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歷史書寫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陳威臣
7 月 19,2014
向台灣最傳奇的鐵道客車白鐵仔致敬
今年的7月15日,台鐵台東線鐵路出現了數千位鐵道迷,還把沿線幾個大城鎮的旅館塞滿了,他們只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要向台鐵DR2700型柴油客車道別,謝謝這款已經服役將近半個世紀的老火車。 DR2700型柴油客車,台鐵員工與鐵道迷暱稱他為「白鐵仔」,1966年台鐵向日本東急車輛採購新型柴油動力客車DR2700型25輛,以及DR2750型拖車6輛,一共是31輛。...
歷史書寫
余杰
7 月 09,2014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我乘坐計程車去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的時候,明明白白地告訴司機去南海路,司機卻錯誤地將我帶到了二二八紀念公園一隅的臺北市二二八紀念館。這樣一繞路,比約定的時間遲到了十五分鐘。紀念館的研究員柳照遠早就在門口等待我了。 圖說:紀錄白色恐怖受難者名單的綠島人權紀念碑。圖片來源:維基圖庫。 我為什麼會關心二二八這個議題呢?第一個原因是,...
歷史書寫
孫賢亮
6 月 03,2014
屈原:汨羅江底的神話
相傳,戰國時楚人屈原,忠君愛國政績斐然,卻因此受佞人排擠而被楚懷王疏遠,後來更憤而辭官自我流放。得知楚國終為秦國所亡後,屈原在絕望中自投汨羅江而死。民衆爲了紀念他,划著龍舟向江中投下粽子喂魚,以防止屈原的遺體爲餓魚所傷。 筆者不明白,果真要餵魚,爲何要用粽葉把糯米包起來呢?但無論如何,華人乃至東亞文化圈內的人們依然延續著在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當然平時也會吃)。而兩岸四地,也競相辦著龍舟比賽...
歷史書寫
李拓梓
五月 06,2014
【週二想想】戒嚴雜憶
看見某個可能不是很精確的調查,因為近來社會紛亂,不少人主張要回到「戒嚴」時代,想來不寒而慄,這些選擇要回到戒嚴時代的人,到底之不知道什麼是戒嚴呢?遂自我反省,想想自己的戒嚴回憶,卻也想不出什麼所以然來。 我應該不算有什麼戒嚴的回憶,1987年解嚴的時候我九歲,還不是太懂事理的年紀,印象中爸爸可能會在言談中提及過「解嚴」,但「解」開的是什麼「嚴」,其實國小學生應該無從認識...
歷史書寫
,
音樂藝術
陳令洋
2 月 28,2014
受傷的步伐不會再痛了嗎?─228談共生音樂節
二二八事件距今將屆六十七年了。在這六十七年裡,台灣從白色恐怖的年代,歷經前仆後繼的民主運動,終於走向解嚴,乃至於兩度政黨輪替。討論國家暴力的歷史,已經不再是禁忌。國家元首年年出來道歉,二二八也變成國定假日,年復一年的紀念活動成為固定的儀式。但在這段歷史好不容易得到重視之時,有一種疑惑卻也在不少台灣人心中萌起,那便是:事情都過這麼久了,我們為什麼還要再談它?難道不能遺忘過去的傷痛與悲情,...
歷史書寫
蘇子翔
2 月 24,2014
【時事想想】誰該怨嘆?古都清領潮男的居住正義
22日下午,看到網路上分享台南湯德章紀念公園,孫文銅像被拉下的新聞,讓我想起去年夏末所看到的情景。 當天晚上在人在台南,夜間與家人散步。 走到湯德章紀念公園時立刻就看到一連串劍拔弩張的場面:布條滿佈,鷹架搭起,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台南每年慶祝的聖誕樹提早架起。 以標語而言,國民黨團要求「國父」要居住正義,讓當時新聞正熱的各種都市更新議題的訴求,被奇怪的挪用。...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謝耀文
2 月 15,2014
跳脫歷史課綱的台灣電影──大稻埕
前一陣子「進擊的巨人」紅透半邊天,作者利用巨人的入侵來諷刺人類面對威脅時的保守和愚蠢實在是精采。之後因為動畫的畫風和節奏感,把這部作品受歡迎的程度推向了另一個高峰。不過進擊的巨人這部漫畫有一個為不少人詬病的缺點,那就是畫得實在太醜了。在動畫版出來之後,原作者諫山創還自嘲自己的畫工實在是不夠格。 在電影院看完大稻埕之後,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這件事。如果進擊的巨人的畫工那麼差,...
歷史書寫
新一
2 月 13,2014
【打狗吹水】國民黨史觀看不到的歷史:59年前的大陳撤退(上)
這幾天,基隆港碼頭「西二、西三倉庫」反都更保護古蹟的運動,沸沸揚揚。尤其,基隆地方文化工作者更向龍應台部長喊話指出,基隆碼頭的「西二,西三倉庫」是許多1949年「大江大海」那群人逃難抵台的第一站,其歷史文化意義非同尋常。這些真實的生命點滴,國民黨歷史不會教,畢竟對自居中國香火正朔的國民黨而言,這可是敗戰逃難的難堪篇章呢。 「大陳人」的大江大海 約莫一甲子的59年前,...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張智程
2 月 06,2014
【京都想想】被「歷史課綱」強迫遺忘的「歷史」觀點?──貫穿《大稻埕》與《KANO》的大時代關鍵字:「大正民主」下的台灣主體歷史敘事
今年兩檔本土電影即將陸續上檔,《大稻埕》與《KANO》,這兩部電影的共通性,是兩者同在在刻劃著二十世紀百年台灣史歷程中第一個燦爛的年代,也就是日本所謂的「大正民主」時代。 台灣在1920~30年代伴隨著日本統治而走入近代國家,同時告別過去而轉型為現代社會,資本主義與大眾消費形成、現代國民教育的普及造就出台灣第一代知識分子,市民社會影子也逐漸形成,...
歷史書寫
李拓梓
2 月 02,2014
【週日想想】何以應該閱讀歷史?
我從小就很喜歡歷史,據說同班小女生都看少女漫畫的時代,我都在看《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並且不知為何會自動掠過突然冒出來批評黨外人士的橋段),成績不怎麼樣的青少年時代,歷史是我滿江紅的成績單中少數看起來還像個樣子的科目。但我始終都覺得,那種只考記憶力的考試方式,以及只談政治興亡而顯得成王敗寇的教科書內容,少了一點什麼。 也就是說,大多數的人都把歷史當作手段,無論是認識事件的手段,...
‹
…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