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民,台灣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研究生。研究主題是臺灣日治族群關係。對比台北被稱為天龍國,自己常稱台南為古代的天龍國,簡稱「古龍國」。喜歡以歷史與當今社會互動的關係來看待台灣以及世界。
22日下午,看到網路上分享台南湯德章紀念公園,孫文銅像被拉下的新聞,讓我想起去年夏末所看到的情景。
當天晚上在人在台南,夜間與家人散步。
走到湯德章紀念公園時立刻就看到一連串劍拔弩張的場面:布條滿佈,鷹架搭起,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台南每年慶祝的聖誕樹提早架起。
以標語而言,國民黨團要求「國父」要居住正義,讓當時新聞正熱的各種都市更新議題的訴求,被奇怪的挪用。理當是轉型正義該被檢討的象徵,卻被去脈絡化的變成「居住正義」。另外,當時報紙上謝龍介議員提到「國父」是台南市民四十多年來的生活記憶,不能夠「乞丐趕廟公」。
如果要來談廟公,不用到史前時代,兩百多年前就好。
以我的世代來講,這個公園是在我小時候是老台南人所熟悉的「民生綠園」。近幾年文史風興起,開始有人談及日本時代,這裡曾是大正公園、兒玉公園,老一輩的鄉親都叫做「石像」。這個石像,就是當年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壽像。戰後,外公親眼目睹捍衛台南市民權益的湯德章律師,被國民黨軍車遊街示眾,並在舊台南市政府─今台灣文文學館,進行猶如在菜市場「前現代」的槍決,曝屍三日、蒼蠅圍繞。
1965年,為了慶祝「國父」孫中山誕辰百年,「石像」兒玉換孫文。
解嚴後「湯德章」這個隱沒幾十年的名字重新被提起,直到張璨鍙市長才將民生綠園改為湯德章紀念公園。
然而,大家如果有看作家陳柔縉的書,就會理解到「公園」對台南來講,也是日本時代的「文明舶來品」。那麼這個公園到前生今世底是怎麼來的呢?
公園這塊地原本是清領文人林朝英的故居。那這個文人到底「潮」在哪裡?台南文史大老黃天橫先輩曾說,林朝英是東方世界最早畫「自畫像」的人,這在台灣藝術史上也很少被人提過。以他生存的(1739~1816)年代而言,即使在西方的藝術界也是相當突出的表現。
日本人來後,以「防火」為理由(台南市消防署在附近),徵收了林朝英在三界壇(今湯德章紀念公園)的故居。
如果要講古都台南的「居住正義」,清領潮男林朝英,應該是最先要抗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