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那些女孩唱歌】不只是哀傷,奇異果實的泣訴:比莉.哈樂黛─Billie Holiday

友善列印版本

The United States vs. Billie Holiday - Trailer (Official)

2021年3月1日揭曉的第78屆金球獎,最佳「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由安德拉.黛(Andra Day)以《美國對比莉.哈樂黛》(暫譯)(The United States vs Billie Holiday)奪得;這位來自加州,曾以處女專輯專輯《為墮落乾杯》(Cheers to the Fall)提名2016葛萊美最佳節奏藍調專輯的優秀藍調女歌手,以她深厚的音樂背景演出一代爵士女伶比莉.哈樂黛的故事,自然備受矚目,獲獎更是一份肯定。

《The United States vs. Billie Holiday》改編自Johann Hari的著作《 Chasing the Scream: The First and Last Days of the War on Drugs 》,聚焦比莉.哈樂黛在1940年代已成為歌手後職業生涯的種種,包括藥物成癮、多段情愛關係等,也少不了她因為演唱〈奇異果實〉(Strange Fruit)抗議當時在美國南方發生的種族主義和殘酷行為,觸怒當局的故事。

眾所皆知,比莉.哈樂黛不僅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傳奇,也是著名的人權主義者,為種族不平等奮鬥發聲,至今仍能引起廣大的共鳴;而她的一生除了種種動盪不安,更是錯綜複雜,而這些戲劇化的種種,都注入她那盪氣迴腸的歌聲,不只是哀傷,每一次的聆聽,都是一次撕碎心房的旅程。

本名Eleanora Fagan的比莉.哈樂黛,1915年4月7日生於費城,關於她的童年有著種種說法,當時她未婚生子的母親Sadie Fagan和有爭議的父親Clarence Halliday都是十幾歲的青少年,她被生下之後,自然無法得到良好照顧,開始上學後又經常逃學,甚至在9歲便因此被送入少年法庭;快滿12歲時,她差點被鄰居強姦,後來在一家妓院找到了打雜的工作,也在這裡首次聽到路易斯.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 與貝西.史密斯(Bessie Smith)等人的音樂。1928年,哈樂黛的母親搬到紐約哈林區,不久之後哈樂黛也追隨她去紐約,但兩人卻都在房東所開設的妓院裡變成了妓女,隨後更遭到逮捕,坐了幾個月的牢。

Benny Goodman, Billie Holiday "Riffin' The Scotch" (1933) HISTORIC Lady Day's 2nd recording

在如此艱難的處境中,哈樂黛好不容易發現了自己的一項天賦──也就是歌唱。才十幾歲的她,開始在哈林區的一些夜總會中演唱;她為自己取的藝名,來自於她崇拜的女演員Billie Dove和可能的父親Clarence Halliday,起先她照父親的姓拼為 "Halliday",但最後還是改成了"Holiday"。哈樂黛開始與鄰居的次中音薩克斯樂手Kenneth Hollan合作,於1929年到1931年在許多俱樂部中演出,漸漸培養了一點名氣,甚至連「搖擺之王」班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都聽過她的演唱。此時,哈樂黛也開始認識許多當時著名的樂手,也和在佛來契.韓德森(Fletcher Henderson)樂團中演奏的父親重逢。

1932年底,17歲的哈樂黛,在一家名為Covan's俱樂部中演唱時,被製作人John Hammond聽到了,對她的即興爵士天才驚為天人之下,他安排哈樂黛1933年11月與班尼.古德曼一起錄音。她錄製了"Your Mother's Son-In-Law" 和 "Riffin' the Scotch"這兩首歌曲,後者大賣了5000張。哈樂黛就在18歲正式進入演藝圈,1935年也在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的音樂短片《Symphony in Black》中演出一個受情人虐待的小角色,還演唱了一首 "Saddest Tale"。

