三三兩兩的零星分布,南方則有65萬名黑奴,大多數如華盛頓的家奴一樣,代代相傳,數量龐大,且是莊園的經濟命脈,又如傑佛遜的家奴,本身就是重要財產,還用來還債...
歷史書寫
,
運動休閒
晏山農
9月 03,2013
驚雷扯斷的記憶 ──關於徐生明的猝逝
一個溽暑的周末,意傳驚雷動九天。一個動見觀瞻、爭議不休的棒壇名人,因心肌梗塞、送醫不治,死時方值盛年的五十五歲。 徐生明,一個自一九七一年出現在台南巨人隊名單,此後始終在台灣棒壇駕雲起霧的前鋒人物,就這麼辭世!這損失的不僅於台灣棒壇,更因為他是三級棒球熱潮裡的代表人物,一路伴隨著我輩成長,所以他的猝逝是硬生生將我輩的靈魂由深處撕裂掉,那種痛暨其後的離魂失重,外人實難體會。...
歷史書寫
雨蒼
9月 02,2013
誰是中國人?
幾乎每隔一陣子,就會有人出來做台灣人對中國的認同感的相關調查。倫敦政經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LSE)在2013年4月30日邀請澳洲學者 Bruce Jacobs 開講,以「台灣非中國」為主題並輔以歷史的角度切入探討,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註1)。在台灣人、中國人(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和香港人相處的環境中,...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李政亮
8 月 30,2013
中國的政治想像與政治小說:官場等於職場(2000s)
2001年,中南大學中文系教授閻真發表的小說《滄浪之水》當中,描述了一位碩士進入單位之後,如何從單位領導原本歡迎的高學歷人才,由紅翻黑打入冷宮,而後又奮力表現重獲重視並且高升的過程。 紅與黑,一切只端看是否依照官場文化與邏輯而行,年輕氣盛的主角忤逆官場陳規,所以跌落冷宮。人到三十多歲之後,漸與世俗妥協,於是順應官場之道力求奮起。然而,在官場浸淫太久,已失去本真,...
歷史書寫
陳清泉
8 月 29,2013
金恩博士的夢想與現實
一場在華府舉行訴求所得不均、移民改革的十萬人圓夢遊行,為紀念金恩之夢50週年揭開序幕;歐巴馬總統則預計於8月28日在林肯紀念堂發表演說。五十年前的這一天在相同的地點,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以鏗鏘有力的聲音,發表著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I have a dream)」。五十年後,群眾激昂疾呼的聲浪,依舊迴盪在華盛頓,但是,金恩的夢想與現實之間還橫亙著一道鴻溝...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李政亮
8 月 28,2013
中國的政治想像與政治小說:改革與熱情(1970s/1980s)
場景回到2012年中國十八大前夕。 兩種現象同時出現在台灣:首先,關於中國共產黨高層政治人事異動的各種傳聞、流言佔據媒體版面,其次,則是專家學者們的發言,他們或許從派系政治、意識形態光譜、地方政治人物前進中央的比率甚至從具有國有企業經營者進入領導階層的比例分析可能的新領導班子及其未來走向。 在這裡,我們看到的幾乎都是從政治精英的變化看中國,...
‹
…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