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恩博士的夢想與現實

友善列印版本

一場在華府舉行訴求所得不均、移民改革的十萬人圓夢遊行,為紀念金恩之夢50週年揭開序幕;歐巴馬總統則預計於8月28日在林肯紀念堂發表演說。五十年前的這一天在相同的地點,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以鏗鏘有力的聲音,發表著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I have a dream)」。五十年後,群眾激昂疾呼的聲浪,依舊迴盪在華盛頓,但是,金恩的夢想與現實之間還橫亙著一道鴻溝。

1963年8月28日,金恩發動「爭取工作和自由華府大遊行」(March on Washington for Jobs and Freedom),率領群眾走上街頭,最後集結在林肯紀念堂,發表演說,這篇演說內容就刻在紀念堂的台階上。在此之前,1955年十二月,金恩完成宗教學博士學位,移居至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在浸禮會教堂佈道。1964年獲諾貝爾和平獎;1968年4月4日,年僅39歲的金恩在田納西州曼斐斯遭刺殺。為紀念金恩,每年一月的第三個星期一訂為馬丁路德金恩紀念日。

身為民權運動領袖,金恩終其一生為終止種族隔離法令的腳步從未停歇。金恩的演說並無華麗的詞藻或煽情的語句,而是來自深切盼望美國非裔與白人的關係能夠更和諧的真誠,以及為所有人的公平權利而努力的付出,才能成功地將人民的壓抑、憤怒化成一句句撼動人心的吶喊,並以此深化非暴力信念,對抗所有不公平的待遇,為非洲裔爭取最基本的自由與平等。

金恩是宣揚人權的理論家,也是行動導師與先行者。1955年12月的阿拉巴馬「罷車運動(Bus Boycott)」,最高法院判定阿拉巴馬州巴士的隔離政策違憲;1965年1月的「以投票創造改變(Voting for Change)」,獲得詹森總統同意簽署投票權法案,改變非難黑人的選民登記制度。但是,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的「白人至上」謬論,依舊牢不可破。種族主義者同意修法保障非裔權利,是種族優越性的「施捨」,而非上帝的「恩典」。這是美國存在黑白種族歧視的根源。

作為移民國家,種族問題始終困擾著美國,種族歧視仍普遍存在於社會各層面。長期以來,非裔渴望獲得與白人擁有相同的成就與地位,然而,由於居住和教育環境的限制,非裔經常被迫必須在不平等的條件下與白人競爭,使得相當高比例的非裔處於貧困和失業狀態。

相對於白人,非裔在美國並未獲得同等機會,特別是在經濟方面,因競爭力不足,成為經濟弱勢。泰國國家報(The Nation)指出,黑人的失業率幾乎是白人的二倍,黑人小孩在貧窮中成長的比率是白人的三倍。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研究顯示,非洲裔家戶年收入與可支配所得,遠低於白人家庭。在不同族裔當中,非裔過去一年遭到歧視的比例,有35%,高於西班牙裔的20%,與白人的10%。

金恩爭取政治權利,並未注意到同步提升非裔經濟地位。加上受保守主義之累,主流媒體、學者以及政治人物不斷向美國民眾灌輸錯誤的價值觀。種族問題與衝突的主因並非白人種族主義所致,而是非裔對福利政策過度依賴,並受到家庭失能的影響,更具有暴力傾向,才會導致黑白種族衝突。倘若金恩還生在這個時代,對種族悖論的逆襲,為捍衛非裔的尊嚴,必定會披掛上陣,爭取經濟權利,繼續推進種族平等,完成其未竟之業。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