Billie Holiday Saddest Tale 1935

1935年,哈樂黛與 Brunswick唱片公司簽約,與鋼琴家Teddy Wilson合作,作品"What a Little Moonlight Can Do "和 "Miss Brown to You"展現出隨情感變化的即興旋律,這在當時具有革命性的意義;但當時唱片公司瀕臨破產,哈樂黛在Brunswick只待了三年,但也和曾寄宿她家的次中音薩克斯風大師李斯特.楊(Lester Young)建立起深厚情誼,並由他口中獲得「黛夫人」("Lady Day")的著名外號。

後來和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簽約的哈樂黛,名氣持續攀升,她那擅於玩弄節奏,拖拍、搶拍,有時快於節奏,有時慢於節奏的即興風格,使得她在1935至1942年間所錄製的歌曲時常被拿來當作那個時期美國爵士樂的風格代表,當中有許多歌曲為李斯特.楊的作品,眾多爵士歌手也紛紛模仿她的演唱技巧與方式。此時的哈樂黛把自己的演藝形象設定為一個在愛情中遭逢不幸的女人,並參與很多編曲工作,即使是和貝西伯爵(Count Basie)的大樂團合作,也大量參與、建議樂團的演出方式,一定要把曲子弄成她想要的樣子。

Miss Brown to you -- Billie Holiday 1935

然而她與伯爵的合作雖然大受歡迎,甚至在票選中擊敗當時當紅的愛拉.費滋傑羅(Ella Fitzgerald),卻也常有人說她喜怒無常、不可靠、又經常抱怨工資低,工作條件差,拒絕演唱要求她演唱的歌曲,也拒絕改變自己的風格,因而受到大樂團的解雇。但在今天看來,這些其實都反映出當時娛樂圈中女性、黑人種族缺乏發聲地位、待遇不平等的種種歧視。但被貝西伯爵樂隊解雇一個月後,哈樂黛受到阿提.蕭(Artie Shaw)聘僱,這使她成為最早與白人樂團合作的黑人女性之一,在當時足以引起轟動。她隨著阿提.蕭在種族隔離依然嚴峻的南方演出時,也受到許多嘲笑與歧視,包括因為是黑人而不被允許和其他歌手一起坐在樂隊臺上,以及在旅館時被要求使用服務人員的電梯而非客梯等。現存的錄音中,找不到哈樂黛與蕭合作的作品,可能是因為兩人當時所屬唱片公司不同,但更有可能的是出自種族問題造成的隔閡。

Billie Holiday-Strange fruit- HD

1939年,哈樂黛邂逅了奠定她歷史地位的歌曲〈奇異果實〉(Strange Fruit)。當時,她正在為哥倫比亞公司錄製唱片,這首歌是由布朗克斯區的猶太教師Abel Meeropol的詩作所改編而成,Meeropol用化名 "Lewis Allan "為這首詩配上音樂,熱愛音樂、文學,並且關心政治的他,基於反種族歧視的思想下描寫出野蠻種族主義的這首詩,並在教師工會會議上表演。

這首歌曲控訴南方白人雇主對黑人動用「私刑」( lynching )的殘酷事實,許多黑人被活活鞭打凌虐,甚至截肢,吊掛在樹上而死成為「奇異果實」,這樣的現象在當年非常普遍,基於對黑人的歧視,地方白人政權與市民都會姑息養奸、息事寧人;歌曲中充滿對這種不平等的感嘆與哀淒。後來,〈奇異果實〉被格林威治村一家綜合夜總會Café Society的老闆Barney Josephson聽到,便把這首詩介紹給哈樂黛,原作者也樂於將此曲獻給她。

哈樂黛初次在俱樂部表演這首曲子時,她先請服務員讓觀眾安靜下來,在漫長的前奏中,燈光逐漸變暗,一切趨於靜止。哈樂黛開始唱歌時,只有一盞小聚光燈照亮了她的臉。唱到最後一個音符結束時,所有的燈光都熄滅了。當燈光重新亮起時,哈樂黛已經從舞台上消失。

哈樂黛表示,她可能的父親Clarence Halliday因為種族歧視的緣故,罹患致命的肺部疾病卻被拒絕治療因而過世;而這樣的事情,當時仍不斷在美國南部持續發生。但即使〈奇異果實〉牽動了無數痛苦的神經,廣播電台仍抵制發布任何關於南方境內私刑的消息,哥倫比亞公司的製作人也認為主題太敏感而不願錄製;所幸Commodore唱片公司的製作人Milt Gabler同意在1939年4月20日為哈樂黛錄製這首歌,也使她難能可貴地成為首位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黑人女歌手,在此之前,時代雜誌從未刊登黑人的照片。

這首歌使比莉.哈樂黛成為了真正的大明星,但收入仍必須靠她自己向經紀人要求,才能獲得加薪;當時,她的母親也藉她的名氣,開了一間名叫Mom Holiday's的餐廳,並不斷對女兒予取予求;但哈樂黛的收入並未如想像中光鮮,因此當她終於沒辦法、回過頭來請求母親支助時,兩人卻大吵了一架,哈樂黛憤怒地喊道:「上帝保佑擁有自己的孩子。」("God bless the child that's got his own")然後衝出門外。後來她和鋼琴家小阿瑟.荷索(Arthur Herzog, Jr)一起,根據這句歌詞寫了一首歌〈上帝保佑孩子〉"God Bless the Child",後來成為哈樂黛最受歡迎、被翻唱最多次的歌曲。

在1941年的排行榜上名列第25位,在Billboard的年度歌曲中排名第3,銷售量超過100萬張唱片。同年的”Gloomy Sunday”也是另一首著名歌曲,後來被莎拉.麥克勞克蘭(Sarah McLachlan)翻唱過,氣氛令人不寒而慄;但比莉.哈樂黛的原始版本,據稱才能真的讓人感受到「生不如死」的哀傷。

Billie Holiday God Bless The Child

Billie Holiday - " Gloomy Sunday " (1941)

1940年代開始,比莉.哈樂黛進入她的商業黃金時期,1942年在首都唱片公司(Capitol Records)公司旗下以「黛夫人」(Lady Day) 的名字推出《Trav'lin Light》專輯,因為與哥倫比亞唱片公司所以才使用這個外號;歌曲"Lady Day "也大受歡迎,在告示牌排行榜上排得23名,在R&B排行榜上更是一舉奪得冠軍。Milt Gabler此時也成為Decca唱片公司的A&R人員,於是在1944年8月7日把哈樂黛簽給了Decca,她發行的首支歌曲"Lover Man"(流行音樂第16名,R&B第5名),也是她最受歡迎的歌曲之一,並使她躍登主流流行音樂界,並開個人演唱會,這在當時的爵士歌手(尤其黑人女性)之中,是非常罕見的。

截至1947,哈樂黛已經連續三年達到每年年收25萬美元,並在1946 與 1947年的《DownBeat》雜誌年度票選中連續奪冠。然而雖已聲名大噪,她參與演出的電影《紐奧良》(New Orleans)卻仍受種族主義和麥卡錫主義的影響,製片人與編劇被迫減少哈樂黛和路易斯.阿姆斯壯的戲份,許多片段都被剪掉,編劇Herbert Biberman甚至鋃鐺入獄。

哈樂黛本身長期深陷藥物濫用的問題,隨著她的名氣增長,也逐漸浮上檯面,1947年5月16日,她因為在紐約的公寓裡藏有毒品而被捕,連律師也不願來代表她出庭;後來她被禁止在任何有賣酒的工作演出,只能在音樂廳或劇場進行表演。

也就是在此時,一直想爭取當她經紀人的Ed Fishman想出了點子,要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辦復出音樂會,哈樂黛一開始因為擔心是否會被觀眾接受而猶豫不決,但1948年3月27日當天,卡內基音樂廳現場座無虛席,創下預售了2700張票的最高記錄。

隔月,她在百老匯的演出也大受歡迎,但是1949年1月22日,她在舊金山的飯店房間裡再次因為使用海洛因被捕。而她混亂的男女關係也造成許多傷害,包括出軌的丈夫長號手Jimmy Monroe,還有與她長期交往、提供她毒品的小號手Joe Guy,這一切都使得她的健康在1950年代急轉直下。這也使得她的嗓音變成較顯粗糙、不再投射出以前的活力。

Billie Holiday - Lady Sings The Blues

哈樂黛的自傳《Lady Sings the Blues》於1956年出版由《紐約郵報》的作家和編輯William Dufty代筆,他當時與哈樂黛的好友Maely Dufty結婚,根據一系列對話寫成這本書,原則上還算準確地描述了她的生活,但共同作者Dufty卻因為受到法律訴訟的威脅,而被迫淡化或壓抑材料,哈樂黛與《大國民》(Citizen Kane)導演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一段關係也完全被刪除。為了配合自傳出版,哈樂黛於1956年6月發行了《Lady Sings the Blues》專輯,收錄了四首新曲”Lady Sings the Blues”、”Too Marvelous for Words”、”Willow Weep for Me”和”I Thought About You”,以及八首她迄今為止最受歡迎的歌曲。隨後她又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辦了兩場音樂會,並發行現場錄音專輯。

但不能在俱樂部、酒館等場所演出,依然大大的影響了哈樂黛的收入,加上持續混亂的男女關係、婚姻不幸福、雙性戀傳聞、和耽溺於酒精、藥物濫用始終無法自拔,財富也不斷被身邊的人騙走流失;1959年初,哈樂黛便被診斷出相當嚴重的肝硬化,此時停止飲酒為時已晚,短短幾個月,她的體重下降了20磅(9.1公斤),而且不願去醫院,最後一次現場演唱是在1959年 5月25日於Phoenix Theater的慈善演唱會,但卻只唱了兩首歌就無法繼續撐完全場,一個星期後,哈樂黛因為肝臟和心臟病的問題發作倒下,才被送去治療。但執法單位仍不放過她,突襲了她在紐約大都會醫院的病房,在員警的看守下奄奄一息,最後於7月17日淩晨3點10分,因肝硬化引起的肺水腫和心力衰竭而去世,享年44歲,銀行戶頭只剩下0.7美元。當年年初於倫敦MGM唱片公司錄製的最後一張個人專輯《Last Recordings》,則在哈樂黛過世後才發行。

Billie Holiday - Willow, Weep For Me

玩世不恭、多愁善感、荒淫無度、慷慨大方、才華橫溢,都是眾人對比莉.哈樂黛的形容詞;更重要的是,她不僅為黑人音樂闖出了一片天地,更為種族與性別長期抗爭,同時也賦予演唱這件事更為深層的文化與社會意義,而非只是單純的演藝或娛樂。

搖滾女歌手珍妮斯.裘普林(Janis Joplin)與爵士女歌手妮娜.西蒙(Nina Simone)都表示自己受比莉.哈樂黛的影響極為深遠;1987年U2發行的專輯《Angel of Harlem》也是在向她致敬。關於她的傳記電影,除了2020年安德拉.黛主演的《美國對比莉.哈樂黛》,早在1972年女歌手黛安娜.蘿絲(Diana Ross)也曾演過一部《Lady Sings the Blues》,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對比莉.哈樂黛來說,歌唱這件事,除了是天賦使命,隨後更成為她為眾多種族、性別等不平等事物發聲的利器,而且更重要的是,歌唱是她終其一生抒發自身境遇與情懷的重要管道;從小歷盡各式各樣艱難處境的她,有著許多有口難言的悲傷,只能寄情於歌唱之中,歌聲中永遠流露出超乎年齡的成熟與滄桑;透過演唱時毫無保留的情感,展現出強大的渲染張力,更令聽者無法自拔。甚至曾經有許多聽過她演唱會的樂迷反應,比莉.哈樂黛的現場演唱簡直令人無法承受,因為她的每次演唱,彷彿都像是在為自己苟延殘喘的人生哀悼,聽完整場演唱會,就像聽完她人生完整故事一樣的痛苦;比莉.哈樂黛深深了解痛苦的力量,每一次聆聽,都在提醒我們,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忘記的。

Billie Holiday - "Strange Fruit" Live 1959 [Reelin' In The Years Archives]

作者